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柳成龍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22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幽閑淑德稟天然,配合宜歸一世賢。
福萃固知膺貴祿,賦偏唯訝嗇長年。
泉原得托無遺憾,家業(yè)何憂有繼傳。
只為情恩深伉儷,存亡哀感兩纏綿。
誰謂絢華子,而無食肉相。
移我綠筠叢,生此高堂上。
① 蘭嵎。即丙午春。封太子頒詔上使朱之蕃。
伴送使回自義州。伏聞老大人臨發(fā)。鎮(zhèn)江均煩致聲。不以道途之勞徒馭之?dāng)_。而見念遐賤。且感且慰。旋切懔惕。自后雖無信音。伏想飆輪百靈護(hù)將。已到帝所萬福。第念辰下七月已盡。不瑕仙舟遠(yuǎn)銜于鐘云石頭之間否也。天上人間。此情紆軫。曩猥蒙老大人在大同館寵惠芝函。并遆辱次鄙俚。再奉詩韻。歆賞之馀。直欲身跨赤心風(fēng)日。趠數(shù)百里趕謝。而既不可得。則以日計之。意過鴨江遠(yuǎn)。雖附和逸翮難及。乃待賀至使臣之行。俄聞盛體不佳。留鎮(zhèn)江頗多日。則向之憂不及者妄矣。不敏之罪。只遙叩云天耳。玆遇賀至使行。敢效一紙悃愊。隨呈追和枝字韻一篇。自此達(dá)燕京??杀o他虞。而自燕京達(dá)鐘云。且水陸行千里。不能無浮沉之慮。不敢具他。倘蒙老大人毋忘灑淚論心處。而永矢德音。則鯫生雖生死東溟。隕首結(jié)草。何敢已也。所寄月沙,柳川兩詩。謹(jǐn)以布之。但自見感狀而已。前所奉孤竹,玉峰詩稿。敬蒙印還之教。日夕勤睇。千萬道體清佳。肅箋。曷堪莞結(jié)。統(tǒng)希臺亮。不宣。
橋柳今添折后枝,逢秋猶自怨生離。
槎回牛渚應(yīng)無恙,舟出臨清別有歧。
竹下仍開蔣詡徑,棠陰能憶召公碑。
銀河便阻人間信,云錦空瞻織女絲。
柳西厓相公挽 明 · 李好閔
七言律詩
汴中丞相洛中儒,司馬平生略一符。
元祐佐治斯有績,靖康當(dāng)亂可無虞。
園開獨樂桑榆盡,跡阻重來手額孤。
臨絕愛君?表在,布衾零落鶴山隅。
昔過甘泉訪水東,松林相候荷吾公。
河隈有宅從芳草,莞戶捐山見古風(fēng)。
今日相分臨遠(yuǎn)道,他年同去作漁翁。
玉淵歲暮琴徽在,欲理馀音思不窮(水東。即西業(yè)葬地。本處民皆建織莞。厓之將葬。其民撤家捐山。愿葬之玉淵。西厓精舍在焉。)。
贈別柳西厓 明 · 李好閔
五言絕句
白雪滿平陸,陰風(fēng)吹古木。
登臨漢江樓,天末人如玉。
春來人自鶴山回,消息頻傳二豎催。
天道未應(yīng)忘此老,觀爻梅下日三回(時西厓病報連急)。
昔人于此亦登樓,樓碎人亡種種愁。
惆悵芳塵猶昨日,碧山靈籟自生秋。
風(fēng)流故事百分空,只有仙才蘇長公。
筆法看來開眼膜,詩章讀過愈頭風(fēng)。
奇奇瑩瑩璞中玉,正正斜斜天外鴻。
有身亦解為吾患,何恨蓬飄西復(fù)東。
共 22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