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帖木兒

相關(guān)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8—1281 【介紹】: 元乃蠻人。
居絳州。
早年宿衛(wèi)宗王拔都府。
世祖中統(tǒng)初,調(diào)平陽馬步站達(dá)魯花赤。
至元間,宗王海都叛,奉命使拔都后王忙哥帖木兒(蒙哥鐵木王)處,議對付海都大計(jì)。
忙哥帖木兒先允合擊海都,后又與海都結(jié)盟。
鐵連前后四次往返,反復(fù)勸諭,歷十四年。
后官絳州達(dá)魯花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98 【介紹】: 元弘州人,字文卿,小字拜帖木兒。
負(fù)才氣,剛直敢言,為世祖所器重,除集賢侍讀學(xué)士。
歷刑部尚書,上疏言時(shí)政十八事,帝命議行之。
劾奏盧世榮不可居相職,忤旨罷。
起為中書右丞,遷御史中丞,多所建白。
成宗時(shí),以平章政事卒,謚忠肅。
蠻子臺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蒙古弘吉剌氏。
帖木兒弟。
襲萬戶,尚囊加真公主。
成宗即位,封濟(jì)寧王。
率本部兵討叛王海都、篤哇,大捷。
令總領(lǐng)蒙古軍民官,輔懷寧王海山(武宗)守莽來,以遏北方。
卒年五十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蒙古伯岳吾部人。
世祖元貞初,立為成宗皇后。
成宗多病,卜魯罕居中用事。
成宗大德十年,將順宗妃、答吉與子愛育黎拔力八達(dá)徙懷州。
次年,成宗卒,卜魯罕與諸王明理帖木兒、左丞相阿忽臺等謀立安西王阿難答失里為帝。
右丞相哈剌哈孫等引愛育黎拔力八達(dá)到京,誅安西王,卜魯罕被徙居?xùn)|安州,未幾賜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23 【介紹】: 又譯作也先帖木兒。
蒙古許兀慎氏,月赤察兒第五子。
幼任宿衛(wèi)。
元仁宗即位,任知樞密院事兼山東河北蒙古軍都萬戶。
后襲爵淇陽王。
英宗至治三年,與御史大夫鐵失等圖謀殺英宗,立晉王為帝。
八月,乘英宗自上都南還,夜駐南坡,與鐵失等殺害于行帳。
與諸王按梯不花等奉皇帝璽綬北迎晉王。
九月,泰定帝即位于龍居河,任右丞相。
十月,以弒君罪被誅于行在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蒙古人,亦乞列思氏。
孛禿曾孫。
脫黑帖木兒叛,世祖命與失列及等往討,敗之。
后與哈答罕戰(zhàn),盡殺其軍。
卒謚忠宣。
靳克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潞州人,字唐臣。
歷行省都事,知河中府。
也先帖木兒叛,軍河西岸。
克忠與八札海牙并力守御,兵敗被執(zhí),不屈死。
謚忠憫。

