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人,失名,一說名印。齊孝王將閭之中大夫。一說路中是姓,為齊孝王大夫。吳楚亂時,膠西王、菑川王、濟南王兵圍齊脅孝王反。王派中大夫告于景帝。帝使告齊王堅守。三王之將劫持中大夫,至臨菑城下,直言太尉周亞夫擊破吳楚,遂被殺。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十九【生卒】:?—前148 【介紹】: 西漢齊人。梁孝王門客。官至中尉,號“公孫將軍”。參與梁王謀劃,使人刺殺大臣袁盎。景帝遣使緝捕,事急,梁王乃令自殺。
詭,齊人,仕梁孝王至中尉,號曰公孫將軍。坐謀刺爰盎自殺。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十九【生卒】:?—約前148 【介紹】: 西漢齊郡人。梁孝王招延四方豪杰,勝與公孫詭、鄒陽等皆往歸之。景帝廢栗太子,太后欲以梁王為嗣,為大臣袁盎等所阻,梁王因怨盎。與勝、詭謀,使人刺殺盎。事敗,景帝使人案其事,梁王令勝、詭自殺。
勝,齊人,為梁孝王上客,坐謀刺爰盎自殺。
人物簡介
【生卒】:?—前148 【介紹】: 姓或作爰。西漢楚人,后徙安陵。字絲。文帝時為郎中。以數(shù)直諫,名重朝廷。歷任齊相、吳相。吳王厚遇盎。素與晁錯交惡。及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使吏案盎受吳王財物事,廢為庶人。吳楚反,借此向景帝建議誅錯以謝吳。及吳楚破,為楚相,不見用,病免家居。后因諫止立梁孝王為帝嗣,為王刺客所殺。
人物簡介
劉不識(?-前143年),漢朝宗室,西漢濟陰王。梁孝王劉武 第五子。前144年,劉不識封濟陰王。前143年,劉不識去世,謚號哀,無子,濟陰國撤銷。
人物簡介
【生卒】:?—前143 【介紹】: 西漢沛人。周勃子。文帝時封條侯。文帝后六年,匈奴侵邊,以河內(nèi)太守為將軍,防守細柳。帝勞軍,不得入,于是遣使持節(jié)誥告將軍,成禮以去,稱其軍紀嚴明,乃拜為中尉。景帝前元三年,吳、楚反,以太尉平七國之亂。拜丞相。后因諫廢栗太子等事觸犯景帝,梁孝王又言其短,致遭猜忌。后元元年,其子為人告發(fā)盜買官器,受牽連入廷尉,不食嘔血死。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二十【生卒】:?—前140 【介紹】: 西漢臨淮淮陰人,字叔。善辭賦。景帝時為吳王劉濞郎中。濞欲謀反,上書諫,不納。遂去吳至梁,為梁孝王客。吳楚七國反時,再致書勸劉濞罷兵,以此知名。后景帝召為弘農(nóng)都尉,以病去官。武帝即位,以安車蒲輪征之,年邁,死途中。有《七發(fā)》。
乘字叔,淮陽人。為吳王濞郎中,去之梁。景帝平七國,召拜弘農(nóng)都尉,以病去官,復(fù)游梁,后歸淮陰。武帝即位,徵入都,道卒。有集二卷。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人。賢士,善術(shù)數(shù)。景帝時,梁王欲求為嗣,為爰盎所阻,使人刺盎。盎心不樂,家中多怪,乃至棓生所問占。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人。景帝時為梁王劉武相。帝廢栗太子,立膠東王為太子。梁王以袁盎等大臣阻太后議,不得嗣,怨盎及議臣,與羊勝、公孫詭謀,刺殺盎等。帝欲捕勝及詭,二人皆匿梁王后宮。豹與韓安國皆泣諫梁王,王乃令二人自殺,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