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岦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24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夙駕都門外,天星尚未疏。
馬諳樵客路,林黑野人居。
年至宜休事,官閑略簡書。
東皋耕瘦壤,舍此復焉如。
晴楚窮遐眺,平沙繞近墟。
歌謳農(nóng)牧競,揭厲往來徐。
漸識江湖樂,都忘宦業(yè)疏。
馀生渾得懶,何處曳長裾。
仆偶閱益齋集。得一絕。云兩點文星會德星。三韓望重泰山輕。坐中更著云游子。莫怪江都地勢傾。其序云。樂軒李侍中在通津山齋。金白鎰李松縉兩學士。偕卓然師往謁。路人見者曰。江都地勢。一日東傾。自注云。然師自號云游子。筆跡為當時之魁。所謂樂軒。未詳何侍中。意亦當時名宰相。金,李。亦未詳為何人。而意亦當時名學士。而同會于通津。此路人有地勢傾之說。其見慕于一世者可想。萬歷癸卯歲。崔簡易作捍城。韓石峰作歙谷。禹卿又作高城。仆亦有關(guān)東地勢傾之嘆。且仆與禹卿同年秋。校司馬試于芹宮。時以正草次下。有榜后之鬧。故兩絕及之。
石峰海碣云生筆,簡易山碑玉有聲。
五馬又煩名學士,金剛地勢助東傾。
生平懷抱為誰開,失喜相逢趙尉臺。
人訝仙舟同李郭,坐稱禪客是宗雷。
江濤忽涌雙龍至,風馭重驅(qū)九鯉來。
百歲光陰成過客,一時廊廟幾憐才。
寒暄欲敘頻更燭,雞黍淹留未盡杯。
千里山川徒極目,暮潮猶得送君回。
① 時春將暮。階紅一朵嫣然帶日。背花而酌。各賦律。余適就咨館事。因授紙效嚬。
勝集多緣偶爾中,砌庭如沃點氛空。
殘花席上三春暮,落日樽前一樹風。
閑草未生書帶綠,繁英雙折壯元紅。
卻慚二月芳菲客,猶把塵蹤間玉叢(鄭提學與崔岦之皆擢龍頭。鳳齡亦忝亞元。玆用壯元紅二月語。戲之爾。)。
萬里之行一可已,五年于此再何堪。
官仍質(zhì)正亦推重,事是疑誣須熟諳。
落筆文章妙天下,當關(guān)虎豹許朝參。
歸來寶典昭星日,看取高名北斗南。
城南風日好,野服往來宜。
松菊同彭澤,杯盤似習池。
地偏心更遠,性癖老難移。
藜杖勤相訪,蓬門開久時。
啄木長疑客,開門喜見君。
舞雩無拱木,冠岳有閑云。
世事今如許,天機亦可云。
匆匆言不盡,西日下山曛。
每憐鄒律澀陽春,深恨圓扉絆在身。
忠義出天君自得,吹噓無力我何人。
明光起草多年事,蓬蓽歸家驀地神。
白發(fā)蕭蕭對獄吏,天閽三叫更無因。
萬事由來集鬢邊,一琴又泛漢江船。
卻思催督如春夢,靜看飛沈到暝煙。
陳跡已迷神勒寺,傷心猶記壬辰年。
高高下下今無處,長嘯臨風只惘然。
共 24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