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善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5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勸學(xué) 宋末元初 · 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gòu)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jié)成烜燠。
樓船橫海未入境,淮南早為愁蛇蝮。
自從居股徙江淮,鳥飛千里惟溪谷(自注:武帝元鼎六年,閩越王居股隨東越王馀善作亂。武帝遣樓船將軍楊仆、橫海將軍韓說伐之。居股乃殺馀善,斬其頭以降。武帝封居股為侯,以閩越地?cái)?shù)反覆,悉徙其民江淮間,而虛其地。居股即無諸孫。今長溪、溫、處是也。)。
經(jīng)歷兩世至孫氏,始聞種杏匝廬麓。
依然未識孔圣書,徒能使虎為收谷。
異端神怪非正學(xué),但可出野驚麋鹿
三分南北又幾年,匹士單夫無可錄。
開元天寶唐欲中,闌干始見盤中蓿
日南韶石出名公,新羅二士非碌碌
七閩轉(zhuǎn)海即洙泗,僅有令孜與思勖。
令人不忍讀唐書,不勝林壑溪山辱。
天心地氣信有時,二三百年漸堪目。
述古大年創(chuàng)發(fā)跡,義理文章相接續(xù)。
蔡襄風(fēng)任獬廌司,陳烈氣壓龍虎伏。
介夫當(dāng)仁竟不讓,了翁守義窮彌篤。
天開道統(tǒng)游楊胡,一氣北來若蘭馥。
了翁責(zé)沈先識程,子容聞風(fēng)亦知肅。
劍龍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遂生考亭子朱子,撐拓三才開伭育。
植立綱常鰲戴地,開發(fā)蒙昧龍銜燭。
三胡三蔡與五劉,新安建安如一族。
直卿幸作東床客,照耀乾坤兩冰玉。
四書才老多有見,楚辭全甫尤能讀
正叔安卿親聞道,稍后景元亦私淑。
禮書身后得直卿(21),遺經(jīng)未了留楊復(fù)(22)
奎宿分野忽在茲,神光秀氣相追隨。
燈窗眉宇轍不同,金玉滿堂珠萬斛。
遂令四書滿天下,西被東漸出九服。
方將相與作齊魯,邇來微覺忘梳沐。
賢良文學(xué)偶未設(shè),墻角短檠棄何速。
相看一一皆鳳麟,相薰?jié)u漸隨雞鶩。
古今最重是習(xí)氣,圣賢為此多顰蹙。
一落千丈不可回,堅(jiān)冰都在坤初六。
詩書自古不誤人,明經(jīng)不但為干祿。
聰明才智萬景春,家國子孫千百福。
吾言喋喋徒費(fèi)辭,自昭拱看扶桑浴(23)。
⑴ 自注:漢武帝欲伐閩越,淮南王劉安上書:閩越非有城郭邑里,皆草木篁竹之地,多蛇蝮猛獸。
⑵ 自注:秦末,閩越君無諸,曾以兵隨漢高帝入秦,后滅秦有天下,封為閩越王。漢高帝不事詩書,至武帝漸用儒。
⑶ 自注:三國時董奉,侯官人也,賣藥廬山下,不取錢,只各令種杏一株。數(shù)年,杏生山谷,一斗杏賣一斗谷,令人自采,其人若貪多不止,輒有虎出逐之。廬山在吳境內(nèi)。其時侯官,今閩縣、侯官、長樂、福清、古田、連江皆侯官地也。廬山今江州。
⑷ 自注:長溪薛令之,唐開元中為東宮官,作詩曰:朝日上團(tuán)團(tuán),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但可謀朝夕,何由保歲寒。明皇見之怒,以詩逐之曰: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遂歸不仕。
