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二十三【生卒】:451—523 【介紹】: 北魏東清河鄃人,字長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賜名光。少隨父徙代。家貧,傭書為業(yè)。太和六年,任中書博士,轉(zhuǎn)著作郎,參撰國書,甚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東宮,以為太子師傅。宣武帝時,為侍中,累遷中書監(jiān)、右光祿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縣公,遷至司徒。崇信佛教,曾為僧侶、朝貴講《維摩詰經(jīng)》、《十地經(jīng)》。并為二經(jīng)義疏。
光,字長仁,東清河鄃人。亮族兄。本名孝伯,孝文賜改。太和中拜中書博士,轉(zhuǎn)著作郎。遷中書侍郎、給事黃門侍郎。賜爵朝陽子,拜散騎常侍、兼太子少傅。尋兼侍中,進(jìn)爵為伯。宣武即位,正除侍中。遷太常卿,領(lǐng)齊州大中正。正始初,加撫軍將軍,除中書令,進(jìn)號鎮(zhèn)東將軍。延昌初,遷中書監(jiān)、太子少傅。歷右光祿大夫,遷特進(jìn)。孝明即位,封博平縣公,領(lǐng)國子祭酒,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更封平恩縣侯,進(jìn)司徒太保,固辭。正光四年卒,年七十三,贈太傅、領(lǐng)尚書令、驃騎大將軍、開府、冀州刺史,謚曰文宣。有集五十馀卷。
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生卒】:453—524 【介紹】: 北魏隴西狄道人,字元伯。李承子。孝文帝時襲爵姑臧侯,歷給事黃門侍郎。議遷都洛陽事,孝文帝善之。遷太子詹事,出為兗州刺史。宣武帝時,除并州刺史,坐從弟伯尚謀逆事,免官爵。久之,起兼將作大匠。以平呂茍兒反功,除秦州刺史,復(fù)爵。孝明帝初,除中軍大將軍、吏部尚書,加散騎常侍。出為冀州刺史,有政績。官終定州刺史。
韶字元伯,沖兄子,孝文賜名。延興中,補(bǔ)中書學(xué)生。襲父承爵姑臧侯,除儀曹令。遷給事黃門侍郎。后例降侯為伯。兼太鴻臚卿。遷太子詹事、秦州大中正。出為安東將軍、兗州刺史。宣武初,徵拜侍中,領(lǐng)七兵尚書。尋除撫軍將軍、并州刺史。免。起兼將作大匠。出為撫軍將軍、秦州刺史。徵還,行定州事,轉(zhuǎn)相州刺史。孝明即位,入為殿中尚書,行雍州事。后除中軍大將軍、吏部尚書,加散騎常侍。出為冀州刺史。遷車騎大將軍,轉(zhuǎn)定州刺史。正光五年卒,贈司空、雍州刺史,謚曰文恭。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時吐谷渾王。鮮卑族。孝文帝時繼度易侯立。馮太后卒,使人告兇,拜命不恭。有司請伐,帝不允,慰撫之。伏連籌乃遣世子朝京師。封西??す鹿葴喭?。孝文帝卒,遣使赴哀,盡其誠敬。后日益強(qiáng)富,漸自夸大。宣武帝責(zé)之。乃上表申述。終宣武、孝明之世,歲貢不絕。
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十五【介紹】: 北魏宗室。遼西公拓跋意烈裔孫。孝明帝鎮(zhèn)壓法慶起義后,洪超奉詔撫慰冀州。還,上書言:冀土寬廣,界去州六七百里,負(fù)海險(xiǎn)遠(yuǎn),宜分置一州。朝議從之,遂立滄州。
