人物:侯度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9 首
① 甲午四月二十八月。蘇君世讓以事被旨詣閤。御出此題與西山霽雪七言六韻。令制進。余適入政廳。日仄。中使來傳曰。卿亦政罷后制進。臣即書進。各有賜物。
?枻聲搖魚沒藻,朱旂影靜鳥窺竿。
縠紋平瑩玉磨盤,一游亦自為身度(一游一豫為諸侯度。聲為律身為。),心鑒何如水鑒寒。
維嘉靖紀元之十九年歲在庚子仲春。奏請使?jié)h城府判尹臣權(quán)橃?;刈匝喽?。宣敕訖。仍進華侍讀所獻畫簇一軸。后數(shù)日。召臣于政院。傳曰。此軸畫綃。上下附以空紙。爾其為詩而書填。且紀其顛末以進。臣退而展玩。竊自思念。我列圣恪守藩封。貢篚相望。朝廷凡有慶賀。必遣使來告。我圣上益處侯度。尤效忠勤。帝眷彌隆。有踰內(nèi)服。賜敕諭以獎忠孝。設(shè)酒食以饗使價。此前昔所未有也。近者。奉詔之使。有若龔宮諭用卿,吳黃門希孟。有若華侍讀察,薛都諫廷寵。皆廷臣之選。而士林之秀也。咸服圣上敬畏之德。儐接之禮。嘖嘖景仰。嘆慕不已。每于使臣之朝京師。必親臨客邸。備詢起居。又將書冊等物。遠脩嘉樹之禮。今侍讀之以梅燕圖為獻者。亦豈無所指哉。夫梅開先百花。清高之樹也。燕秋去春來。有信之禽也。愿得如燕之去來。以仰望圣上之清光。吁。非盛德至誠。有以服人之心者。疇克爾耶。臣拜手稽首。作為歌詩。書于下端。謹識。
淑氣初回天地春,韶光才著句芽新。
翠巖離立蒼山晚,清泉縈帶波粼粼。
紅梅一樹吐仙葩,桃杏未敢爭奢華。
天然不借丹鉛色,暖風晴日枝交加。
海燕雙飛復雙棲,呢喃似欲尋巢泥。
定知仙境非人世,九曲依俙武夷溪。
畫師心匠神與契,盤礪空堂春晝閉。
不寫凡禽與俗花,獨摹頡頏孤高勢。
玉堂學士人中仙,文采風流鑠云煙。
前年手擎金華詔,恩綸來向青丘宣。
吾王敬迓皇華使,禮義雍容尊俎里。
別來戀戀不能忘,方信交情淡若水。
致人心服自圣敬,每值朝天候溫凊。
還將墨戲遠輸誠,梅清燕信襟懷映。
此事無今亦無古,數(shù)百年來欣始睹。
微臣濡筆書其端,萬歲千秋歌舜禹。
證在神明孰致疑,島夷讎我至于斯。
先塋見掘百神憤,此賊難忘三尺知。
與虜連和言不近,吁天無路訴因誰。
圣皇神鑒如天日,萬里群情明見之。
按:伏念。小邦敬事天朝。如子事父。世守東藩。小無違越。至于寡君。恪謹侯度。至誠靡他。不敢以外服自居。天地鬼神。實所臨質(zhì)。不幸橫被倭奴無名之兵。七年兵火之馀。重罹構(gòu)誣。至有臣子所不忍聞之語。寡君以義拒賊。矢死不變。而反以引賊反君受誣。尊奉天朝。一遵禮經(jīng)。而反以不奉正朔受誣。誓滅此賊。不共戴天。而反以交通犬豕受誣。至誠竭忠。小無所隱。而反以結(jié)黨容私受誣。噫。我先王二百年恭順之節(jié)。寡君三十年一心事大之誠。幾不能自明。小邦君臣上下。唯夷狄禽獸之歸矣。何幸圣天子明見萬里之外。特命九卿。會議于朝。至降皇敕。如日中天。俾令冤枉。得以伸雪。小邦感戴皇恩。不啻如天地父母欲報罔極。寡君亦何為哉。唯當永肩一心。益虔侯度。朝夕祝嵩而已。伏惟。明府以天朝欽差。駐節(jié)小邦。三載于今。盛德光輝。邦人手額。小邦實情。明府亦應俯諒。今其行也。敢以鄙詩若干章。奉瀆行臺。如蒙別采。以備聞見錄。使小邦始終無間之實狀。寡君血誠不貳之真衷。更益暴白于皇朝。則此實小邦億萬年無疆之幸。而大人與物為春之至德。與天壤同大。豈不幸甚。輕冒嚴威。無任惶灼之至。萬歷二十七年歲次己亥。朝鮮國陪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原任議政府右議政,時任行判中樞府事鄭琢。頓首再拜。
