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張偃
相關(guān)人物:
共 3 位
。
共 4 首
十八侯銘
其七
南宮侯
張敖
東漢 ·
班固
四言詩
堂堂張敖,耳之
遺萌
。
以誠佐國,序跡建忠。
功成德立,襲封南宮。
垂號萬春,永保無疆。
栽孤松為九華山鐘道士作
元 ·
馬臻
九華何崔嵬,融結(jié)本真宰。
神器之所鐘,云物足瀟灑。
挺挺秦大夫,獨立而不改。
既出眾木群,豈為艷陽待。
初疑凍蛟掉禿尾,忽若山靈
張偃
蓋。
又如玄鶴歸來視城郭,悵別人間動千載。
楚南靈椿浪得名,茫茫天壤知何在?
流精貫浹骨欲飛,風(fēng)雨或致雷公怪。
林林紅紫索價高,幄錦圍春斗光彩。
憐君令色不隨時,空負(fù)才名成感慨。
留向青山閱古今,為問桑田幾滄海。
次許重卿種松韻
明末清初 ·
申敏一
七言律詩
何事僑居手種松,要看苦節(jié)耐經(jīng)冬。
芳根但保本心在,香葉寧辭凍雪封。
恨未十圍
張偃
蓋,會須千尺見盤龍。
殷勤賴有栽培力,留與他年對玉峰。
海上
其二
明末清初 ·
顧炎武
七言律詩
滿地關(guān)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
胥臺
。
名王白馬江東去,故國降幡海上來。
秦望云空
陽鳥
散,
冶山
天遠朔風(fēng)回。
遙聞一下親征詔
(一作樓船見說軍容盛)
,夢想
(一作左次)
猶虛授鉞才
⑴
。
按:1、這首詩概括敘述南明諸王或降或遁,但作者把希望寄托在福建的唐王身上。首二句:總領(lǐng)全詩,大意說登臨四望,河山易幟,瘡痍滿目,時事堪憂。胥臺,即姑蘇臺。《蘇州府志》:“姑蘇臺,在胥門外,一名胥臺?!卑匆矣狭鲁跗呷?,清兵破蘇州。2、“名王”二句:指南明諸王,相斷被俘降清。白馬江東去,《晉書·元帝紀(jì)》:“太安(西晉惠帝年號)之際,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馬作為龍。'(司馬氏的瑯琊、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南渡,其中瑯琊王司馬睿登帝位,是為晉元帝)”江東,蕪湖以東的長江南岸。降幡,見淡遷《渡江》注〔二〕〈〔二〕降帆:猶“降幡(fān 番)”。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詠晉朝王(左氵右睿)率水軍攻吳,吳王孫皓投降,有“一片降幡出石頭”之句,降幡,降旗。這里借此詠明福王降清。〉。3、“秦望”二句:寫魯王在紹興已敗散,唐王遠在福建。秦望,紹興山名,相傳秦始皇登此山望海。陽鳥,鴻雁一類的候鳥,比喻
魯王
朝的官員。據(jù)《南疆逸史》,乙酉“閏六月,兵部尚書張同紀(jì)等奉
魯王
監(jiān)國,移駐紹興”;第二年(丙戌)六月,清兵攻下紹興,
魯王
浮海逃往舟山群島。冶山, 在福州城東北, 相傳歐治子在此煉鋼鑄劍而得名。朔風(fēng),北風(fēng),比喻清兵。4、“樓船”二句:意思是聽說福建軍容甚盛,但軍中尚乏統(tǒng)帥的人才。樓船,指唐王部下鄭鴻逵等所率領(lǐng)的水師。“樓船”句一本作“遙聞一下親征詔”。左次,指軍中?!兑捉?jīng)·師卦》有“師左次,無咎”的話。授鋮才,指統(tǒng)師的人才?!赌辖菔贰罚骸耙矣习嗽露∮?,唐王以鄭鴻逵為御營左先鋒,出浙江;鄭彩為御營左先鋒,出江西。駕幸西郊,行授鋮禮?!笨赡茏髡哒J(rèn)為鄭彩未必可以依賴。
⑴ 隋書五行志梁大同中童謠曰青絲白馬壽陽來其后侯景破丹陽乘白馬以青絲為羈勒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