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茂直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巫峽乘軺去,涪江擁節(jié)還。
方來赴京兆,又出領潼關。
髀肉川涂瘦,顛毛案牘斑。
音容今遂已,清血為公潸。
候騎排弓箙,牙門換戟衣。
使麾方報入,神柩已云歸。
關吏驚來往,鄉(xiāng)人嘆是非。
生平幽石在,誰為刻珠璣。
素節(jié)鄉(xiāng)評重,清芬世閱傳。
謝家兒侄盛,穆宅弟兄賢。
展矣茲良士,嗟乎不永年。
西風寄哀調,愿為唱新阡。
公諱應順。字健仲。樸氏系羅州。曾王考諱林宗。尚州牧使。贈吏曹判書。王考諱兆年。吏曹正郎。贈議政府左贊成??贾M紹。司諫院司諫。贈議政府領議政。三代之贈。以公貴也。妣南陽洪氏。贈貞敬夫人。是司贍寺正諱士俯女也。公家世濟其美。先議政有名搢紳閒。被權臣金安老所斥。退歿于陜川桑梓。公胚胎前光。誕膺馀慶。篤生我中殿。以表正三宮。樸門自此益大。公生三歲。公姑郡守樸秀榮妻。鞠為己子。公九歲而孤。外翁洪正。館柳斯文祖詢。誨公及諸孫。公善學不倦。稍長。與弟參判公應男。游成笑仙悌元之門。笑仙亟稱許。圭庵宋公麟壽至笑仙第。見公兄弟。嘆曰。司諫有子矣。養(yǎng)父守安岳郡。公隨往??ぬ柗比A。不屑聲妓。蕭然與寒儒講讀。觀者異之。中廟未寧。城中急于婚嫁。多不備禮。門長有勸公循時習者。公固辭。異日追劾其時嫁娶者坐家長。洪正撫公曰。微汝之賢。吾亦坐矣。公年二十。服養(yǎng)父喪。廬墓。躬具奠資。嘉靖乙卯。中進士科。時議憫先議政慍于群小。才不克展。求諸子之良者。丙辰。薦公為義禁府都事。己未。遷主司仆寺簿。未幾。坐法免。庚申。拜司憲府監(jiān)察。辛酉。出監(jiān)安陰縣。臨吏民以簡。且不畏強禦。癸亥春。遭養(yǎng)母喪。解官。期后猶心喪。乙丑。終制。拜敦寧府主簿。俄遷內贍寺。十二月。拜龍仁縣令??h在三道要沖。賓客輻輳。公待人以真情。不事表幅。隆慶己巳。以定祥升拜敦寧都正。十一月。中殿正位。超授領敦寧府事。庚午春。兼都總府都總管。萬歷戊寅。丁內艱。廬墓于楊州。因毀成疾。庚辰四月。上遣內侍勸開素。公勉從上教。不久復初。為調息還京。舍于外。是冬。上體違豫。公驚憂病革。子弟請入正寢。公不肯。卒于外舍。時十一月某日也。生于嘉請丙戌。至是。甲子五十五。訃聞。上驚悼。輟三日朝。官庀斂葬之具。明年辛巳某月某日。葬于先夫人墓側。公容止端雅。言笑和緩。性愛儉素。不喜芬華。受賜貂裘。平居不敢著。嘉禮時。不受賂遺。無求于外。只以內賜資裝。從簡成禮。友兄弟睦族黨。甥侄之孤者。視如己出。事伯兄如嚴父。動靜必稟。有無必共。身為國舅。衣服飲食居處。與平昔無大異。門庭寂然如寒士家。所與對者。微時親舊而已。每聞善士登庸。喜形于色。以國嗣遲暮。郁結于心。其憂國如此。公娶宗室文川正壽甲之女。生一女一男。女即中殿。男曰東彥。娶府使鄭淹女。生二女。皆幼。珥于公為疏屬。先世則分密。公未顯時。曾與相識。雖以公貴。不能'終始其交。而嘉公恬靜。不蹈近世外戚舊習。固藏之心矣。公弟應福。與珥同年。求志銘于珥。玆不敢固辭。銘曰。
溫然有著于色,退然有蘊諸躬。
豈弟伊人,美無愧于位崇。
天胡不假,半途而終。
郁郁先兆之側,卜玆幽宮。
既固且寧,庇云仍于無窮。
外王舅墓下作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
七言絕句
般溪蔡翁,少喜結客,輕財重諾,以抑強扶弱為志。遇異人授醫(yī)方專治跛躄,應時立起。數(shù)百里外,舁扶造門,躬自療護衣食之,全可而后去,義聲振于一時。卒后,葬宅旁里許。每歲正月,酹酒墓門者且千數(shù),遠近魚龍之戲、儺鼓彩仗相屬來拜,或至其家,或從墓徑去,多不知其姓名及所從受惠也。余家族從祖父多與翁游,后托配女孫。歲時省謁,偶愒村店,聞為翁外姻,無不加禮,且稱翁德無間言。湘潭撰圖志,傳耆舊,在事者皆翁親友子孫行,然莫為立傳,蓋疑于其倫也。余以為身不從官,利在鄉(xiāng)里,宜從隱逸之科,而行事又非林宗、彥方之比,俠非美名,非俠又不足見德,因感近論,輒成短詠。
千粒寒松覆墓青,老成遺范想平生。
至今百戲朝正節(jié),莫諱當時任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