贈副官平義智四首 其一 (庚寅八月) 明 · 金誠一
五言律詩
東海之馬島。兩國之門戶也。鎖鑰之任。其可輕乎。貴國委足下以八郡。斯得人矣。足下宣力新王。輸忱我朝。數(shù)載之間。銜命而北。乞使而東。凡所以周旋兩間者。靡不得宜。于以合兩國之歡。成百世之好。使鯨鯢不興。海嶠永清。足下之忠勤。于是乎著矣。貴國之得人。于是乎效矣。雖然。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足下既有始矣。盍亦思有終乎。嗚呼。善終之道。非可以他求。不過曰信義而已。夫信為萬事之干。而在足下則不欺鄰國。其信也。義為萬事之宜。而在足下則不為利動。其義也。足下自先世以來。恪守侯度。永世無怠。所謂不信不義者。未嘗犯之也。但島嶼星羅。出沒無時。侵我邊圉。擄我漁戶者。寔繁有徒。然此豈足下之所知也。新王建國之初。誅鋤強梗。式遏亂略。還俘獻馘。禮意有加。交鄰之信。制國之義。布著四國。故我殿下嘉之。發(fā)使報聘。玉帛相交。新王信義。可謂孚友邦而足人聽矣。足下奉信義之主。而行信義之道。風波冒涉。事不辭難。亦可謂君臣道合。上下交修者也。繼自今諸島馀孽。猶懷反側(cè)。則足下詰戎兵告方伯。先事誅之。勿令滋蔓。哀我俘氓。尚未刷盡。則足下修文德(一本告)布國命。反其旄倪。罔或有遺。此非信義之大乎。此非有終之道乎。夫如是。則豈徒足下忠勤。著于遐邇。新王信義。亦永有辭于鄰國矣。我殿下酬功報勞之典。豈但如今日而止乎。惟足下勉之。昨因貴價。聞足下求余詩。嗚呼。詩三百。余所誦也。而專對之能。則余所未也。得無愧乎。然角弓嘉樹之詩。古人之己事也。余亦何辭焉。既序以弁之。又詩以繼之。其詩曰。
海外奇男子,紅顏政妙年。
官登五馬貴,節(jié)制八城專。
地近青丘界,心懸紫極躔。
長為東道主,侯度永無愆。
大君有命。承寵賚之薦加。明祀告成。與神人而咸慶。無競維烈。不顯其光。恭惟翼翼文心。蕩蕩堯德。念稽田作室之勤苦。孝理孔彰。思畏威保國之艱難。侯度不忒。頃值金虜之孔棘。頗貽玉色之深憂。猿蟲不歸。忍聞浮言之胥動。父母孔邇。庶幾至誠之交孚。藩章才達于九重。皇鑒便燭于萬里。精镠千錠。大慰三軍饑渴之虞。寶札十行。洞釋兩間疑郁之抱。維其多矣。寔乃美人之貽。猗歟休哉。豈非我后之德。嗟彝倫既斁而復敘。幸宗社已危而再安。洪功方屬于揄揚。虔告允合于情禮。殽既將。樂既奏。福祿來反。乾以清。坤以寧。休祥輻湊。爭獻南山之壽。愿斟北斗之杓。是所謂必得其名。孰不稱永錫爾類。伏念臣等。桑榆晚景。蒲柳殘資。離亂昔年。常悲漢儀之難見。明良此日。竊喜周命之重新。況當盛德推崇之秋。敢緩康衢歌詠之舉。肆竭卑懇。恭進蕪詞。詞曰。
寶鈔優(yōu)頒日,深誣痛辨時。
吾王誠悃動神祇。
宗國賴扶持。

壽域恩風暢,靈壇瑞霧披。
從今永拓太平基。
千載享純禧。
