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首
見了廬山想此賢,此賢見了失廬山。
胸中書卷云凌亂,身外功名夢等閑。
一點目光牛背上,五弦心在雁行間。
欲吟壯節(jié)題崖石,筆挾風霜齒頰寒。
古人有言,入火不焦,入水不溺。
非謂形不受傷,乃指神無所毒。
研斯言以求公,庶幾焉。
奇痾險釁,迭侵目前。
公保沖和,事過晏然。
儻來之物,人所汲汲。
簪笏而隱,支離其德。
我作此銘,光昭玄宅。
氣之粹者鮮厚,舍司命兮將誰咎。
有溫其容兮,有確其守。
蘊斯美而何施,栽不培兮耕不穫。
驪興之阜,翼山之麓。
有寧一宮,千秋是宅。
物無忤,宜壽則不忒。
職無曠,宜達而反窒。
惟其有種,后必有穫。
權自羅宗,入麗始隆。
錫姓以功,惟德與位。
世趾其美,垂一千祀。
既叢既積,乃鐘魁碩。
克光其籍,家庭襲訓。
粹然天分,濟以學問。
惟日淬礪,乃儀于世。
華問以揭,徇不喜紛。
介而能群,如玉之溫。
執(zhí)經(jīng)登筵,仁義陳前。
一心無偏,從容中規(guī)。
精白自持,廟堂之姿。
惟不卒施,學以遺之。
積慶攸基,其尚不亡。
益綿以昌,百世之光。
遠矣華胄,太尉業(yè)之,既積而播。
惟德與位,世趾其美,至公益大。
我公之才,天實生之,將以厚用。
爰自布衣,期以公輔,走卒皆誦。
如海之涵,如春之和,如鳳之儀。
既畀全德,恒持重望,福祿隨之。
翊我宣廟,為瑞于朝,潤色鴻猷。
為祥于家,篤降妊姒,啟無疆休。
惟禮是服,惟才是惜,好善之誠。
經(jīng)濟之手,暫試而窒,十載艱貞。
日月重明,風雷震蕩,公屹如山。
釋師歸朝,將歟相歟,萬人環(huán)之。
公愈斂退,避權若浼,淡然寒士。
自家而國,坤化丕行,關雎麟趾。
嗟公之業(yè),奚但光前,澤在斯民。
公歸于天,我詩于石,不昧精神。
位才列于士,年未望于耋。
與器之宏,而嘏則窒。
不食于躬,惟后之畀。
而窾之銘,可質諸祇。
楊之山兮江之水,郁蔽虧兮相望。
魂氣無不之兮,神其妥兮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