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邢恕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世路如何若大東,相逢不待語言通。
觀君自比諸葛亮,顧我殊非黃石公。
講道污隆無巨細(xì),語時興替有初終。
出人才業(yè)尤須惜,慎勿輕為西晉風(fēng)。
先天吟示邢和叔 北宋 · 邵雍
七言律詩
一片先天號太虛,當(dāng)其無事見真腴。
胸中美物肯自衒,天下英才敢厚誣。
理順是言皆可放,義安何地不能居。
直從宇泰收功后,始信人間有丈夫。
王郎見若不勝衣,眇然儒者未有奇。
我知王郎有奇處,議論濤海拿蛟螭。
由周而來逮五季,故事本朝能盡知。
不惟知之業(yè)有用,斟酌成敗中無疑。
我聞昔時崔浩亦復(fù)爾,所懷百萬非熊羆。
人才如此后來少,朝廷水鏡區(qū)妍媸。
胡為五十尚塵土,長翮似劍猶差池。
愀然對我數(shù)白發(fā),追風(fēng)逐日無由羈。
三書自薦應(yīng)不暇,五府交辟終何為。
邢侯胸中有王霸,不但游談漢終賈。
勇于吾道一臂扶,往不畏難憂助寡。
似聞詩有云龍期,云何計出柏馬下。
豈非事君難進(jìn)從古然,不然富貴終在天。
堆金買玉患無玉,玉至自駭無因前。
君不見東秦逐守拙難似,木石當(dāng)前以身抵。
接淅去齊未敢言,退飛過宋聊堪比。
神形自問還自答,因拙得全方至此。
少狂干世等畫蛇,老罷食功同履豨。
向長畢事漸可涯,彭澤棄官從此始。
山林不著一物隨,平生萬卷付群兒。
收光牛背看屋壁,更不刮膜煩金鎞。
遭時有用君當(dāng)起,丹青宛轉(zhuǎn)麒麟里。
我行此計無贏輸,世事從來弈棋耳。
昔作梁宋游,幽憂廢朝昏。
閉門無往還,不厭兒女喧。
隔墻聞剝啄,暮夜誰扣門。
知是邢夫子,低回過高軒。
愿為布衣交,不顧年德尊。
匆匆立談罷,又見東南奔。
江湖多病后,僅免餉魚黿。
久廢數(shù)行書,因人問寒暄。
但愛孤山西,松筠數(shù)家村。
便欲筑居室,插秧仍灌園。
生前不自愛,身后何足論。
草玄笑揚(yáng)雄,贊易悲虞翻。
文章徒自苦,紙筆莫更存。
卻尋南郭老,隱幾學(xué)忘言。
他日宦游客,誤入桃花源。
葦間見漁父,誰識王公孫。
⑴ 趙本、四庫本作侯
物外風(fēng)期跡已陳,須知日月去來頻。
我今欲換神仙骨,還向山前逢異人(自注:用邢恕舍人韻。)
先生抱道隱墻東,心跡兼忘出處通。
圯下每慚知孺子,床前曾憶拜龐公。
已將目擊存微妙,直把神交寄始終。
此日離違限南北,蕭蕭班馬正依風(fēng)(《伊川擊壤集》卷八《和邢和叔學(xué)士見別》詩附)
古人忠與孝,不在工報恩。
如水日夜東,豈必同一源。
堂堂顏魯公,舐血來平原。
鬼質(zhì)不知何,幾作絕吭魂。
大中白丞相,昔躡衛(wèi)國門。
幻作萬羊夢,投畀朱崖村。
奇謗及師友,躗言動君尊。
匪但死不瞑,大是生無根。
我嘗究初終,要亦無足論。
或以里言掇,或趣主意奔。
或從談笑生,或即利欲昏。
初亦未有心,末乃成至冤。
青簡玷齒頰,至今猶啍啍。
儻無魏闕戀,誰使舌莫捫。
森淅起奉冊,片頃那容存。
床笫本無從,何物能輊軒。
脂垢亦易辨,誰解洿玙璠。