歲月秋期暮,招尋得故歡。
閑情池上柳,幽思雨中蘭。
綠綺人空老,青云計轉(zhuǎn)難。
猶馀雙劍在,風雨對君看。
白云溪畔草玄廬,雨雪初晴訪索居。
袖里新詩雙玉案,尊前幽事半床書。
澄江似酒春偏綠,細柳如煙暖漸舒。
此際知君凡骨盡,好乘明月步清虛。
尹子云:漁之為事,有罛、罶、罟、罩、梣、笱、??、梁、罨、箄、??、铦之具。讀徐鉉《初學記》及《廣雅》諸書,謂取鱭用罨,取蝦用箄,取蟹用??,取黿鼉用铦。而铦之器未可識。案何承天纂文云:『铦,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黿鼉。』則取黿之用铦也為近古。又考《抱樸子》:『黿潭為魅,有戴道炳者,以越張封泥遍擲潭中,大黿浮出。』則無所謂铦,而直以他術(shù)制之者也。戊申之夏,余系船江湄,聞江有捕黿者,觀之,則一人垂長絙百尺,乘艑艖十里外而下。絙之末弓鑌鐵,飾倒須為鉤,罥豚臠以為之餌。餌畢,盤渦擁沫,黿銜絙而逝獅之南、象之北。舟隨黿而上下者飯頃。捕者出鐵物如兜鍪,鍪之內(nèi)距鉤數(shù)十,循鍪之口貫絙而下,須臾間覺漁者之舟凝重如碇,漁者系絙戙間,唱歌鼓楫,泊其舟于北固之下,而其徒屬已三四成群,設(shè)交木為鋸解之具,牽絙呼邪,黿已蹣跚蹩蹙,步步趨趨,入交木中而受鋸矣。蓋黿之初餌也,張吻唼舌,四足為用。及兜鍪之下,箍其喙而莫可開,帽其目而莫可視,奮力靧面,而居前之兩足復膠黏于鍪口之內(nèi),距黿愈疼而足愈棹,足愈棹而首之戴鍪也愈固。隨絙進退,負力而無能展?;蛑^此捕之之法,必有所祖述者?!对茲≌f》:金陵上清河之崩,洪武詔民捕黿,黿猝受釣,即以前爪扒沙,入深不出。于時老漁者諳黿之性,鑿缸穿底,從綸下貫,頭目被覆,不復扒沙,引之,盡戮。則法之相仍于今者如是。嗟乎,黿之力,??啥?,虎可格,及受制于漁者之餌,則僂行登岸,幪頭而就死地者,何耶?余序捕黿之事,憫其膏血之釁也,繼以詩。
繄?zhí)斓刂酰?span id="kh2ygyf"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42339", "poem_sentence_0_1324342", "介潭")'>介潭生先龍,先龍生玄黿,介蟲三百六十黿為尊。
江崩河潰猛以神,廣陵白牯生可吞,宣城虎死含創(chuàng)痕。
龍魚可友蛟可昆,洞庭之主為君臣,靈龜天屬繁子孫。
何為隨蟬逐月望,咫尺來江亹。
江頭漁父,行年八十老如猬,得之費肩豚。
君不見齊士古冶子,左操馬尾,右挈黿頭,食桃一死營三墳。
黃河之水黑且渾,黿不死,死桓溫。
樓臺蕩漾秋光里,銀漢無風波不起。
醉中不覺廣寒深,一片紅燈照羅綺。
紫槽紅撥夜錚錚,鳴鸞舞鳳參差清。
蟬娟此豸絕惆悵,宛轉(zhuǎn)低昂如有情。
即今教坊多急響,此曲尚有承平聲。
古來金谷耽荒宴,青春白日歡無倦。
賓客常招越石豪,后堂更有翾風倩。
祇解珊瑚種作林,那知銅狄秋風變。
百年喬木見應難,主人況是金閨彥。
讓國東丹世共傳,相門北地擅才賢。
舊傳諫草驚三省,新譯陰符第幾篇。
為勸壽宮千日酒,清歌妙舞樂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