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潁川人。弘農王姬。王卒,歸鄉(xiāng)里,父欲嫁之,誓不許。后為李傕所掠,不屈從。賈詡以狀白獻帝,詔拜為弘農王妃。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八十五【生卒】:132—194 【介紹】: 東漢丹陽人,字恭祖。少仕州郡,察孝廉,拜尚書郎,后累遷徐州刺史,鎮(zhèn)壓黃巾起義。李傕、郭汜作亂關中,四方斷絕,謙每遣使間行,奉貢西京。遷徐州牧,加安東將軍,封溧陽侯。時徐州谷食較豐,流民多歸之。在郡不理政務,親信讒佞,大起佛寺,拜佛施食,多所靡費。獻帝初平間,為曹操所擊,旋病卒。
謙,字恭祖,丹陽人。靈帝時舉茂才,除廬令,遷幽州刺史,徵拜議郎,參車騎將軍張溫軍事,遷徐州刺史。初平中,加安東將軍,封溧陽侯。興平元年,病死。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六十八【生卒】:137—192 【介紹】: 東漢太原祁人,字子師。少習經傳馳射。初為郡吏,曾捕殺宦官黨羽。靈帝時拜豫州刺史,參與鎮(zhèn)壓黃巾起事。少帝時,大將軍何進欲誅宦官,召允謀事,任從事中郎,轉河南尹。獻帝即位,拜太仆,遷尚書令、司徒。暗結呂布,刺殺董卓。后為卓將李傕、郭汜所殺。
允,字子師,太源祁人。桓帝時,為郡吏,后為州別駕從事。三府并辟,以司徒高第為侍御史。中平初,拜豫州刺史,為宦官所誣,再徵下獄。事得釋,變姓名亡命。少帝時,大將軍何進請為從事中郎,轉河南尹。獻帝初,拜太仆,再遷守尚書令,代楊彪為司徒,封溫侯。初平三年,為李傕等所殺。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六十四【生卒】:137—208 【介紹】: 東漢蜀郡成都人,字子柔。趙謙弟。初為京兆丞,棄官去。歲大饑,散家糧以賑窮餓,所活萬余人。獻帝西遷,為侍中,封江南亭侯,位至司徒,錄尚書事。李傕劫帝幸北塢,溫與書切責。
溫,字子柔,典兄子。為京兆郡丞,棄官去。獻帝西遷,為侍中,封江南亭侯,代楊彪為司空,免。尋為司徒,錄尚書事。建安十三年,以辟曹丕為掾忤曹公免官。卒年七十二。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四十二【生卒】:141—192 【介紹】: 東漢江夏安陸人,字子琰。黃瓊孫。桓帝初為五官中郎將,與陳蕃同心輔政,顯用志士,為權貴所中傷,被廢禁錮。獻帝中平初,為豫州牧,封關內侯。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為司徒,遷太尉,更封陽泉鄉(xiāng)侯。與司徒王允同謀誅卓。及卓將李傕、郭氾攻破長安,收琬下獄死。
琬,字子琰,瓊孫。永興初,以公孫拜童子郎不就。后為五官中郎將。黨事起,禁錮幾十年。光和末,征拜議郎,擢青州刺史,遷侍中。中平初,出為右扶風,徵拜將作大匠,歷少府太仆,出為豫州牧,封關內侯。董卓秉政,徵拜司徒,遷太尉,更封陽泉鄉(xiāng)侯,免。后為光祿大夫。及徙西都,轉司隸校尉。與王允謀誅卓,卓將李傕等破長安,被收,死獄中。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八十二【生卒】:142—208 【介紹】: 東漢末山陽高平人,字景升。皇族遠支。獻帝初平元年為荊州刺史,得當地豪族支持,據今湖北、湖南地方。李傕、郭汜入長安,以表為鎮(zhèn)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不參與混戰(zhàn),愛民養(yǎng)士,從容自保。及曹操與袁紹相持于官渡,紹求助于表,表許而不至,亦不援曹操,欲觀時變。操敗紹后征表,未至,表病卒。子劉琮降曹。
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魯恭王之后。與張儉等號八俊。辟大將軍何進掾。初平元年,拜荊州刺史,尋加鎮(zhèn)南將軍,封成武侯。建安十三年,疽發(fā)背卒。有《周易章句》五卷。(《案表有遺袁譚、袁尚二書,乃《王粲作》,今編入王粲集。)
人物簡介
全三國文·卷二十四【生卒】:147—223 【介紹】: 三國魏武威姑臧人,字文和。東漢末察孝廉為郎。董卓入洛陽,詡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遷討虜校尉。卓敗,為李傕、郭氾謀主。拜尚書,典選舉。傕、氾等斗長安中,詡為宣義將軍。又依將軍段煨,知煨疑忌,去依張繡,后說繡歸曹操,表為執(zhí)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留參司空軍事。從破袁紹、韓遂、馬超等,屢為謀畫。又助曹丕鞏固太子之位。魏文帝立,擢太尉。進封魏壽鄉(xiāng)侯。卒謚肅。
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靈帝末察孝廉為郎,以病去。少帝時,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遷討虜校尉。獻帝初為左馮翊,拜尚書,以母喪去官。拜光祿大夫宣義將軍,尋棄官依段煨,復依張繡。后與繡俱歸,曹公表為執(zhí)金吾,封都亭侯,參司空軍事,徙太中大夫。文帝嗣王位,進太尉,封魏壽鄉(xiāng)侯。卒年七十七,謚曰肅侯。
人物簡介
【生卒】:?—192 【介紹】: 東漢涿郡安平人。崔寔從兄。有重名于北州,歷位郡守、九卿。靈帝時公開賣官,烈因入錢五百萬,得為司徒,于是聲譽衰減,子崔鈞謂“嫌其銅臭”。官至太尉。及李傕入長安,為亂兵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