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安

相關(guān)人物:共 30 位。
共 3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簡介
臧荼(?
—前202年),燕王韓廣部將,援救被秦朝章邯包圍的趙國。
又隨項(xiàng)羽入關(guān)中。
漢元年(前206年),項(xiàng)羽分天下為十八路諸侯,立臧荼為燕王,都薊。
遷燕王韓廣為遼東王。
之后,臧荼攻滅韓廣。
漢三年(前204年),韓信破趙國陳余。
聽從廣武君李左車的進(jìn)言,派使者送信給燕王,燕王臧荼歸順韓信,投降劉邦。
漢五年(前202年),劉邦打敗項(xiàng)羽,臧荼和楚王(原為齊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原為九江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原為衡山王)吳芮、趙王張耳共同尊奉漢王劉邦為皇帝。
漢高祖登基兩年后把謀反的燕王臧荼殺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南陽堵陽人,字季。
文帝時(shí)以貲為騎郎,十年不得調(diào),后補(bǔ)謁者、謁者仆射,遷公車令。
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釋之追止二人車,劾不敬。
文帝由是奇之,拜為中大夫。
后為廷尉,執(zhí)法平允,認(rèn)為“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
由是天下稱之。
景帝立,出為淮南王相。
年老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潁川人。
初給事潁陰侯灌嬰為騎從。
文帝時(shí),以秦之興亡為喻,上書言治亂之道,勸用賢納諫,興禮義,輕徭賦,名為《至言》。
其后文帝除鑄錢令,山又上書諫阻。
又訟淮南王無大罪,宜急令反國。
言多激切,然文帝終不加罰,其后復(fù)禁鑄錢。
全漢文·卷十四
山,潁川人。初為潁陰侯灌嬰給事。文帝時(shí)屢上書言事,不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52 【介紹】: 西漢淮南王劉長子。初封安陽侯。文帝十六年封衡山王。吳、楚之亂,勃無二心。景帝以為貞信,徙為濟(jì)北王。卒謚貞。
簡介
劉勃(公元前176年—公元前152年)沛郡豐縣(今徐州豐縣)人,生于淮南(今屬安徽?。?。
漢朝宗室,西漢衡山王、濟(jì)北貞王,劉安之弟。
劉勃是漢太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次子。
公元前164年,被漢文帝封為衡山王,景帝時(shí)被改封為濟(jì)北王。
公元前152年,劉勃去世,謚號(hào)貞,稱濟(jì)北貞王。
其子劉胡嗣位。

人物簡介

簡介
劉賜(公元前174年—公元前122年),沛郡豐縣(今徐州豐縣)人,生于淮南(今屬安徽?。?。
漢朝宗室,西漢廬江王、衡山王。
漢高帝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的第三子,淮南王劉安之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22 【介紹】: 西漢會(huì)稽吳人。
嚴(yán)忌子,或云忌族子。
本姓莊,東漢避明帝諱,改嚴(yán)。
舉賢良,對(duì)策善,擢為中大夫。
曾與大臣辯論,大臣數(shù)詘。
建元三年,閩越舉兵圍東甌,東甌告急。
武帝從嚴(yán)助議,使以節(jié)發(fā)兵會(huì)稽,救東甌。
建元中拜會(huì)稽太守。
后與淮南王劉安厚相交結(jié),反,事相連,坐罪誅。
全漢文·卷十九
助,忌子,或言族子。
武帝初舉賢良對(duì)策,擢為中大夫,后拜會(huì)稽太守,入為侍中,坐與淮南王交私棄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22 【介紹】: 西漢楚人。
或言子胥后裔。
有材能,武帝時(shí)為淮南中郎。
淮南王劉安招致英雋,被為冠首。
劉安欲謀反,屢進(jìn)諫。
王怒,逮其父母,迫為畫策。
事發(fā),詣吏自承與劉安謀反。
武帝擬赦之,張湯以為首謀而殺之。
傅偃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22 【介紹】: 西漢人。
陽陵侯傅寬曾孫。
景帝前四年嗣侯。
武帝元狩元年坐參與淮南王謀反,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22 【介紹】: 西漢宗室。
淮南王劉安太子。
與母荼擅國政,妄殺人。
郎中雷被受害上告,遣中尉案治。
遷與淮南王欲殺中尉。
后搜得謀反證據(jù),伏法。
淮南王后茶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22 【介紹】: 西漢淮南王劉安后,失姓。
與所生太子遷、女陵,擅國政,奪民田宅,妄擊人。
后以淮南王謀逆事發(fā),被誅。
共 3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