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全斌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5 【介紹】: 名或作保正。
五代時潞州長子人,字永吉。
初事后蜀主孟知祥為押牙。
孟昶嗣位,累官至峽路都指揮制置使,屯夔州,經(jīng)畫邊事,遷檢校太尉,兼侍中。
宋太祖乾德二年冬,宋將王全斌攻蜀,保貞以山南節(jié)度出拒宋師,為宋將先鋒史延德所擒,送汴京。
宋太祖召升殿勞問,賜袍笏、鞍馬、甲第,未及命官而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6 【介紹】: 五代時成都人。
仕后蜀。
孟昶廣政末為文州刺史。
宋滅后蜀,統(tǒng)帥王全斌不恤軍務(wù),掠奪無厭,蜀人苦之,遂作亂,聚眾十余萬,推師雄為帥,攻占彭州。
后為宋師所敗,走金堂病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7 【介紹】: 宋太原人。
少隸五代后蜀孟知祥帳下,后隨之入蜀。
知祥稱帝,廷圭以戰(zhàn)功歷總兵柄。
率師拒宋將王全斌于劍門關(guān),狼狽而還,所經(jīng)州縣悉焚其儲蓄。
歸宋后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1—985 【介紹】: 宋雅州百丈人,字顯忠。
少武勇,有膽氣。
嗣父曹疇蜀靜南軍使職,遷永平軍節(jié)度管內(nèi)捕盜游奕使。
太祖乾德中隨王全斌等平蜀,知黎、雅二州兼都巡檢使,太祖稱為蜀中俊杰。
預(yù)平交、廣,征河?xùn)|諸役。
后任銀、夏、綏、麟、府、豐、宥州都巡檢使。
李繼遷詐降,于葭蘆川遇伏戰(zhàn)沒。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紫衣師,生平事跡不詳。
據(jù)《仇池筆記》,與王全斌同時,當(dāng)為宋初人。
王全斌約卒于太祖開寶末年(見《宋史》卷二五五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5 【介紹】: 宋時大理國主。
太祖開寶二年嗣立,改元明正,在位十七年。
此前王全斌平蜀時嘗疏請取滇,太祖鑒唐朝之禍基于南詔,不許。
由是云南三百年不通中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0 【介紹】: 宋太原人。
少為驍騎卒。
太祖朝,以驍雄軍使從王全斌攻蜀,以功補(bǔ)副指揮使。
太宗太平興國中,以鐵騎軍指揮使從征太原,后隨崔翰戍定州,累擢馬步軍副都軍頭。
曾獻(xiàn)陣圖、兵要及樹營寨之策。
后出領(lǐng)邊任,因無統(tǒng)御、治民才,復(fù)為都軍頭加康州團(tuán)練使。
真宗嘗補(bǔ)軍校,獨(dú)其自念無以報(bào)國,不求遷擢。
善使鐵鞭、棗槊,勇武有膽,遍體刺“赤心殺賊”字,諸子耳后刺“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
欽慕唐尉遲恭,自稱“小尉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太原人,徙居京兆,字勝之。
王全斌曾孫。
寇準(zhǔn)奏為三班奉職。
累遷麟州都監(jiān),屢敗西夏。
兔毛川之役,雖流矢中面,猶殺敵百余。
以功歷涇州、秦鳳路觀察使,召拜武勝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侍衛(wèi)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
治軍有紀(jì)律,善撫循士卒。
卒年六十六。
謚壯恪。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太原人,徙居開封,字晉卿。王凱孫。尚英宗女魏國大長公主,為駙馬都尉,利州防御使。與蘇軾等為友。不矜細(xì)行。神宗元豐三年,公主卒,謫均州。哲宗元符二年復(fù)以恃豪貴抑勒雇人等被罰。官至留后,以黨籍被謫卒。能詩善畫,工弈棋,作堂曰寶繪,藏古今書畫。風(fēng)流蘊(yùn)籍,有王謝家風(fēng)。
全宋詩
王詵,字晉卿,太原(今屬山西)人,徙居開封(今屬河南)。
全斌裔孫。
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以右侍禁、駙馬都尉選尚英宗女舒國長公主(《宋會要輯稿》帝系八之五○)。
十年,為絳州團(tuán)練使(《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八二)。
元豐二年(一○七九)。
以交結(jié)蘇軾,追兩官勒停(同上書卷三○一)。
三年,妻公主死,再責(zé)昭化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均州安置(同上書卷三○四)。
七年,徙潁州(同上書卷三四三。。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復(fù)駙馬都尉。
八年,敘文州團(tuán)練使(同上書卷四八○)。
官至留后。
謚榮安(《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九一)。
詵工詩善畫,同時詩人多有為之題畫之作。
事見《宣和畫譜》卷一二、《宋史》卷二五五及《東都事略》卷二○《王全斌傳》。
今錄詩五首。
詞學(xué)圖錄
王詵(1037-?) 字晉卿,卒謚榮安。太原人,徙開封。宋英宗女蜀國長公主夫。畢生搜集研習(xí)歷代繪畫,筑寶繪堂。喜交接,一時名流如蘇東坡、黃庭堅(jiān)、米芾、韓拙等皆過從甚密,李公麟"官居京師十年,不游權(quán)貴之門",亦寶繪堂中客,并繪《西園雅集圖》,寫王詵、蘇軾、黃庭堅(jiān)、蘇轍、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儀、鄭靖老、張耒、王欽臣、劉涇、晃補(bǔ)之以及僧圓通、道士陳碧虛等16人,皆當(dāng)時"博學(xué)辨識、名動四夷"之"高人"。后世摹繪,至有多種樣本。黃庭堅(jiān)云:"王晉卿畫山水云林,縹緲風(fēng)塵之外,他日不愧當(dāng)李小將軍。其作樂府長短句,清麗幽遠(yuǎn),在江南諸季孟之間。近見其戒壇院佛閣碑文,字與筆皆頓進(jìn),所謂后生可畏者乎!"工詞。趙萬里輯有《王晉卿詞》。
全宋文·卷二三五五
王詵,字晉卿,其先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祖凱徙家開封。
全斌裔孫,尚英宗女蜀國長公主,官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為利州防御使。
與蘇軾等相友善,以黨籍貶官均州。
后赦還,元祐初官至定州觀察使,封開國公。
卒謚榮安。
詵能詩善書畫,風(fēng)流蘊(yùn)籍,為人稱道。
見《宣和畫譜》卷一二,《宋史》卷二五五《王全斌傳》,《宋詩紀(jì)事》卷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