洪超昭,成帝子,力真之六世孫。孝明初,兼黃門侍郎,累遷北軍將、光祿大夫。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廣平列人人,字仲烈。宋弁次子。清河王元懌辟為行參軍。坐兄宋維諂事元叉,構(gòu)陷清河王元懌事,黜為秦州大羌令。元叉殺懌后,超遷至尚書郎。孝明帝末,為北道行臺,卒于晉陽。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隴西狄道人。李韶從弟。累官營州刺史。時四方州鎮(zhèn)謀逆,州民咸有異心。仲遵單車赴州,與大使盧同以恩信懷誘,民心稍平。后孝明帝詔盧同為行臺,北出慰勞,同疑彼人情難信,聚兵將往。城民謂欲圖己,遂執(zhí)殺之。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高平金鄉(xiāng)人,字鳳翔。幼孤寒,少與人來往。好讀書,善屬文,能鼓琴,早歲知名,年十九以名家子弟為孝明帝挽郎。毛遐為北雍州行臺,表為行臺郎中,后屢遷司空參軍,殿中侍御史。孝武帝西遷,賜爵,兼中書舍人,修國史。后以談?wù)撦p躁被糾,死于獄。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昌黎人,字紹達(dá)。谷纂弟。少好琴書。初為宣武帝挽郎,后入侍孝明帝,得寵。胡太后之反政,士恢有力焉。累官鴻臚少卿。封元城縣侯。胡太后嬖臣鄭儼懼其間構(gòu)于帝,以士恢為州,士恢耽寵,不愿出,太后誣其罪殺之。
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三十七【生卒】:461—519 【介紹】: 北魏清河?xùn)|武城人,字慶賓。孝文帝初,襲祖平陸侯爵。由教令遷主客令,為黃門。以參定遷都功累遷散騎常侍兼侍中。持節(jié)巡察陜東、河南十二州,有聲稱。遷尚書。宣武帝時官秦州刺史。在州布新風(fēng),革舊俗,得民望。孝明帝初官至冀州大中正。以其子張仲瑀建議改選法,排抑武人,使不得入清品,為羽林、虎賁毆死。
彝字慶賓,清河?xùn)|武城人。孝文初,襲祖爵平陸侯,為散令。遷主客令,例降侯為伯,轉(zhuǎn)太中大夫。遷典門,歷驍騎將軍。進(jìn)爵為侯,轉(zhuǎn)太常少卿、散騎常侍、兼侍中,遷尚書。宣武初,正侍中,除安西將軍、秦州刺史。進(jìn)號撫軍將軍,還,除光祿大夫。孝明初,加征西將軍、冀州太中正。神龜三年,為羽林所毆卒,贈衛(wèi)將軍、冀州刺史,謚曰文。
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生卒】:462—518 【介紹】: 北魏代人,字思賢,本字千年。于烈子。孝文帝時以父蔭拜侍御中散,馮太后臨朝,刑政嚴(yán)峻,侍臣往往受譴得罪,忠樸直少言,終無過誤。孝文帝賜名登。宣武帝景明二年,帝在外而咸陽王元禧謀叛,事起倉猝,帝遣忠往探虛實(shí)。忠以其父于烈防守有備,必?zé)o所慮以安帝心。事平,帝嘉其忠誠,乃為改名忠。以平元禧功封魏郡公,遷侍中領(lǐng)將軍。宣武帝卒,迎立孝明帝,護(hù)衛(wèi)胡太后,遂秉朝政,權(quán)傾一時。矯詔誣殺尚書左仆射郭祚、尚書裴植,朝野憤怨,莫不切齒。胡太后臨朝,解侍中、領(lǐng)軍、崇訓(xùn)宮衛(wèi)尉職,出為冀州刺史,后屢為朝臣彈劾,得太后曲庇,除尚書右仆射。
忠字思賢,烈子,本字千年。為侍御中散。太和中,授武騎侍郎,賜名登。轉(zhuǎn)太子翊軍校尉。宣武即位,遷長水校尉。尋除左右郎將,領(lǐng)直寢。改賜今名。遷司空長史、征虜將軍,封魏郡公。遷散騎常侍,兼武衛(wèi)將軍。進(jìn)太府卿。正始中,除安北將軍、相州刺史。入為衛(wèi)尉卿、河南邑中正,尋領(lǐng)左衛(wèi)將軍、恒州大中正。延昌中,除都官尚書,加平南將軍。進(jìn)侍中、領(lǐng)軍將軍。孝明即位,除車騎大將軍,封常山郡公,加儀同三司、尚書令,領(lǐng)崇訓(xùn)衛(wèi)尉。靈太后臨朝,出為征北將軍、冀州刺史。奪爵。尋封靈壽縣公。除尚書右仆射,加侍中。神龜元年卒,贈司空,謚曰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