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秉文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苕霅水會處,樓高風快哉。
洲中白蘋動,天半故人來。
穆入周臣頌,雄勝楚客臺。
飄飄玉川子,乘興上蓬萊
⑴ 自注:時某得祠,子飛攝郡事,酌別是樓,子飛亦將美解,故斷章及之。
十八礪 宋末元初 · 鄭思肖
挺挺大丈夫,為世一準則。
如何出處間,終始不明白。
四皓本周人,多為漢一出。
不終為周臣,身與道相失。
僅安漢社稷,暗墮張良術。
惟我則不然,一身無二適。
縱別生圣人,亦當死深密。
我出興我朝,舊都建皇極。
今力未能之,晝夜禱空碧。
宣王車馬來,一見死亦足。
絕攀緣,心上生光瑩。
朗然變化。
無窮異景。
這密妙、教賢省。
內貌宜,手速整。
悟后分凡圣。
亙初靈明,火內正勁。
鍛煉出、清中靜。
休要強貪名利,休要戀妻男。
免輪回,生死苦,做癡憨。
清凈自然明道,神氣自相參。
功成朝玉帝,跨云驂。
寬和能待物,凝密勸行仁。
道德持三寶,恩私逮四民。
兩朝隆漢禮,十亂冠周臣
一旦仙游去,空馀四海春。
四明有狂客,呼我謫仙人。
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
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嗔。
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

倚長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語滄浪流水,曾識閒閒居士,好為濯冠巾。
卻返天臺去,華發(fā)散麒麟。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初稀時拂拂,稍密自紛紛。
老樹曉迷月,瘦峰寒帖云。
色從空際得,聲向靜中聞。
客枕清無夢,哦詩徹夜分。
天上端花散不收,溫溫葉氣浹皇州。
橫溪月澹梅宜臘,平野風閒麥有秋。
清興雅高東武會,孤吟誰似灞陵游。
西山玉立三千丈,好句都輸趙倚樓。
滿庭芳 金末元初 · 元好問
遇仙樓酒家楊廣道趙君瑞皆山后人,其鄉(xiāng)僧號李菩薩者,人頗以為狂。嘗就二人借宿,每夜客散乃從外來,臥具有閑剩則就之。不然赤地亦寢。一日天寒,楊生與之酒,僧若愧無以報主人者。晨起持碗出,同宿者聞噀酒聲,少之,僧來說云,增明亭前花開矣。公等往觀之。人熟其狂不信也。已而視庭中牡丹,果開兩花,是后僧不復至。京師來觀者車馬闐咽,醉客相枕藉,酒壚為之一空。趙禮部為雷御史希顏所請,即席同予賦之,時正大四年之十月也。
妝鏡韶華,牙簽名品,慣看培養(yǎng)經年。
何年曾見,槁葉散芳妍。
知是毗耶坐客,三生夢、猶有情緣。
熏香手,融霞暈雪,來占百花前。
嫣然。
誰為笑,珠圍翠繞,且共流連。
待詩中偷寫,畫里真?zhèn)鳌?div class="1gnqie7" id='poem_sentence_6_256051_comment'>
繡帽擁霜凝紫塞,瓊肌瑩,春滿溫泉。
新聲在,梁園異事,并記玉堂仙。
按:此下原附閑閑公同賦另錄
用昭禪師韻二首 其一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律詩
銀鉤全似趙周臣,詩比黃華格調新。
道眼點開言外句,禪心說破劫前春。
山中跛挈無為客,林下逍遙自在人。
不犯清波垂釣處,臥龍隨手出龍津。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