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明升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8 首
平西蜀頌 元末明初 · 劉基
四言詩
臣聞:天命真主,混一六合,必先有以為之驅(qū)除,然后收拾以歸其籠,自古及今,同一揆矣。是故冬寒之極,必有陽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大亂之后,必有大治。然也,元德既衰,九土麋沸,鴟張狼顧之豪,彌滿山澤,萬姓喁喁,無所吁告。天乃命我皇帝,肅將武威,代伐不道。故一伐而定荊湖,再伐而舉全吳,三伐而海甸廓清,四伐而東粵、南閩,悉歸版圖。于是肆伐中原,拾宋,掇秦,掣趙,拔燕,兵鋒未至,聲聞先及,神詟鬼栗,匍匐俯伏。玄菟、青海、昆侖、大漠、交址、鋸耳之國,罔不獻(xiàn)琛奉表,稽首闕下,無敢后者。獨(dú)明升竊據(jù)巴蜀,雖遣使奉貢,而不去偽號,大臣皆請討之?;实蹜z其父沒子幼,數(shù)遣使招之,不至。乃命將帥師伐之。洪武四年,大軍破瞿唐,殺其將某,郡邑鎮(zhèn)戍,望風(fēng)送款。乃率其官屬,奉璽印,詣軍門請降。蓋自建國至是凡五年,而天下一統(tǒng),何其易耶!固知天命有在,而群雄并起為之驅(qū)除也。臣基受恩深厚,無能補(bǔ)報(bào),遙聞捷音,歡喜踴躍,不能自己。謹(jǐn)撰《平西蜀頌》一首,雖不足以贊揚(yáng)圣德萬一,亦聊以寫葵藿向日之忱云爾。其辭曰:
惟彼蜀國,開自蠶叢。
山川隔閡,與華不通。
金牛啟道,厥竅斯鑿。
岷峨巖堯,始連井絡(luò)。
秦以之霸,漢以之王。
諸葛用之,震驚北方。
劍閣倚天,瞿唐折地。
仰不可攀,俯不可視。
蠢茲羌戎,憑其險(xiǎn)阻。
罔知天命,大邦是拒。
洸洸虎臣,受命于征。
出師桓桓,如雷如霆。
如雷如霆,天子之威。
廟算先定,鬼神莫違。
靈旗揮揮,指山山摧。
羌人失魂,恧若死灰。
爰將其臣,奉其版籍。
泥首軍門,面縛銜璧。
六軍奏凱,聲動(dòng)玄黃。
黧童白叟,蹈舞康莊。
四海會(huì)同,豐年穰穰。
慶云甘露,白天降祥。
臣拜稽首,受天之佑。
受天之祐,天子萬壽。
田按:洪武三年,遣將分道伐蜀。征西將軍湯和與副將軍廖永忠,率舟師溯江而上。征虜前將軍傅友德以步騎出案隴,蜀將戴壽以兵厄險(xiǎn),和、永忠頓兵不能進(jìn),而友德已自秦隴深入。四年,壽撤精銳禦友德,留鄒興等守瞿塘。永忠乃先驅(qū)破瞿塘關(guān),入夔州。和引兵繼之,入重慶。蜀主明升降,友德亦敗戴壽于漢州,進(jìn)圍成都,壽亦降。師還,太祖面數(shù)和逗留罪,和頓首謝,乃免。友德、永忠受上賞。太祖制《平西蜀文》,所謂「論將之功,傅一廖次」者也。又云:「有臣在南,家居括蒼,生而能文,舉筆何難?!勾隧灝?dāng)即應(yīng)制作也。但太祖文則分記傅、廖之功,基則渾括其詞,其立言之體,有不同爾。
送蔡思賢參政使蜀 元末明初 · 蘇伯衡
七言排律
清晨旌節(jié)三川去,今日車書萬國同。
燕餞都亭來詔使,停驂鄉(xiāng)井訪鄰翁。
峰經(jīng)回雁邊聲靜,峽入啼猿樹影空。
昭烈祠西諸葛廟,秦州城北隗囂宮。
神交露立蒼茫際,長嘯風(fēng)生感慨中。
毛伯昔聞周上介,隨何今見漢明公。
布宣德意相如最,囊括山川太史工。
河隴從茲兵不搆,轘轅此去路相通。
庭充橘柚陳方物,歌聽《巴渝》識(shí)土風(fēng)。
