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僧善繼
相關(guān)人物:
共 8 位
。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送
絕宗繼
講師住大雄寺
元 ·
張翥
七言律詩
大展三衣古道場,真人高拱殿中央。
曼陀雨散天花落,薰陸煙生石乳香。
纚纚風(fēng)雷飛講舌,耽耽龍象繞禪床。
師行不廢宗雷社,會覓籃輿到上方。
自決
元末明初 ·
王翰
昔在潮陽我欲死,宗嗣如絲我無子。
彼時我死作忠臣,覆祀
絕宗
良可恥。
今年辟書親到門,丁男屋下三人存。
寸刃在手顧不惜,一死卻了君親恩。
元詩選:陳有定據(jù)守全閩,留居幕府。陳氏敗,屏居永福之觀獵山,自號友石山人。如是者十年,辟書再至,嘆曰:「女豈可更適人哉!」時長子稱才九歲,屬其友人吳海,且賦詩見志云云。遂自引決。
題梅送輝侄赴宣城訓(xùn)導(dǎo)
明 ·
楊士奇
七言絕句
族叔黃陂府君敏學(xué)清操既冠取科第受民社之寄滿三載而去至今黃陂之人頌遺政不已亡弟孟頤端重秀穎文學(xué)勇進吾宗千里駒也而皆年不及三十蓋君子所共悼惜之者夫有祖若父如此為其后者可不務(wù)
善繼
哉輝今分教宣城偶得畫梅書二十八字其端贈之
臘前定到宣城邑,齋舍梅花吐正妍。
看取歲寒冰玉色,莫忘清白有家傳。
壽康宮上梁文
其一
明 ·
金?
周宣考室。雅歌君子之寧。衛(wèi)文營宮。詩紀國人之美。惟宮室之修建。睹時運之興隆。恭惟我太祖應(yīng)天順人。深仁積德。化家為國。握乾元之貞符。建邦定都。據(jù)坤靈之正位。既作室之底法。乃鳩工而僝功。爰始爰謀。草創(chuàng)蓋勿暇之計??咸每蠘?gòu)。
善繼
在弗棄其基。久莫能修。時蓋有待。方國家閒暇之日。而明良熙康之時。茍不圖鼎新之規(guī)。何以表泰平之盛。宸衷獨斷。眾謀僉同。于以相陰陽之宜。抑亦得時日之吉。經(jīng)始勿亟。來庶民而爭趨。佚道不勞。連百堵以皆作。規(guī)矩繩墨斧斤刀鉅以佐其藝。欂櫨侏儒椳闑扂楔之得其宜。仰稽羲經(jīng)。取上棟下宇之象。遠陋漢武。侈千門萬戶之名。雖因舊而謀新。夐光前而掩后。丹楹刻桷。商豐約而折中。遠廉高堂。知等級之異制。重威非因于壯麗。昭儉可期乎久長。大廈迄成。脩梁乃舉。敢揚萬口之歡謳。聊薦六方之嘉頌。
兒郎偉,拋梁東,萬姓欣瞻瑞日紅。
大廈即今高突兀,愿言恩庇與民同。
半塘寺
(寺有勝國
善繼上人
血書華嚴經(jīng))
明末 ·
黃淳耀
五言律詩
半塘禪寺古,屈鐵變樛枝。
白業(yè)三生力,蒼煙六代思。
法衰龍象至,經(jīng)妙鬼神悲。
一悟真空理,滄江月上遲。
元夜宿靈巖山示繼公禪者
(
繼和尚
,天童法嗣,住靈巖。)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木瀆橋陰箭徑長,浮圖苔蘚綴蕭梁。
煙花影護傳燈杖,鐘板聲沈響屟廊。
金像飛來曾發(fā)夢,銅瓶燒去悉聞香。
元宵雪霽空明現(xiàn),不屑龍?zhí)镀蚧鸸?sup class='reference inlineComment2'>⑴。