⑸ 自注:姜庶子公輔,日南愛州人,近交趾,德宗時為左庶子。張九齡,韶州人,開元賢相。新羅有二人,曰張保皋、鄭年,有郭子儀、李光弼之才。鄭年入海,水底行五十里不噎。新羅國在東海中。
⑹ 自注:唐僖宗時,田令孜為宦者之魁,致黃巢之亂,唐以之亡。開元時宦者三千人,高力士為首,次即思勖。二人皆福州人也。
⑺ 自注:陳襄字述古,懷安人也。先為浦城主簿,后知杭州,東坡同時為通判。楊億字大年,建州人。宋真宗時為神童,以文章名世。
⑻ 自注:蔡襄,興化人。仁宗時同歐陽修、余靖、王素為諫官,號四諫。陳烈,隱士,福州人。蔡襄知福州,尚嚴(yán)烈,因作詩曰:溪山龍虎蟠,六月夜衾寒。傳言祝舟子,移棹過前灘。蔡襄見之,威嚴(yán)頓減。
⑼ 自注:鄭俠字介夫,福清人。先為王荊公弟子,公為相行新法,京縣河北民苦免役錢,流離轉(zhuǎn)徙。介夫時監(jiān)東安上門,日閱流民出入過門,遂畫為圖獻(xiàn)之神宗,神宗見之大驚。荊公怒,竄之編管英州,后得赦歸,為泉州教官。
⑽ 自注:陳瓘字瑩中,南劍人。哲宗時被黨禍,守義不屈,在貶所自號了翁。
⑾ 自注:廣平先生游酢,字定夫,建陽人。龜山先生楊時,字中立,將樂人。皆二程門人。胡文定公安國,字康侯,得二程之學(xué)于謝上蔡二子,五峰先生名宏,致堂先生名寅,父子皆居崇安五峰。
⑿ 自注:陳了翁與范淳夫祖禹同在京為考試官,因講《論語》。淳夫曰:不遷怒,不貳過,當(dāng)今惟伯淳一人。了翁曰:伯淳為誰?淳夫曰:不識程伯淳乎。了翁曰:生長東南,實(shí)未知也。自是得明道之文,必焚香盥手讀之,作責(zé)沈文以示子孫。沈即葉公沈諸梁也。不識孔子,問于子路,子路不對。
⒀ 自注:蘇頌字子容,泉州人。哲宗時在政府,東坡兄弟忌程伊川聲名,子容嘗見子由毀伊川。子容曰:公未可如此言,頌觀過其門者,無不肅也。
⒁ 自注:延平先生李侗,字愿中,劍浦人。龜山得二程之學(xué),傳之豫章羅仲素,仲素傳之延平。朱文公作同安主簿歸,親登其門問道。延平以書與仲素曰:得渠如此,吾復(fù)何憂。今《論語》中聞之師曰,即延平也。
⒂ 自注:三胡見前。三蔡,西山先生元定、季通,二子節(jié)齋淵字伯靜,九峰沈字仲默。文公先居五峰,致堂為先輩,后居建陽,三蔡鄰近,目西山為老友。五劉,劉韐靖康死節(jié),子羽、子翚,文公幼時師;珙樞密,文公同時。草堂,文公妻父。
⒃ 自注:黃勉齋干,字直卿,福州人。文公女婿也。初仕潭州,以捧香恩澤得酒庫官。后知臨江軍新喻縣,知漢陽軍、寶慶府,終沿江制置司參議官。
⒄ 自注:吳椷字才老,建寧人。四書注中多用之。
⒅ 自注:將琮字全甫,古田人。明于音韻之學(xué),文公注《楚辭》用之。
⒆ 自注:李果齋方子,字正叔,邵武人。陳北溪名淳,字安卿,漳州人。皆文公門人。
⒇ 自注:真西山德秀,字景元。稍在文公后,浦城人。
(21) 自注:文公用心《禮書》未了,勉齋了喪、祭二禮。
(22) 自注:楊信齋名復(fù),勉齋門人。作《儀禮》注,福安人也。
(23) 自注:《周易》晉卦大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祖餞昔年詩最好,客來今雨話玄都。
步虛壇上三花樹,讀易窗前九節(jié)蒲。
恬養(yǎng)氣同龜息靜,清修容勝鶴形癯。
儒林老友袁真士,曾道區(qū)區(qū)折簡無。
偶家長山下,遂與世途遠(yuǎn)。
泉聲掛屋角,曉見池水滿。
日出生清華,風(fēng)來送余善。
大化無端倪,寧謂心有眼。
床頭遺古書,歲月忽已晚。
玩之不能了,圣哲有憂患。
元末明初 · 余善
長桑樹爛金雞死。壺中天地小如瓜。