最是多情江漢水,直隨歸楫到江東。
田按:思賢名哲,武昌人。丙午,夏主明升遣使來聘。太祖使思賢報(bào)聘。諭曰:「蜀使者多飾浮詞,誇大其國,徒取人不信。汝至蜀,慎無效此?!蛊鋯⑿幸玻嘤匈?zèng)詩。詹同文詩云:「東吳霖雨佐,西蜀將星明。水落黃牛廟,云開白帝城。邦交修玉帛,賓禮會(huì)簪纓。陸賈無裝贈(zèng),揚(yáng)雄有賦名。詞源流峽水,詩筆發(fā)天聲。邛竹臨風(fēng)看,巴船載雪行。錦官談舊俗,金節(jié)促歸程。圣主籠顏望,慈親白發(fā)生。鳳池邀閣老,馬首出郊迎。」
光陵挺上圣,大運(yùn)屬中興。
漢主恩元亮,唐宗倚魏徵。
乾坤扶整頓,日月佐明升
廿六功臣字,前編見未曾。
巫峽山,西來昂伏知幾變。
扶輿轉(zhuǎn)磅礴,渾沌開生面。
中擘行懸流,晴碧天一線。
石根浪文摺,龕竇相貫穿。
最高壁斗間,衣褶橫素練。
參差綴紅雪,黃云覆蔥茜。
其巔翳叢木,深窈兀古殿。
三竅連嵚崟,殘簡隱約見。
世傳此兵書,異人之所撰。
大始留至今,文字磨滅半。
坤靈護(hù)取將,赤日下雷電。
吾聞蜀漢地,吳魏經(jīng)百戰(zhàn)。
趙宋亦后服,俘囚始郡縣。
皇明取明升,旋凱不遺箭。
急峽掌為平,安流歌禹甸。
只今薌溪航,上下日百遍。
誰悲蜀道難,煙景有余戀。
理極亂恒倚,黃巾焰微煽。
飛書數(shù)上聞,宵旰重西眷。
素翁久收局,詔起填行院。
兵寄老一身,支撐出門倦。
仗劍追昔游,征衫淚為濺。
辭家日千里,許國心一片。
瀕春雨綿密,溯峽風(fēng)良便。
愿言掃妖氛,黃石授終卷。
云鶴高標(biāo)未易降,偶隨緣業(yè)在軒窗。
培心理義明升日,觸手機(jī)鋒沛決江。
自愧魏瓠參簠簋,卻憐周鼎混罌缸。
何當(dāng)推致巖廊上,國士于今想少雙。
① 所謂養(yǎng)龍坑,在豢龍司,去貴陽百里,事見明宋濂溪《天馬贊序》。
龍性好淫牝馬貞,一水一陸分道行。
而況齊大非鄭偶,胡然作合于柳坑。
兩山夾峙中停泓,春日和鬯花始明。
歘忽晦冥起云霧,蜿蜒沙跡陰陽爭。
寶嗇其母潔寢處,子氣無閼龍駒生。
絆而曳之齊其足,毋使振鬣輕一鳴。
亦用古人胎教法,責(zé)在千里期大成。
緬維洪武初開國,明升貢馬坑中得。
長十一尺高九尺,人立而吼謝羈勒。
囊沙壓之游苑中,追風(fēng)躡電清涼宮。
文憲(宋。)作贊晉(馬。)作繪,賜名乃命飛越峰。
世間英物不常有,踰四百載坑長空。
太平天廄龍勿用,吉行三十我馬同。
鼓車已卻重譯獻(xiàn),蒲桃不錄邊軍功。
尋常惟肖銅馬式,龍亦歸馴戒在色。
飛矢中頰復(fù)洞脅,氣不為沮立如鐵。
武昌城高高冠山,滿山草木血痕熱。
削木書牌流漢川,漢川知克階文綿。
火車沖象象反斗,明升面縛軍門前。
蠻南漠北無堅(jiān)對,萬死天留一身在。
肖像不以配功臣,無端賜死殊無名。
雞鳴十廟風(fēng)雨夕,猶聞跳蕩喑惡聲。
又詠明升(己卯九月) 清 · 申緯
七言律詩
歸義侯來萬里心,涔陽衰草布衣吟。
侍中宅慣攜棋局,龍袞袍成泣繡針。
朕朕那堪廳下拜,卿卿自解海東音
紅衫首飾婚家禮,明氏閨風(fēng)詠至今(今俗婚禮。紅長衫首飾之制。出自明升。)
⑴ 我大祖龍潛時(shí)。升以棋伴。出入邸第。太祖龍興。升家制進(jìn)袞衣。衣成升家人泣云。
⑵ 麗史。王御報(bào)平廳理。升拜于階上。王坐受之。荷潭破寂錄。升娶總郎尹熙宗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