如彼孟嘗客,亦已悔而反。
正比蕭相系,慰拊聊春溫。
五人皆有為,評訂何必繁。
之子獨嗟事,畫牢訊書爰。
反覆蹈生死,呵噓變寒暄。
秋毫無所取,可驗牘背翻。
自言復(fù)自渝,洗垢亦不痕。
堂帖寫元奏,別白如珉琨。
渠知褫鞶枉,端由吠聲喧。
天定能勝人,白日開戴盆。
只于揭紙間,了了窮所元。
不特玷盡磨,那復(fù)恨可吞。
但觀斯人心,雖踵五子跟。
居然蚤虱微,而比蛇與蚖。
抑觀誠齋書,理到詞不煩。
有形斯有情,相比如篪塤。
而于五子中,乃復(fù)加詐諼。
旋觀逄與羿,端在友弗掄。
毀玉自出柙,扣金能反轅。
割席懷共耕,知幾當(dāng)賜膰。
齰舌漫爾為,揩眵愧吾惛。
正須起九京,相與澆一尊。
江湖兩相忘,再拜師至言。
⑴ 原作尉,據(jù)四庫本改
⑵ 原作幆,據(jù)四庫本改
⑶ 原作許,據(jù)四庫本改
⑷ 原作帥,據(jù)四庫本改
嘲解十首 其八 南宋 · 王邁
七言律詩
三賢千載共襟期,出處存亡同一時。
吾道非耶天詎測,斯人已矣我疇依。
希文若在甘為黨,邢恕無知卻背師。
坐此褫官吾不恨,恨他同傳是韓非(自注:解。)
襄陽詠史 其一 古堤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七言絕句
年平地溢四丈五尺魏太守胡烈補(bǔ)缺堤以利民至唐盧鈞為山南節(jié)度因烈之舊而增培之俗謂附城北者為金鎖堤南曰白銅堤
一決江源水自東,長堤隱隱臥如虹。
不因傳得襄陽操,人世何由見禹功。
注:張參議詩未雨還須徹桑土白沙湖上水湯湯元祐二年邢恕守襄詔以漢有決溢之患其畫經(jīng)制久遠(yuǎn)之策公來訪被水之地得之東南隅當(dāng)漢水之沖土雜白沙水至輒陷民號白沙湖堤之內(nèi)其勢平一決則兩城相望三十里潴為污澤近郊之民趨西山甚至登木杪
壬子年間。群兇內(nèi)訌。謀釀大禍。慕堂洪公以都憲。力求外出。為松都留后。至癸丑獄起。一時儕流。多被逮系。相繼流竄。而公獨免。及仍投紱歸松楸。再不入都門。逾年遂卒。公之處危邦。可謂能見幾矣。公之病亟。余方廢逐西湖。馳往省之。則公執(zhí)手而嘆曰。世道至此。子之?dāng)P卻宜矣。卻恨吾死之不早也。相對一涕而訣。居三日而公之訃至。公其得正終矣。既葬之三年。公之諸孤。以狀屬余曰。先君子雅重子。謂其言足以傳世行后。先大父幽墟之石。子實銘之。今愿得一言以為不朽圖。幸子之終惠也。噫。公之訣語?,樔辉诙?。而余尚不死。忍又銘公。按狀。公初諱麟祥。字君瑞。后改履祥。字元禮。慕堂其號也。洪系出安東之豐山縣。麗朝。諱之慶。狀元及第。官至直學(xué)。是其鼻祖。生諱侃。都僉議舍人。所著詩多載東文選。生諱侑。密直使。生諱演。寶文閣大提學(xué)。生諱龜。右郎將。于公為五代祖。始居高陽。高祖諱俶。左軍司正。曾祖諱繼宗。司圃別提。祖諱禹甸。副司勇贈左承旨??贾M脩。副司直贈左贊成。實部將世敬之子承旨公無子子焉。娶聞慶白氏習(xí)讀官承秀之女。以嘉靖己酉。生公于高峰下。莊重寡言笑。動止自矩。甫龁。已通經(jīng)史。成童之年。屢魁庠塾。然其志不在科臼。聞杏村閔公純開講訓(xùn)后進(jìn)。遂負(fù)笈往從之。研窮義理。獨契妙悟。諸生莫敢望焉。