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伍希淵
共 7 首
題真上人竹茶爐
(《石倉歷代詩選》作 謝士元 詩)
明 ·
王紱
七言律詩
僧館
高閑事事幽,竹編茶灶瀹清流。
氣蒸陽羨三春雨,聲帶湘江兩岸秋。
玉臼夜敲蒼雪冷,翠甌晴引碧云稠。
禪翁托此重開社,若個知心是趙州。
邵寶《容春堂集》:洪武壬午春,友石公以病目寓惠山聽松庵。目愈,圖廬山于秋濤軒壁。其友潘克誠氏往觀之。于是有竹工自湖州蘭,庵僧性海與友石以古制命為茶爐,友石有詩永之,一時諸名公繼作成卷。永樂初,性海住虎丘,留以為克誠別,蓋在潘氏者六十馀年。成化間,楊謨
孟賢
而愛之,撫玩不己,潘之孫慨然曰:「此豈珍于昌黎之畫,而吾獨不能歸諸好者乎!」乃以畀
孟賢
。
孟賢
卒之三年,秦方伯廷詔以郡守報政還自武昌,遂馬僧撰疏語,白諸
孟賢
之兄孟敬,取而歸焉。吾聞諸東耕翁云。
田按:聽松庵竹爐,盂端既聲之于詩,復(fù)圖之于卷,是為第一圖。詩唱和,萃為《竹爐清詠》。王耐庵達序所謂「裁淩秋之澗竹,制煮雪之茶爐,遠追桑苧之風,近葺香山之社」也。嗣是有砥齋者,繪為第二圖。洎性海移席虎丘,竹爐為潘氏所得,又轉(zhuǎn)而贈之楊氏。成化丙申秦方伯夔疏乞于楊氏,既得,作《聽松庵復(fù)竹茶爐記》。一時好事者又倡和成卷。明年丁酉,有吳呈者復(fù)圖之,是為第三圖。國初,有竊孟端圖鬻輦下者,為顧舍人貞觀所得。宋牧仲撫吳,乞圖于顧氏,還之寺借。乾隆辛朱,高宗南巡,駐蹕惠山,命畫苑臣張宗蒼圖之,是為第四圖,閱二十馀年,四圖為邑令丘漣取入官廝,不戒于火、名山鉅跡,了無一存。高宗親灑宸翰作第一圖,復(fù)命皇六子補第二圖,貝勒弘旰補第三圖,侍郎董誥補第四圖。又出內(nèi)府所藏盂端《溪山漁隱長卷》,俾山僧藏之,松庵勝績,頓復(fù)舊觀。馀錄孟端詩,并明人之先后題詠者附錄于此。王達詩云:「制作精深亦可觀,日供高士試龍團。輕分淇雨苔猶綠。細剪湘云粉末乾。紫筍滿甌吟骨健,清風一榻鬢絲寒。啜來坐盡梅花月,正是淩秋第幾竿?」韓奕詩云:「綠玉裁成偃月形,遍宜煮雪向巖扃。虛心末許如灰冷,古色爭看似汗青。偶免樵柯供士銼,尚疑清籟和陶瓶,達人曾擬同天地,上有秋蟲為篆銘?!瑰X沖益詩云:「霜筠織就煮茶爐,便覺清風起座隅。濤洶秋聲翻雪乳,煙蒸春雨滌云腴。瓶笙尚作龍吟細,汗簡猶疑鳥跡殊。擬□不須參玉版,愿分一滴洗塵污。」陶振詩云:「剪裁蒼雪出淇園,菌蠢龍頭制作偏。紫筍香浮陽羨雨,玉笙聲沸惠山泉??喜靥覠せ?,不落天隨釣雪船。只好巖花苔石上,煮茶供給趙州禪?!观ジ显娫疲骸傅诙贤?,道人茶具竹爐成。龜蒙散跡尚從事,鴻漸作經(jīng)宜著名名?;鹕垰馊舻ざ?,瓶合鳳聲如玉笙。西園老客動高興,急裹月團來會盟?!沽河眯性娫疲骸缚椌邥r聞紫筍馨,此君端合置禪扃。心灰未死還瞻綠,劫火方然異殺青。煙引翠陰秋繞榻,水喧清籟夜翻瓶。上人好就平安日,遍刻《茶經(jīng)》當勒銘?!骨刭缭娫疲骸概氩柚缓习榭荻U,誤落人間五十年,華屋夢醒塵冉冉,湘江魂冷月娟娟。歸來白璧元無玷,老去青山最有緣。從此遠公須愛惜,愿同衣缽永相傳?!垢咧痹娫?;「竹爐還復(fù)聽松禪,老眼摩挲認往年。潤帶茶煙香細細,冷含蘿雨翠娟娟。已醒萬劫塵中夢,重結(jié)三生石上緣。五馬使君題品后,一燈相伴永流傳?!?br />
