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可久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美人歌舞競湖中。
秋鏡簇春紅。
載酒船來,洗花雨過,清似水晶宮。

御羅單扇題新字,爭看蕺山翁。
石上棋殘,松邊曲破,策馬入樵風。
按:以上四十二首詞,見天一閣本張小山樂府中
山童說。
清霜一夜芭蕉折。
芭蕉折。
梅花開也,滿湖風雪。

墨痕碎碎題詩葉。
玉英棵棵丁香結(jié)。
丁香結(jié)。
忍教孤負,小山明月。
樓觀飛驚。
好山環(huán)翠屏。
誰向山中講授,朱夫子、魯先生。

短檠。
雪屋燈。
瑯瑯終夜聲。
傳得先儒道妙,百世下、以文鳴。
按:以上八首并見北曲聯(lián)樂府外集,外集中尚有太常引姑蘇臺賞雪一首另見一閣本張小山樂府因不重錄。
張伯遠 元 · 李存
五言律詩
虛心萬物表,真意何能逃。
樹暗禽聲盡,山明霽色牢。
黃花秋露偃,紅莧夕陽高。
不有張伯遠,清樽孰與陶。
秋風何離離,客意方灑灑。
張郎飲秋水,百病不敢舍。
詩成非有作,清氣浩如瀉。
東吳百萬家,疫死相枕藉。
不知曾飲此,亦有少蘇者。
花竹參差蔭石苔,幽居卻似小蓬萊。
山光入座青云動,水色搖天白雨開。
得興不妨閒覓句,忘機盡自可銜杯。
主人愛客能瀟灑,許我攜琴日日來。
老夫一棹尋醫(yī)去,佳客三人載酒過。
破屋茅飛烏豈好,衡門木落雀堪羅。
交情自古陳雷少,世態(tài)如今鬼蜮多。
醉帽簪花開笑口,尚須秋曉過西河。
東禪云所上人道行俱高其年踰八望九與絕聽聞公同輩行叢林大老也此畫洪武三年吾泰和丞會稽陳能舉善作極蕭散之趣超然絕俗也其人品亦高題詩六人惟于閌余不及識其第一首名經(jīng)字中常陳丞之父巋然前輩矩度于作中州樂府尤精張小山高弟也第二羅楚材先生初名晉用后易為進德異人授岐黃術(shù)孝友端介之行追配古人第三海桑陳先生邑大儒江右學者皆崇山斗之仰羅先生官至德安府同知鄧先生官至四川鹽運經(jīng)歷二先生皆皦乎冰玉之操之五六君子者當時所謂千人亦見萬人亦見者非云所何足以得之而謝世遠者七十年近亦五六十年今見而知之者寡矣云所之玄孫寶藏此卷重裝潢以求余題既為具諸老大略而系之詩匪曰續(xù)貂亦以識慕仰之意云
云所道人飛錫遠,白云猶護舊禪房。
向來聚得昆岡玉,長向林中起夜光。
伏龍山瞰夏蓋湖,魏家有堂三伏無。
竹環(huán)千畝青模糊,有齋有樓山不孤。
合名竹深深自娛,仲遠能詩兄弟俱。
朋來擊鮮提葫蘆,酣燕連日聲咿唔(見貝清江《竹深記》。)。
唱酬歲久集成此,篇篇題與仲遠氏。
間書至正并甲子,前如丙戌后乙巳。
紅軍香軍亂方始,佳水佳山愁滿紙。
浙東海氛況尺咫,辛苦平安各料理
題稱處士或徵士,閉門憂時曠逾紀。
兵后芝書孰云喜,高僧金陵既覯止。
唐肅入明擢文字,宋僖朱右并修史。
白頭半白早還里,不盡山云與湖水(二十年庚子之題猶稱處士,而其稱徵君、徵士者不一。玩陸景龍云「喜見芝書徵國士,尚聞蕙帳隱山人」,釋宗泐云「去年聽詔來京國,議君臉紅頭半自」,是洪武初徵書及之,至金陵即歸也。唐肅七月廿日「翰林東署有,懷竹深高隱」,肅,元嘉興路儒學正,洪武三年召修禮樂書,擢應奉翰林文字。時寄仲遠,猶稱高隱,是未嘗仕也。宋元僖,《明史》作宋僖。)
驂鸞翳鳳翩塵樊,見山欄檻高出園。
疇音鉅公踵其門,文貞二十四世孫(見宋文憲為仲遠作《見山樓記》。)。
集首孝光老承恩,鐵崖云林詩共論。
金粟玉山交亦敦,蕭蕭何似筠深軒。
⑴ 至正十一年辛卯,劉福通、徐壽輝等兵起。
⑵ 鄭彝乙巳句「亂離時世全高潔,淳樸山川似古初」,王璛至正廿五年句「也應清曠風塵外,誰道邊城尚繹騷」,乙巳即廿五年,他如凡涉憂亂者當在辛卯后。趙俶和《入邑感舊》云「閉戶十年方入城」,當在庚子后。至高明「吳門亂后逢梅福,遼海來時識管寧」,當在二十七年丁未后,是年明祖破平江,方國珍降,浙東西甫寧靜也。
⑶ 李嘗主顧仲瑛家筠深軒,王冕題之蓋「竹深」,一曰「筠深」也。
聽蛙 晚清 · 費墨娟
七言絕句
小雨廉纖1四望空2,鳴蛙閣閣3近房櫳4。
問安已了無他事5,只為沉吟6坐漏終7。
注:(1) 廉纖:雨細微貌。宋黃庭堅《次韻賞梅》:“微風拂掠生春絲,小雨廉纖洗暗妝。” (2) 四望空:眺望四方,一片空濛。宋徐照《過鄱陽湖》:“四望疑無地,孤舟若在天?!卑矗褐T抄本作“四壁空”,非。 (3) 閣閣:象聲詞,擬蛙鳴聲。明唐寅《步步嬌夏景》曲:“閣閣蛙鳴池塘曉,水面荷錢小?!?(4) 房櫳:本指窗欞,亦泛指房屋。南朝宋謝惠連《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落日隱櫩楹,升月照房櫳?!?(5) 問安:早晚問候尊長的起居。 (6) 沉吟:低聲吟味。這里指吟詩。元張可久《滿庭芳春晚梅發(fā)元帥席上》曲:“誰感慨蘭亭故紙,自沉吟羅扇新詞?!?(7) 漏終:同“漏盡”。見第15首“漏盡”注。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