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武

相關(guān)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簡介

簡介
烏孫前期昆莫,在位時期約在公元前2世紀(jì)末至前1世紀(jì)初。
軍須靡為前任昆莫獵驕靡長孫,其父為獵驕靡所立太子,早死。
獵驕靡因哀痛于長子之死,故立軍須靡為繼承人,授予岑陬之職。
但是軍須靡之叔父大祿不服這一決定,擁兵萬人自成勢力,造成烏孫國內(nèi)實際分裂。
獵驕靡臨終前安排來自漢朝的細君公主下嫁軍須靡。
其后軍須靡順利繼位,立匈奴夫人為左夫人,細君公主為右夫人。
不久細君公主死,漢朝又遣解憂公主出嫁軍須靡。
軍須靡臨終時,其與匈奴夫人所生長子泥靡尚幼,于是立大祿之子翁歸靡為繼承人,與其約定將來還國與泥靡,烏孫于是重歸統(tǒng)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65—后5 【介紹】: 西漢魯人,字子夏。
孔子后裔,孔霸少子。
明經(jīng)學(xué),舉議郎。
成帝即位,舉博士,以高第為尚書。
綏和二年累擢為丞相。
后以毀譖免。
哀帝元壽元年復(fù)為丞相。
與師丹、何武等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遭皇室大臣阻撓,未能實行。
平帝時,王莽備禮事之,恐而稱疾固辭。
久居大位,弟子多為博士大夫者,終無所薦舉。
全漢文·卷十三
光字子夏,安國從曾孫。元帝時為議郎,舉方正,除諫大夫,左遷虹長,自免歸。成帝即位,徵拜博士,以高第為尚書,轉(zhuǎn)仆射,遷尚書令諸吏光祿大夫,領(lǐng)尚書事。永始中為光祿勛,遷御史大夫。綏和初左遷廷尉,進左將軍,代翟方進為丞相,封博山侯。建平中免。元壽初徵拜光祿大夫給事中,進御史大夫,代王嘉為丞相,定三公官,更為大司徒。平帝即位,徙太傅,又徙太師,歸老,元始五年卒,年七十,謚曰簡烈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扶風(fēng)平陵人,字子廉。
初為郡吏,至大司空掾。
何武,舉為長陵令。
貴戚侍中王林卿,素驕橫,坐殺人罪,并親率吏兵追捕,哀帝聞而善之,遷隴西太守。
后徙潁川太守,鎮(zhèn)壓豪強鐘威、趙季、李款三人,表善好士,郡中清靜。
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
全漢文·卷五十五
并字子廉,平陵人。徙平輿。成帝時為大司空,掾除長陵令。哀帝初遷隴西太守,徙潁川太守。
彭弘 朝代:西漢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 【介紹】: 西漢末南陽宛人。
彭寵父。
哀帝時為漁陽太守。
鎮(zhèn)守邊境,有威名。
王莽居攝,排斥異己,與何武、鮑宣并遇害。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六十一
祿,字仲子,潁州人。
哀帝初為執(zhí)金吾,遷右將軍,又遷左將軍。
元壽末,坐與何武互舉為大司馬,免。
莽末徵至,以議事忤旨扶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26—前1 【介紹】: 即劉欣。
西漢皇帝。
元帝孫。
好文辭法律。
即位初,削外戚王氏之權(quán),罷王莽、王根大司馬職,免王況為庶人。
重用孔光、師丹、何武等,實行限田、限奴婢等。
不久起用外戚傅氏、丁氏輔政,聽信方士之言,改號為“陳圣劉太平皇帝”。
后又寵幸董賢,賞賜無度,朝政日衰。
在位七年。
全漢文·卷九
帝諱欣,元帝庶孫,定陶恭王子。綏和元年徵立為皇太子,二年四月即位,改元二:建平、元壽,在位六年,謚曰孝哀皇帝。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一
先生字鄭朗者,蓋嘉則先生字之。
其后更名亭立,字介子。
先生生而白晰,身長六尺馀,眉目如畫。
少即靈悟,在塾中對語驚人。
甫十六七,輒能詩。
詩出,閭巷宿儒縮舌而誦之。
年二十,詩已成,人或以示嘉則先生,嘉則大奇之,謂:諸生中何得有此人?