杏村亦自以為不及。癸酉。中司馬。名聲益彰徹。泮中為傾。時齋中用新舊榜。公抗言曰。明倫之地。豈可無長幼之序。遂定年齒坐。戊寅??笸Σ?。賜直赴殿試。己卯。又?壯元。宣廟謂筵臣曰。今觀壯元之策。甚得庭對之體。非近日科舉之文。盧相守慎從而贊之。尹公斗壽亦曰。臣知其為人。操行佳士。不獨文也。自是上意向重。朝望藹蔚。自禮戶郎。轉(zhuǎn)正言。登筵論事剴切。斥宮闈近習(xí)。無所回避。充賀至官朝京。一切裁以法。行中肅然。還拜弘文修撰、知制教。辛巳。丁贊成公憂。上命加恩賻。異數(shù)也。服闋。拜修撰、兵曹佐郎。俄薦天曹為佐郎。選詞臣賜暇湖堂。選儒臣校正經(jīng)書。公皆與焉。上命三公擇堂下文官中有學(xué)行才望者。各舉所知。鄭相惟吉。首以公薦。拜校理。一日筵中。鄭賊汝立。極詆粟(一作栗)谷。公進(jìn)曰。汝立常師事而遂背之。聞其辭說悖慢。此輩當(dāng)深惡而痛絕之。宣廟然公之言。其后下教曰。汝立可謂邢恕。自持平再為吏曹正郎。逾年超升司憲府執(zhí)義。自是為應(yīng)教、執(zhí)義、太仆正者再。為司諫者三。為舍人者五。鄭逆之變。為問事郎。俄出為海西安撫御史。辛卯春。遂自直提學(xué)。升拜承旨。故事。有堂上書堂。世稱文衡養(yǎng)望。蓋曠世重選也。公及三人與焉。命大臣擇可合宰輔之人被薦者六人。公其一也。御筆特拜吏曹參議。壬辰夏。以禮曹參議。扈駕西行。移拜副提學(xué)。到松都。面陳嬖豎干政之罪。請斬以謝國人。宣廟變色。諭以實無是事。至有國可亡不可枉殺無辜之教。而公日日伏閤爭之不已。人皆為公危之。到平壤。陳疏乞?qū)つ?。諭各道監(jiān)司沿路護(hù)送。公觸冒危險。遂得將母。赴成川分朝。拜兵曹參議。癸巳。兩宮會定州。拜大司諫。甲午。以圣節(jié)使朝京還。再為左承旨。特升嘉善。拜慶尚道觀察使。時賊居海上。兵機(jī)交急。公至則撫摩瘡痍。廣開屯田。設(shè)義勝軍。操鍊得宜。治績上聞。秩滿仍任。丙申。出按畿節(jié)。及瓜。又仍一年。遞拜刑曹參判。兼副總管。移拜副提學(xué)。兼?zhèn)渚钟兴咎蒙?。天朝布政梁祖齡擇儐臣。宣廟特命公往。玉堂請留。而重其任不許。及還。增秩嘉義。己亥。拜右尹。轉(zhuǎn)左尹。曾在玉堂。為養(yǎng)陳疏。至是。拜春川府使。律己惠民。興學(xué)敦倫。未期月化大興。時洪汝諄恣貪虐。公惡之。屢形于色辭。其黨具義剛為御史。承望構(gòu)捏。民如失父母。立清德善政碑。敘拜大司成。世號師儒得人。辛丑。兼左副賓客。移拜戶曹參判、大司憲。時嶺儒文景虎受鄭仁弘嗾。疏斥牛溪。以為網(wǎng)打士類之計。奇自獻(xiàn)同聲和附。公力為辨解。遂遞職。旋出為安東府使。比秩滿棄歸。敘拜戶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移拜大司成。丁未。又為養(yǎng)出牧清州。光海初政。以公先朝經(jīng)幄舊臣。以大司諫召。移拜大司憲、副提學(xué)。時銓長缺。首相李元翼從人望薦三人。光海三卻之。竟點用戚宰。公議嘩然。任兗與樸汝梁。引立賢無方之語以解之。公在玉堂上劄。斥任、樸。又論趙挺不傳御札之罪。群小側(cè)目。己酉。辭遞。