人物簡介

東國僧尼錄·名僧
惠勤 懶翁 謚禪覺道號普濟(jì)尊者 初名元惠。
寧海府人。
俗姓牙氏。
具膳官令瑞之子。
母鄭氏。
靈山郡人。
鄭夢見金色隼。
飛來啄其頭。
忽墜卵。
五彩爛然入懷中。
因而有娠。
以延祐庚申生。
癸卯入九月山。
遣內(nèi)侍金仲孫請還。
乙巳三月。
詣闕乞退。
始得宿愿。
游龍門元寂諸山。
丙午入金剛山。
丁未秋住清平寺。
其冬掜寶巖。
以指空袈裟手書授師曰。
治命也。
己酉再入臺山。
庚戌春。
司徒達(dá)睿。
奉指空靈骨。
來厝于檜巖。
師禮師骨。
因赴召。
結(jié)夏廣明寺。
秋初還檜巖。
九月即功夫選也。
師所居室曰江月軒。
丙辰五月。
寂然而游。
年五十七。
法臘三十八。
玄陵在位之二十年庚戌。
秋九月十日。
召師入京。
十六日就師所寓廣明寺。
大會兩宗五教諸山衲子。
試其所自得。
號曰功夫選。
上親幸視為。
師拈香畢。
升法座。
乃言曰。
破卻古今之窠臼。
掃盡凡圣之蹤由。
割斷衲子命根。
抖擻眾生疑網(wǎng)。
操縱在握。
變通在機(jī)。
三世諸佛歷代祖師。
其揆一也。
在會諸德。
請以實(shí)答。
于是以次入對。
曲躬流汗。
皆曰未會。
或理通而礙于事。
或狂甚而夫于言。
一句便退。
上若不豫色。
然幼庵修禪師后至。
師歷問三句三關(guān)。
會罷還檜巖。
偶念指空三山兩水之記。
欲移錫檜巖。
會以召赴是寺法會。
得請居焉。
師曰。
先師指空。
蓋嘗指畫重營。
而燬于兵。
敢不繼其志。
乃謀于眾。
增廣殿宇。
工既告畢。
丙辰四月。
大設(shè)落成之會。
臺許以為。
檜巖密邇京邑。
士女往還。
晝夜絡(luò)繹。
或至廢業(yè)禁之。
便于是有旨。
移住營源寺。
逼迫上道。
師適疾作。
輿出三門。
至池邊。
自導(dǎo)輿者。
從涅槃門出。
大眾咸疑。
失聲號哭。
師唇曰。
賢力努力。
無以余故中輟也。
吾行當(dāng)止于驪興耳。
至漢江。
謂護(hù)送官卓詹曰。
吾疾劇。
乞舟行溯流。
七日方至驪興。
又謂卓曰。
欲少留。
俟病間即行。
卓勉從之。
寓神勒寺。
五月十五日。
卓又督行急。
師曰。
是不難。
吾當(dāng)逝矣。
是日辰時(shí)。
寂然而逝。
郡人望見五色云蓋山頂。
既火之洗骨。
無云而雨者。
方數(shù)百步。
得舍利一百五十五粒。
禱之分為五百五十八。
四眾得之灰中。
以自秘者。
莫知其數(shù)。
神光照耀。
三日乃已。
釋達(dá)如。
夢見龍盤繞臺下。
其狀如馬。
及以喪舟還檜巖。
無雨水漲。
皆驪龍之助云。
八月十五日。
樹浮屠于寺之北崖。
頂骨舍利。
厝于神勒寺。
示其所終也。
覆以石鐘。
戒其無敢訛也。
事開于朝。
年甫冠。
鄰友亡。
問諸父老曰。
死何之。
皆曰所不知也。
中心痛悼。
走入功德山。
投了然師祝發(fā)。
師曰。
汝為何事出家。
對以超三界利群生。
且請開示。
曰汝之來。
此是何物耶。
曰此能言能聽者能來爾。
但未知修進(jìn)之術(shù)。
曰吾亦如汝猶未之知。
可往求之有馀師。
至正甲申至檜巖。
晝夜獨(dú)坐。
忽得開悟。
尋師中國之志決矣。
戊子三月至燕都。
參指空。
答問契合。
十年庚寅正月。
空集眾下語。
無能對者。
師出眾吐數(shù)語。
三拜而出。
空西天百八代祖也。
是春南游江浙。
秋八月參平山。
山問。
曾見何人。
曰西天指空。
日用千釰。
山云。
且置指空千釰。
將汝一釰來。
師以坐具提山。
山倒在禪□□□賊煞我。
師曰。
吾釰也能殺人能活人。
乃扶起。
山以雪巖所傳及庵衣拂子表信。
辛卯春。
抵寶陀洛迦山。
拜觀音。
壬辰至伏龍山。
參千巖。
適集江湖千馀人選入室。
巖問所自。
師既答。
巖云。
父母未生前。
從甚處來。
師曰。
今朝四月初二日。
巖許之。
是歲北還。
再參指空。
空授以法衣拂子梵書。
于是游涉燕代山川。
蕭然一閑道人也。
名聞于內(nèi)。
乙未秋。
奉圣旨住大都廣濟(jì)寺。
丙申十月望。
設(shè)開堂法會。
帝遣院使也先帖木兒。
賜金爛袈裟幣帛。
皇太子。
以金爛袈裟象牙拂子來錫。
師受袈裟問眾曰。
湛然空寂。
本無一物。
粲兮爛兮。
從何而出。
眾無對。
徐曰。
九重宮金口中。
乃披。
拈香祝圣升座。
橫按拄杖。
下數(shù)語便下。
戊戌春。
辭指空。
得授記東還。
且行且止。
隨機(jī)說法。
庚子入臺山居焉。
辛丑冬。
上遣內(nèi)詹事方節(jié)。
迎入京。
請說心要。
賜滿繡袈裟水精拂子。
公主獻(xiàn)瑪琉拂子。
太后親施布施。
請住神光寺。
固辭。
上曰。
于法吾亦退矣。
不得已即行。
十一月。
紅賊蹂躪京畿。
舉國南徙。
僧徒震懼請避賊。
師曰。
唯命是保。
賊何能為。
數(shù)日請益急。
是夕夢一神人。
面有黑志。
俱衣冠作禮曰。
眾散賊必滅寺。
愿固師志。
明日至土地神。
座視其貌。
則夢所見也。
賊果不至。
平生未嘗習(xí)世俗文字。
有請題詠。
操茟立書。
若不經(jīng)意。
理趣深遠(yuǎn)。
晚好黑戲山水。
逼道栦。
嗚呼。
道既通。
多能也宜哉(并李穡撰禪覺塔銘)。
懶翁。
母夢見金色隼。
飛來啄頭。
忽墜卵。
五彩爛然。
入懷中。
因有娠(生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64 【介紹】: 一譯達(dá)識帖木兒
元康里氏,字九成。
康里脫脫子,鐵木兒塔識弟。
入國學(xué)為諸生,讀經(jīng)史,能通大義。
初為太府監(jiān)提點(diǎn)。
順帝時(shí)累拜中書平章事,出為江浙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樞密院事。
獨(dú)當(dāng)方面,而任用非人,賣官鬻爵。
至正十六年,張士誠軍逼杭州,即逃往富陽。
苗軍帥楊完者擊走張士誠兵,乃倚完者以為重。
十七年,招安張士誠,授為太尉。
次年,以完者軍無紀(jì)律,多為不法,與士誠定計(jì)除完者。
后為士誠弟士信所逼,徙居嘉興,飲藥死。
達(dá)禮麻識理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67 【介紹】: 元蒙古克烈部人,世居開平,字遵道。
習(xí)經(jīng)史。
至正五年,經(jīng)筵選充譯史。
二十三年,累遷上都留守,兼開平府尹。
孛羅帖木兒擁兵京師,而皇太子出居于外。
達(dá)禮麻識理暗結(jié)人心,陽奉而陰備之。
二十五年擊敗孛羅部將禿堅(jiān)帖木兒兵。
官至知樞密院事、大撫軍院事。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