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秉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7 首
憫國賦 南梁 · 沈約
余生平之無立,徒跡弛以自閑。
處圍城之?,得無用于行間。
對僚友而不怡,咸悄顏而相顧。
畏高沖之比擬,壯激矢之南度。
駭潛師之夜過,驚躍馬之晨呼。
矛森森而密豎,旗落落而疏布。
時難紛其未已,歲功迫其將徂。
素蟣玄胄,垂葆發(fā)于縵胡(《藝文類聚》五十九)。
江艽,字胤卿,仆之第二子也。生而神俊,必為美器。惜哉遘閔。涉歲而卒,悲至躑躅,乃為此文。
惟秋色之顥顥,心結兮兮悲起。
曾憫憐之慘凄,痛掌珠之愛子。
形煢煢而外施,心切切而內圮。
日月可銷兮悼不滅,金石可樂兮念何已。
緬吾祖之赫羲,帝高陽之玄胄
惜衰宗之淪沒,恐余人之弗構。
覬三靈之見福,佇弱子之擢秀。
酷奈何兮胤卿,那逢天兮不祐。
爾誕質于青春,攝提貞乎孟陬。
謂比方于右列,望齊英于前修。
遰高行之美跡,弘盛業(yè)之清猷。
白露奄被此百草,爾同凋于梧楸。
憶朱明之在節(jié),顧岐嶷之可貴。
睨爐帳而多怊,瞻戶牖而有慰。
奚在今之寂寞,失音容之仿佛。
姊目中而下泣,兄嗟季而飲淚。
感木后而變哀,激左右而隕欷。
懷袖之深愛,爾母氏之麗人。
屑丹泣于下壤,傃殷憂于上旻。
視往端而擗栗,踐遺緒而苦辛。
就深悼而誰弭,歸末命兮何陳。
我過幸于時私,爰守官于江潯。
悲薄暮而增甚,思曛黃而不禁。
月接日而為光,霞合云而成陰。
籠籠而帶樹,月蒼蒼而架林。
嗟柰何兮弱子,我百艱兮是尋。
驗纖帶之夜綏,察葆鬢之朝侵。
惟人生之在世,恒歡寡而戚饒。
雖十紀之空名,豈百齡之能要。
朱光之映夜,湛白露之凝朝。
指茲譬而取免,排此理以自銷。
然則生之樂兮親與愛,內與外兮長與稚。
傷弱子之冥冥,獨幽泉兮而永閟。
余無愆于蒼祗,亦何怨于厚地。
信釋氏之靈果,歸三世之遠致。
愿同升于凈剎,與塵習兮永棄。
⑴ 《本集》,《釋藏》策人,《廣弘明集》二十九下。
洗箕山之耳,緘周廟之口。
雷孤竹之腹,策六馬之手。
清乎慎乎,有馀缊乎。
二者之間,吾其隱乎。
先生自少學文。佔畢是業(yè)。
書齋蕭蕭。獨處忽忽。
乃有丹陽美產(chǎn)。龍尾香骨。
侯家玄胄。翰林巨族。
就薦之前。侍幾之側。
金其聲。玉其德。
溫乎濯乎。有文章中積之質也。
其始也。絕意人間。
葆光山谷。期永世而不售。
漱清泉而自潔。良工遇之。
欣然采擢。遂磨礱其圭角。
以入乎先生之室也。于是。
置乎毛穎之右。接以陳玄之列。
磨肌戛骨。昕夕相屬。
遂與之博觀乎今古。優(yōu)游乎素園。
躞蹀奎壁之府。騁鶩詩書之原。
歷九流百氏之家。窺二儀三才之域。
一覽輒記。無有遺失。
若夫顛狂詩酒。跌宕泉石。
摛思抽興。吟風弄月。
與騷人墨客而盍簪。共掇拾乎珠玉。
不特此也。磨而不磷。
仲尼之德耶。樸而厚重。
柴也之魯耶。方而正義。
士之規(guī)也。貞而確。
君子之守也。居默而訥。
無言語之垢也。用鈍而壽。
有養(yǎng)生之術也。玄之又玄。
道之極也。夫儒必是賴。
文不在茲乎。以文會友。
其在斯也歟。又從而贊曰。
文嵩有傳。易簡有譜。
豐功茂績。煥炳千古。
渠乎渠乎。我好之篤。
許爾石交。終世不易。
上衍圣公(壬申) 明末清初 · 李安訥
七言律詩
① 名胤植。號對寰。萬歷壬辰十一月十四日生。乃孔子六十五代孫也。時自曲阜闕里。來預正朝賀禮。
往在萬歷辛丑之秋。某以下價到京師。適遇萬壽圣節(jié)。進朝天宮。預演儀禮。先衍圣公。以朝衣朝冠。立于公侯之列。望之若瑞日祥云。心竊以為莫大之幸。今又充副價以來。曲阜觀生大人。適提督本館。亦我大圣人之后也。仍奉書投詩。以申夙昔景仰之私者屢矣。乃于元日朝賀。特紆指導。拜上公下塵于闕門之內。恍若摳衣杏壇。忝逐七十子之后。其為幸視前日。又何如也。竊念生于外藩。獲觀上國者。千百世千百人中。僅有十一焉。況其再乎。其到上國。獲接大圣人洪胄者。又僅一二焉。況能其再乎。某生年今六十有三矣。三十年之前。既幸而得人所僅十一者與夫僅一二者。三十年之后。又得人所僅一二者至再焉。其為幸之又幸。固不可以勝道也。至于迎送拜起。命茶展敘之間。俱執(zhí)賓主之禮。尤非夢寐所嘗及也。欣踴歆嘆。無任感悚之至。謹獻近體詩一篇。用述盛事。冀露微志??褓遭珵^。俟罪俟罪。
玄胄堂堂系素王,桓圭世爵煥彝章。
參三道紹詩書易,主一心傳舜禹湯。
辛丑年中仰先烈,承天門下接清光。
腐儒曠代叨榮遇,歸詫東韓激面墻。
玄胄源蘿井,靈祥啟閼英。
山河鐘淑氣,日月鑠圓精。
運值姬文作,時維女舜生。
