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首
太初冥冥,孰究孰營。
羲儀圖之,靡麗于成。
有圣惟勛,疏之瀹之。
斧其不條,而荒度之。
匪世不阜,匪穹不佑。
可燕可守,而勛以不有。
乃遜于華,與世為公。
何以告之,曰允執(zhí)其中。
華述厥志,亦以命文命。
率克念厥紹,以共闡厥盛。
皇皇惟天,而勛則之。
絕德與功,紹者克之。
我瞻我稽,閱世惟千。
泯泯棼棼,曾莫闖厥藩。
天將開之,必固培之。
厥培以豐,古尚克回之。
豈惟回之,視培淺深。
軼而躪之,視我斯今。
粵歲己酉,二月壬戌。
天仗宵嚴,彤廷曉蹕。
穆穆壽皇,如天斯臨。
群后在位,奉承玉音。
曰予一人,實倦于勤。
退處北宮,以篤于親。
赫是大寶,畀我圣子。
圣子惟睿,天命夙以啟。
不吝于權,盍居乃功。
釋焉不居,惟壽皇之公。
壽皇之公,其孰發(fā)之。
念我高宗,中心怛之。
始時春秋,五十有六。
向用康寧,以燕遐福。
亟其與子,于密退藏。
其子為誰,繄我壽皇。
壽皇承之,匪亟匪徐。
二十八年,四方于于。
國是益孚,生齒益蕃。
于野于朝,肅肅閑閑。
圣子重暉,如帝之初。
于千萬年,曾靡或渝。
熟條不根,熟委弗源。
念我高宗,允遜孔艱。
匪高宗是懷,藝祖之思。
洗時之腥,仁涵于肌。
靈旗燄燄,平國惟九。
其酋既貸,矧彼群丑。
吾子吾孫,吾士大夫。
毋刻爾刑,顧質(zhì)之書。
爾有嘉言,爾則我告。
我賞我勸,如彼害何悼。
不以干戈,而置詩書。
維彼槐庭,謂匪儒弗居。
列圣一心,諱兵與刑。
維鯁言是聽,惟大猷是經(jīng)。
鐘我高宗,啟我壽皇。
爰及圣上,篤其明昌。
惟是四條,式克至今。
藝祖高宗,壽皇之心。
匪時匪今,振古之式。
式勿替厥度,亦以燕罔極。
帝開明堂,百辟來賀。
四夷攸同,莫敢或訛。
不肅不厲,不震不竦。
焯其舊章,貽我垂拱。
勛迫大耄,乃禪于華。
華逮陟方,俾夏建厥家。
孰如高宗,及我壽皇。
與齡方昌,而遽晦厥光。
帝降而王,功弗德之逮。
庸不列五帝,而祖三代。
孰如我皇,惟德崇崇。
顯號鴻休,蔚其并隆。
維時壽皇,萬壽無疆。
日三受朝,袞冕煌煌。
維時皇上,治益底厥極。
親心載寧,萬邦以無斁。
萬姓謳歌,于室于涂。
微臣作頌,以對于康衢。
短棹煙波學釣徒,秋風舉網(wǎng)得鮮鱸。
幾時說與吾鄉(xiāng)味,為寫坡仙赤壁圖。
燕市追歡夢已賒,近游欣此度紅牙。
豈期重聽何戡曲,恰是相逢劇孟家。
歌舞夜闌看北斗,江湖身遠憶東華。
當年子弟俱頭白,忍不飛騰暮景斜。
荒年訪舊客中刪,有友樓居鄂渚間。
一種威儀忘不得,東湖水色珞珈山。
斯須懷抱久消沉,獨行應歸處士林。
尚喜故人風義在,此來殊有弟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