壽少傳西昌楊公
明 ·
楊榮
皇天開泰運,帝德光羲軒。
匡翊賴臣佐,乃生名世賢。
道脈有所托,文風由茲宣。
廬陵士淵
藪,歐陽啟其先。
昔人雖已遠,勛業(yè)今猶傳。
先生踵其武,氣稟光岳全。
文章與德行,當時罕與肩。
文皇安國本,羽翼惟咨焉。
隨龍游少海,捧日升虞淵。
鞠躬盡臣力,所知無不言。
忠嘉納宸牖,惠利蘇民顛。
進階貳臺輔,領(lǐng)袖詞林仙。
保釐參周畢,纂述追談遷。
大名垂宇宙,茂績光后前。
位高心愈小,任久操彌堅。
優(yōu)游綏福履,濱茲古稀年。
歲運倏云往,春陽聿來還。
堯蓂馀七葉,壽星煥臺躔。
左孤屬初度,秩秩敷賓筵。
盈門來賀客,車馬何駢闐。
堂開塵外境,酒醉壺中天。
獻酬禮有加,登降容無偏。
仁者固宜壽,愿比椿八千。
祝頌匪予私,眾心所同然。
長言播歌詠,用繼崧高篇。
贈伍太守之任
明 ·
謝一夔
圣皇圖治理,側(cè)席需群英。
君抱經(jīng)濟才,蚤登黃甲名。
累官憲部郎,讞獄稱明清。
冰蘗凜操執(zhí),圭璋揚芳馨。
進秩守大郡,五馬良足榮。
蒲鞭惟示辱,翕然風化行。
昨因報政來,善最聞承明。
借寇慰民望,還看列上卿。
按:
安成伍君希淵
蚤以明經(jīng)登進士第累秋官正郎出守廣州政平訟理聲稱卓然比以三載考績來京天官卿課最以聞詔復(fù)職予雅相厚于其行故賦此以識別兼寓期望之意云
泮鄰書屋為會稽處士賦
①
明 ·
程敏政
① 處士家在秋風浦之西泮宮之東故因以顏其居二子曰云丙子貢士曰榮壬辰進士
墦間事埋筑,賈肆競刀錐。
擇居茍失所,媚學(xué)將從誰。
所以
孟賢
母,三徙泮宮涯。
千載有楊翁,衡門久棲遲。
誦法子車氏,有家學(xué)東陲。
杏壇藉馀蔭,芹沼分清漪。
緬懷鄒魯風,禮庭時一窺。
歸來課諸子,肅容坐皋比。
日夕弦誦聲,互答相吾伊。
居然二雛者,成名皆在茲。
科第固云好,德性能自持。
坐令環(huán)堵宮,永作藏修基。
斯人去已遠,家訓(xùn)凜不衰。
芳鄰接孟氏,此語非夸毗。
我歌泮鄰詞,秋風有馀思。
分得閤皂山送
伍希淵
太守考績還廣州
明 ·
程敏政
青山突起滄江垠,寶氣夜發(fā)騰秋旻。
鍊師叱劍啟洞穴,刻玉儼坐真天人。
山靈幾時閟琬琰,道院一日開荊榛。
寰中福地七十二,名數(shù)閤皂非常倫。
使君五馬數(shù)過此,與山識面驚鄉(xiāng)鄰。
奏功近自廣州入,歸路復(fù)擬停朱輪。
鳥啼花舞滿澗谷,知有恩露來楓宸。
浮嵐暖翠杳難極,莞爾昔年川效珍。
奚囊欲斗兩奇絕,罨畫不盡千嶙峋。
明當有詔起循吏,酹山細倒羅浮春。
送伍主事符歸省
(其父
孟賢參政
予同年進士)
明 ·
李東陽
七言律詩
畫省郎官著錦衣,綠波晴漾?帆飛。
天池水足鹍仍化,庭竹陰成鳳始歸。
魯史法應(yīng)傳袞鉞,宋科心不在輕肥。
題詩為寄同年老,有子如君眼底稀。
餞別
伍太守希淵
即席賦
明 ·
黃瑜
五言律詩
朱幡辭郡閣,白馬擁江津。
化日三城曉,濃花十月春。
野歌聞德澤,朋酒見經(jīng)綸。
回首棠陰下,應(yīng)無剪伐人。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