芳規(guī)儀敬顯,陰化贊欽明。
蘊美昭衣絅,含章振佩珩。
每承宵旰念,深體恫瘝誠。
圣算將回甲,天崩遽哭庚。
馀哀依影殿,至慕寓粢盛。
正位尊長樂,扶艱撫大亨。
三宗孫繼祖,一德弟承兄。
國社安誰力,神功蕩莫名。
云行寧有跡,天運自無聲。
善合神明報,仁膺福履成。
周璋輝璧紐,萊服映星觥。
海屋靈籌永,瑤函寶牒盈。
儀刑寧考則,綱紀后王程。
循度那容勉,臨尊每若驚。
祈年推敬恤,俟駕占陰晴。
巽儉非言語,慈和本性情。
教行敦孝悌,俗美襲柔貞。
自抱中闈戚,仍添宿疹縈。
翌瘳才舉賀,虔禱奈慳禎。
倚伏天難詰,悲歡月未更。
三朝違寢膳,七耋慕孩嬰。
雨泣連朝野,風號匝海瀛。
人間遺澤在,天上末音擎。
帑寶馀衣浣,機縑??椑€。
諄諄憂國費,念念恤民征。
至德乾坤大,深恩岳海輕。
幽徽旁洞澈,芳烈上崢嶸。
可但書彤煥,端宜被瑟鏗。
鶯岡聯(lián)吉兆,象設簡新營。
萬姓攀霓翣,千神護蜃旌。
虬驂同陟降,騩御與逢迎。
定喜陪憑檻,應傷泣視羹。
孝思靡終極,親護廞儀行。
挽馬委員長壽華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一官具清慎勤,林壑既歸,仍覺風儀存獬豸;
三絕為詩書畫,耄期將及,不圖歲運厄龍蛇。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作者原注】馬氏曾任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雖不嘗為詩,而畫中有詩,詎讓右丞專美。
馬壽華(1893——1977),字木軒,號小靜,自署小靜齋主人。1911年河南法政學堂畢業(yè),歷任河南、山西、湖北、安徽等省高等審檢廳法官及廳長,河南法政專門學校教授。1927年后,任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司長、南京特別市政府秘書長等職。1932年退居上海,從事律師工作。1946年去臺灣,任臺灣省政府“財政廳廳長”、臺灣“行政法院院長”,“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等職。1972年退休,受聘為國民黨“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擅長書法繪畫。著有《刑事訴訟律釋義》、《刑法總論》、《國畫之主旨》等。1977年病逝于臺北。
成氏有詩《木軒先生謝世之三年,哲嗣漢寶教授以其書畫精品數(shù)十楨捐贈“故宮博物院”,并舉行特展,承邀觀賞,敬賦此篇》。
清慎勤:出自《三國志·魏志·李通傳》裴松之注引晉王隱《晉書》:“﹝李秉﹞嘗答司馬文王問,因以為《家誡》曰:昔侍坐于先帝,時有三長吏俱見。臨辭出,上曰:‘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后用以為官箴。衙署公堂多書“清慎勤”三字作匾額。梁啟超《新民說·論公德》:“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br />獬豸:清代御史及按察使補服前后皆繡獬豸圖案。后亦用以指執(zhí)法者。
三絕為詩書畫:《楹聯(lián)叢話》載,鄭板橋辭官歸田后,一日在家宴客,有李嘯村者至,送來一聯(lián),觀之出句,云:三絕詩書畫。板橋曰:“此難對。昔契丹使者以‘三才天地人’屬對,東坡對以‘四詩風雅頌’,稱為絕對。吾輩且共思之。”限對上后就食,久而未能,再啟下聯(lián),曰:一官歸去來。咸嘆其妙。
歲運厄龍蛇:指賢者命數(shù)當終。1977年正好是蛇年(76年是龍年),此處切時。
畫中有詩:宋·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字摩詰。
右丞:王維,唐朝著名詩人,唐肅宗干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箋:
1.木軒先生謝世之三年,哲嗣漢寶教授以其書畫精品數(shù)十楨捐贈“故宮博物院”,并舉行特展,承邀觀賞,敬賦此篇:
什襲珍遺制,高門此象賢,靈芬添秘閣,宿德表新阡,同調今馀幾,相知有大千,卷頭題翠墨,人與藝俱傳。
2.清代方浚師嶺西道頭門聯(lián):
獬豸一官清,朗潔嶺云知我意;
羚羊雙峽迥,澄泓江水鑒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