⑴ 金像,漢明帝事。銅瓶,吳王孫權(quán)事。
昭陵石馬歌用舊作趙霖畫唐太宗六馬圖歌韻
(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當年石馬后世詔,永示艱難意深妙。
翁仲之間立兩龍,曹霸丹青遜曲肖。
爾時西伐常興師,臥榻豈容鼾睡為。
況有大恨不共戴,凜然明告千秋垂
(所害太祖以戴乃景祖大恨顯祖皆為明誓不共以七告天征明以七太宗嗣統(tǒng)
善繼
征討先志大恨未雪屢議)
。
沈陽遼陽取次第,矢在弦上奚容置。
太祖丕顯太宗承,本以仁而行以義。
建都稱帝徠遠人
⑴
,松山之戰(zhàn)乃躬親。
立破明兵十三萬,指揮計授諸藎臣。
兵貴乘機更貴斷,鼻衄力前神弗亂
⑵
。
二馬御圣安吉行,出險曾無銜橛難。
唐宗六馬陵道間,受傷痕跡想血殷。
豈如二馬靡少害,是誠全勝得之難。
千秋小白與大白,較彼唐駿增光色。
獨予景仰緬昔年,未能躬睹滋太息。
⑴ 既得太祖遼沈遂諸貝定議遷都沈陽制度略備至臣以太宗天聰十年勒大臣及蒙古漢人文武群太宗承混一天眷佑應(yīng)運而興愛育群黎輯寧諸國征服朝鮮蒙古更獲玉璽以昭符瑞請上尊號乃祭告天地崇德太廟筑壇恢宏即皇帝位建國號曰大清改元規(guī)模日漸遂肇萬載丕基矣
⑵ 豪格太宗遣??ね醵酄栃柮C郡王攻寧遠明總督洪承疇集援兵十三萬于松山二王以敵兵甚眾奏患鼻太宗聞之即親統(tǒng)六師往討啟行時適衄因行急衄益甚三日方止請貝勒請徐行將潛大宗諭曰行軍制勝利在神速恐敵人間朕親至遁若不逃破之如縱犬逐獸易于拾取惜無翼可飛豈宜遲緩乃畫夜疾馳六日而抵松山太宗環(huán)松山而營敵兵來犯擊敗之追至塔山而還奪其積粟浚濠斷杏山松山路凡太宗度明兵必遁分遣諸王大臣設(shè)伏截擊十馀處算掩預(yù)設(shè)機宜明兵果皆奔竄所出之路悉如者甚睿擊窮追殲殪明兵計五萬三千馀赴海死眾浮尸漂蕩多如雁鶩我十三太宗之神謀勇略制勝出奇指顧間破明兵萬如摧祜拉朽云
何熙伯移家吳門約予與昌老相聚再游虎邱過龍壽庵閱
元僧善繼
三世血書華嚴經(jīng)全部熙伯年方周甲予年七十昌老八十將別賦詩為樂并寄昌老
其一
清末民國初 ·
裴景福
五言律詩
少壯同吾弟,交親四十年。
詠梅詩屢和,夢墨畫能傳。
荒徑陶潛宅,滄江米老船。
移家傍吳苑,杯酒共流連。
何熙伯移家吳門約予與昌老相聚再游虎邱過龍壽庵閱
元僧善繼
三世血書華嚴經(jīng)全部熙伯年方周甲予年七十昌老八十將別賦詩為樂并寄昌老
其二
清末民國初 ·
裴景福
五言律詩
欲挹山塘勝,輕車共出城。
鑿池騰虎氣,打槳訂鷗盟。
梅冷香俱暗,經(jīng)藏血更明。
霸圖風(fēng)景地,凝望不勝情
⑴
。
⑴ 虎邱新建冷香閣。寫經(jīng)七十馀冊,血色如金。
何熙伯移家吳門約予與昌老相聚再游虎邱過龍壽庵閱
元僧善繼
三世血書華嚴經(jīng)全部熙伯年方周甲予年七十昌老八十將別賦詩為樂并寄昌老
其三
清末民國初 ·
裴景福
五言律詩
莫問滄桑事,且尋松菊緣。
一廛供嘯傲,四壁但云煙。
菽水人稱孝,蘭言友盡賢。
十年遞相長,老缶齒居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