列朝詩集:楊廉夫跋云:此予方外友余善追和張外史游仙詩一十解,予小加點(diǎn)【小加點(diǎn) 列朝詩集小傳閏集作「不能加點(diǎn)」,似當(dāng)從?!?,讀至云云,客繞床三叫,以為老鐵喉中語也。又如云云,雖老鐵無以著筆矣。
有美人間貴,飄然地上仙。
家庭馀善慶,弟侄總時賢。
蘭竹清芬遠(yuǎn),琴樽醉興偏。
龍門容后進(jìn),況復(fù)世交緣。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fù)初。實(shí)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
老逢節(jié)序感流年,聊復(fù)追游愧昔賢。
政以漸當(dāng)修禊日,也宜仍詠舞雩天。
人時并值良難繼,童冠相隨亦足憐。
耐可襟懷重吊古,何煩羽翼遠(yuǎn)游仙。
寺因效祐稱題勝,境出關(guān)荊點(diǎn)染玄。
塵世流光嗟百五,浮圖幻界詫三千。
海門翠割蓬萊股,地軸蒼擎太華顛。
危石墮云爭一發(fā),瘦筇削玉過雙肩。
行廚傍午開僧閣,啼鳥留春近客筵。
載酒猶問字,掛巾蕭散類逃禪。
寓形宇宙何今昔,知己朋游孰后先。
道士步虛辭折簡,校書寫韻摭遺編。
采芳未許芝同茹,結(jié)佩空期璧共連。
谷應(yīng)雄談驚鶴夢,潭驚長嘯起龍眠。
青山若與斯文契,白日寧于我輩延。
造次雪盈明鏡里,等閑霞散落花前。
巨靈忽負(fù)鰲頭矗,舊鬼潛悲馬鬣遷。
碑蝕文章苔浸漬,偶迷翁仲草芊綿。
烏鳶螻蟻俱成累,鐘鼎山林各自便。
萬井村墟空杼軸,半樓風(fēng)月尚秋千。
雜英疏薄無多好,新柳纖柔有底妍。
略見愁隨身外遣,謾憑句就醉中聯(lián)。
乘時物色從教在,即事風(fēng)光豈偶然。
躡霢歸來清不寐,筠窗細(xì)寫白云篇。
淵懿早稱德,光輝終爛門。
承承馀善慶,莫莫著蘋蘩。
一疾悲三復(fù),千年閉九原。
寒笳江上斷,無地更如存。
關(guān)西泰川縣陽和寺僧印慧。訪余于漢都之松峴茅齋。問之僧天云與余善。聞在寺無恙。不覺興懷。書一律贈慧。要?dú)w報(bào)天云。光華龜府。皆云疇曩從游處。云見此詩。能念我如余念已否耶。噫。余今老矣。能復(fù)對云作連床話耶。
陽和老釋漢中來,聞?wù)f云師好守齋。
勝事可忘臨水局,閑情不補(bǔ)出山鞋。
光華館里燈明席,龜府城邊雪滿階。
舊會只今難非行,曰頭空復(fù)寫秋懷。
舒城李少尹,廉吏也。往任長興,與余善。比過舒城訪之,少尹墓木已拱,而其子若孫并寄食婦翁家,族人不收也。余遍索,得其孫元吉,乃解橐中敝綈貽之。
楚尹荒阡空復(fù)春,王孫寄食向風(fēng)塵。
負(fù)薪我自高廉吏,分宅誰堪報(bào)故人。
物色已隨江水盡,世情旋逐歲華新。
綈袍敢儗千金贈,無奈冰囊也自貧。
余善今國子先生李君,因知君有子,奇士也。歲戊午,李子果舉嶺南鄉(xiāng)試第一,明年至禮部,不遇,留事國子先生,間以先生之命謁余,余幸一再見焉。顧未有言于李子者,而李子尋以是秋歸展墓,且行矣,于是乃以言請,作此送之。
凌霄無俗懷,摘月踰仙嶺。
嶺海辟賢關(guān),清名徹宸鏡。
朝上春官書,眾眼紛難定。
寧為失路悲,且復(fù)慰晨省。
趨庭奉馀歡,投詩訪予病。
輝光一再逢,煩襟思重整。
一旦膏車歸,微霜度林景。
會少別苦新,意深言未罄。
豈不念離憂,所重從親令。
丘隴夙所懷,展謁義斯正。
天遠(yuǎn)羅浮高,日出扶?,?。
安得從子游,千古尋幽勝。
南望倚秋空,為子發(fā)孤詠。
共 5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