即延先生至,與定交,執(zhí)手甚歡,且曰:葉生,今日李王孫也,吾幸從年少中得一伯翼,復(fù)得一葉生,吾足老矣。
時張大司馬里居,方主文柄,嘉則因自為長歌,以先生行卷呈諸司馬,司馬亦大驚,先生遂一日名起。
然先生性廉潔自持,下筆為古文,意岸卓犖視,一時詞家,不肯????從其后。
故在諸生間,亦不為有司甄異。
嘗自詠曰:“道以閒能長,名因傲不傳。
”蓋實錄也。
先生不能飲,然謂人生豈可一日無酒意。
每晨起,童子為置觴,坐上不注酒,先生欣然舉觴,若引滿者三,始飯。
有故人為吳中某縣令,先生訪之。
適縣中修志,先生愛其山川人物,因與輯論。
書成,自署卷首曰四明葉太叔著令。
為先生置酒,以百金壽,從容曰:某忝令此縣修志,事應(yīng)在令。
雖重?zé)┫壬止P,乞得假名氏。
先生拂然曰:著書千載事,豈容買賣。
即束其藁別去。
初與屠長卿先生同學(xué),每篝燈夜讀,首相觸,長卿心服,先生嘆為異才。
及長卿既貴名重,衣冠輻輳。
先生謂其門有雜賓,遂絕不與通,若未嘗識面者。
至長卿歿后,先生乃為詩哭其墓,追述舊言,其介性率如此。
先生年三十馀,自言居常十四善病,十三事事,十二治經(jīng)生業(yè),得抽其剩力于詩,才十一耳。
然已積逾千首,會意有所傷,悉取其文,草火之至盡。
嘉則聞之,為驚惋不已,惜不見其焚時光燄作何狀。
已而先生頗意悔,更追,錄其所記十之一行于世。
嘉則為作序,即所傳《思煙集》者也。
先生初見嘉則,執(zhí)禮北面,然嘉則絕重先生,呼為小友,使其子娶先生女,其交歡若陶公之于張萊民也。
先生晚年有《藏山稿》二卷,詩筆益老成,俱在《思煙集》后者。
嘉則先生論先生詩曰:鄭朗詩初成,是時尚奇詭,獵異逞才,心所嗜好,不得若長吉語不出。
已而于五言古及近體稍更之,一主以雄渾深湛,其格力氣骨、色味神采,醞釀初盛唐諸家,而歸宿杜陵。
至樂府七言古,則夏商彝鼎不足古,玉觥金碗不足貴,未央銅雀瓦不足異。
神劍霹靂斧不足詭,龍甲鳳毛麟角不足奇,而理不必其果有,事不必其盡無,語不必其可解,物不必其不生,所謂劌心缽肝、揉骨滌髓者,彌聽滿視。
嘉則所推重先生至矣。
余近遍詢先生晚年詩,老友周自一先生,為從沈氏櫟社居得其遺詩二卷,惟五律甚多,氣格高澹,轉(zhuǎn)造自然,遂得五言神境,當(dāng)置諸右丞工部伯仲之間,非復(fù)若年少李王孫也。
先生初藉嘉則名起,復(fù)因其后人得見晚年手筆,先生可謂得沈氏力矣。
先生嘗論詩曰:今日稱詩者,高自隱逸,貴自君公,陋自稗販,賤自駔儈。
嗚乎。
稱詩而逮于駔儈,是為厄詩之際,吾哀鵂鹠之盈耳也。
又曰:今日夫人而能詩,猶夫人而能為書也。
即孺兒搦管從點,點從畫,畫其形成,斯為字矣。
若論所為筆法,則惟張王鐘索輩擅之。
今若以其點畫,而槩謂能書可乎。
至乃祖構(gòu)之士,毋事臨摹。
準(zhǔn)于心,想于目,跡自我脫,精自我留,斯勝之勝者也。
意能竊之,形能盜之,正如埏土象物,雖顏面若生,吾以為非善學(xué)者也。
又曰:“取自于我,則機轉(zhuǎn)而神融;取自于人,則根枯而蒂脫。
吾不知大唐之歌,南風(fēng)之詩,更誰敩耶?
”凡先生所言,俱詞家藥石,當(dāng)與桓溪先生說詩并傳,故并錄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鄭朗,晚更名亭立,改字介子,鄞縣人。有《思煙集》、《藏山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