拜禮曹參判。夏。拜大司憲。時光海久廢經(jīng)筵。群情皆菀。適有大臣引對。公亦入侍極言之。光海嘉納。顧謂相臣曰。朝著不靖。大臣須知此意。勿用浮薄喜事之人。李相恒福曰。此實當(dāng)今痼疾。雖賢者當(dāng)之。亦難猝變。公曰。調(diào)和鎮(zhèn)靜。責(zé)在大臣。使大臣能盡其職。君上之責(zé)也。近來朝家用人。大臣不得預(yù)知。此為巨弊耳。言甚嚴(yán)正。士論韙之。詔祭天使熊化出來。禮官欲諱宗號。密啟請造假主。公劾禮官曰?;噬锨彩怪录馈4撕问乱?。乃敢設(shè)假主以享乎。議遂寢。議者嘆服。辭遞。拜大司成。秋。又拜大司憲。十月。丁大夫人憂。辛亥。服闋。即拜副提學(xué)。壬子春。拜大司諫、大司成。兼同知春秋館事。公見時事日非。無意榮宦。雖公議不舍。歷踐三司。而乍拜乍遞。一力丐外。九月。出為開城留守。辭朝日。光海引見。公極言朝廷朋黨之禍。光海曰。去河北賊易。去朋黨難。不其然乎。公正色曰。此乃昏朝亡國之言也。人君先立本原之地。以卞邪正。則黨禍自去矣。乃以大學(xué)誠正之功。洪范建極之說。明白陳戒。李相德馨出語人曰。宰相須用儒臣。洪某筵中之論。我輩不能及矣。時賊臣已秉權(quán)植私黨。公決去就。故有是言。既至任。屢上辭章。不獲遞。曾有小筑。在松楸相望之地。瓜滿直歸。臨水構(gòu)一軒。日與鄉(xiāng)鄰宗戚。觴詠以自適。人或以朝廷是非官長得失言者。輒揮手止之。癸丑以后。時事罔極。公達(dá)夜不寐?;蛱橄抡唇笤?。吾愿早死。不見此景象也。乙卯四月。寢疾輿還城西外舊宅。卻藥不飲曰。死生有命。服此何益。臨沒。意氣安閒。與親友訣曰。得全而歸。何恨。九月十九日。卒于正寢。春秋六十七。葬高陽高峰下辛坐乙向原。公資品粹美。孝友天至。修子職。一遵圣訓(xùn)。每日雞鳴盥櫛。上堂問衣燠寒。躬進(jìn)盤膳。退而讀書。贊成公晚罹風(fēng)疾。不離床席。至誠藥餌。見醫(yī)必拜。言淚俱下。衣不解帶者十馀年。終底復(fù)常。康健考終。人以為誠孝之感。執(zhí)喪。泣血三年。不脫衰绖。毀幾滅性。家業(yè)寒寠。弟妹弱不振。公侍病之暇。躬率二弟。勸課學(xué)業(yè)?;驌橐跃?。咸得成立。逮父母在世。獲科第。觀與榮焉。及其分產(chǎn)業(yè)也。取稍優(yōu)者盡與之。愛諸侄如己出。嫁娶皆自為之費(fèi)。撫孤寡常育于家。遇親戚無間親疏。喪制悉遵家禮。宿齋必浴。雖有疾未嘗廢。性樸素。痛絕奢華。常謂子弟曰。家世衰替。至吾身榮遇若此。惟祖先積德之致。汝等擇交游慎言語。切勿以好議論植私黨。為取名媒進(jìn)之路也。端坐一室。沈潛古訓(xùn)。收斂心神。終日不見惰容。公退之馀。絕不與人往來??椭练陥?。時或歡飲。醉即微笑而已。平生無疾言遽色。雖當(dāng)?shù)溁忌n皇之際。事務(wù)紛擾之時。辭氣雍容。處置明審。謙卑自牧。不與人較。而至于是非公私之判。片言傅古義。毅然不可奪。自布衣至宰列。其處身接人。初持一心。未嘗變易。恒務(wù)韜晦。不喜人知。故家庭至行。雖鄰里罕有知者。槩公學(xué)有師友之傳。常存心上工夫。動靜語默。必求諸理。居官施設(shè)。立朝言論。咸有淵源。不負(fù)所學(xué)。常嘆曰。少好學(xué)問。庶幾深造。中年仕宦。用功不專。至老無成。此學(xué)者所當(dāng)戒也云。遭遇宣廟。屢蒙恩獎。至有講官第一人之稱。連魁大庭。早選湖堂。文聲藉甚。望實俱隆。而終不以詞翰自任。人以此尤多之。以子??原從一等及孫柱元貴。累贈至領(lǐng)議政。夫人金氏。安東望族。麗朝侍中方慶之后。祖諱春。茂朱縣監(jiān)。考諱顧言。娶長興府使柳忠貞女。生夫人于嘉靖甲寅。柔嘉淑哲。自幼才識過人。女紅婦職。不學(xué)而能。父母常曰。興吾門者。必此女。及歸公門。承事以禮。公家素貧。親操砧炊。手具脂瀡。未嘗以窶色見。自始家至老且貴。命服在躬。諸孫滿室。而執(zhí)婦道如一日。撫宗戚御僮使。咸有法式。閨門肅如。朝典用能。享受成福。母有多子。世稱賢夫人。公之沒。哀毀踰制。才經(jīng)練期而卒。附葬公塋。凡生六男三女。長霶。嘉善大司諫。次雴。文科僉知。次??。文科掌令。次霙。禮曹參判。次??。蔭補(bǔ)水站判官。次??。進(jìn)士開城都事。女適參奉李敬裕。次適持平趙公淑。次適禮曹正郎許啟。霶生一男三女。男柱一。新登文科。女適判官尹坦。次察訪尹??。次韓宗緒。雴無子。取霙子柱后為后。??生一女。適許穧。霙生五男四女。長柱元。尚貞明公主。封永安尉。次柱勛。女適李后耇。次適進(jìn)士李時術(shù)。次適李恒鎮(zhèn)。馀幼。??生一男一女。女適樸宗岳。男柱夏。生員。??生四男二女。男長柱建。馀幼。李敬裕生一男一女。男夢翼。女適生員白尚賓。趙公淑生一男二女。男世馨。女適李惟馨。次適權(quán)?。許啟生二男五女。女適李櫋。馀幼。尹坦生五男一女。女適李慶徽。韓宗緒生一男一女。柱一、世馨、李惟馨。皆生二男。柱元生三男一女。許穧生三男。李夢翼生一男。震發(fā)、樸宗岳、李俊耇、李時術(shù)。皆生一男一女。李櫋生一男。權(quán)?生一男。震發(fā)生二男幼。內(nèi)外諸孫。七十馀人。噫。士之當(dāng)榮路負(fù)盛名者。雖遘際顯融?;虿幻馀c毀譽(yù)錯。若公則立朝四十年。恒負(fù)一時重望。人皆以公輔期之。雖士論乖張。而不敢窺公涯際。危機(jī)屢發(fā)而不敢加公文罔。晚又謝事閑居。自操進(jìn)退之權(quán)。艱貞履順。不受人繩束。獨全名節(jié)。翩然長逝。雖使公位躋臺鼎。壽享期頤。終不以彼易此。是槩公平生之志。觀于臨訣之語??芍惨选W尤魧O。咸能守家訓(xùn)。四子二婿。聯(lián)登大科。金貂交映。英髦袞袞。天之所以施于公者。其在是歟。銘曰。
宣廟作人,群材蔚起。
孰待而興,獨鳴多士。
惟公庭對,天語褒嘉。
相臣曰都,奚獨文華。
德行政事,無所不如。
乃盛講筵,圣襟為虛。
乃寵天官,賢路拭目。
置之臺閣,朝綱以肅。
試之岳牧,迎刃無全。
凡諸簡選,公必居先。
豈公必能,宣廟知公。
公無他技,率履自躬。
守正蒼黃,抗論嬖倖。
見幾昏朝,免蹈機(jī)阱。
晚歲丘園,詩書自適。
槩公平生,皆學(xué)之力。
保哲完名,生安沒寧。
所不盡者,遺以一經(jīng)。
我視其家,簪笏滿床。
益知公德,愈久彌彰。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