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張存
共 2 首
月蝕次韻
張誠之
元末明初 ·
陶安
誰使妖蟆心慘刻,玉宇瓊樓恣吞蝕。
兔老蟾癡不及走,天地須臾變昏黑。
玉川子,彷徨于中庭,涕泗成冤號。
臣雖有寸鐵,無由身攝天梯高。
但見龍窟隱頭角,虎衛(wèi)伏牙爪,龜烏睨視窘無策,金鼓震地空忉忉。
夜闌還我爛銀色,天眼如何能瞽得。
飛章遙賀廣寒宮,皓乘流空照箕翼。
下界百萬億蒼生,永仰清光保無斁。
黃海道觀察使權(quán)公神道碑銘
明 ·
李廷龜
四言詩
蓋余未弱冠。贅公之侄判書公門。始拜公于南城外之第。是時公年已六十四。位顯且劇。而端坐讀書。蕭然如學究。嘗辱一言提撕。余尚少。雖不敢窺測其事業(yè)。而猶知其為篤學君子。退而聞諸判書公。知公之行于家者。無非學之推也。后十一年而公卒。于今三十年。余發(fā)亦種種矣。警欬如昨日。尚忍為此文哉。蓋按公狀。而益知公平生皆從學問中來。公幼有成人器度。年十三。始從姊夫圭庵宋公學。遂聞為學大方。自是日檢其身。平居。必晨起盥櫛。讀圣賢書。會心處。樂而忘食。晚又好易。未嘗去手。嘗曰。數(shù)則吾不知。理則程傳盡之。自可樂也。誨子弟。必以小學為先曰。朱子發(fā)揮六經(jīng)。其業(yè)固廣。然只是編輯此書。其功為第一。居喪廬墓。奠具必親執(zhí)。孝慕誠敬。無所不自盡。祭式一依文公家禮。家法肅如嚴朝廷。遇族黨能別以恩。貧無資者。咸取足焉。圭庵之遘禍也。公終身悲慟。撫其孤不啻己兒。始為正言。有玉堂官帶備局者。公啟筵官不可兼仕雜職。以亂其思慮。及盛玉堂。將進講。必齋宿以入。聲音清亮。論議剴切。務以誠意格君。柳公希春常曰。如某者。不可一日離講席。宣廟初載。誦詩訪落篇。仍陳敬之之義。又舉程子天德王道之語。論謹獨之功。同時登對者出曰。真講官也。宣廟嘗命修慶會池砌。公于上前。爭以為不可侈于舊。上厲聲折之。公不色沮論。諫愈益懇。觀者嘆服。退溪先生力辭贊成。累召不至。公以司諫啟曰。李滉賢人。本不可以爵召。乞姑許其懇。至誠特召。上如其言。退溪果至。每曰。吾以權(quán)司諫故有此行。后累乞歸不許。政院徑請給馬以送。公上疏論之。其略曰。賢者之去留。人心之向背。國家之存亡。系焉。某識見高深。論議精粹。當此進講方急。未聞縶駒。反請給馬。何耶。言甚切至。士林韙之。己卯間。朝論攜貳。栗谷先生李珥務欲調(diào)劑。反為所攻。時白公仁杰上章論時事。其打破東西一款。實栗谷之意也。言者將論栗谷代人作疏。公以大司諫獨啟。以為所論果是。則雖代述何妨。乃引程子代彭思永作疏事以明之。遂為同僚所劾遞。又于筵中。群議攻珥。公獨啟珥忠赤無他。其馀可恕。時流滋不悅。以公長德宿望。亦不敢顯擠。及癸未。北鄙事起。栗谷主兵。悉心擔國事。三司將因軍務間過差以攻之。公適為副提學。同列發(fā)議。初若略糾者。公長者信而許之。劄出。詆以擅國慢君。公驚以為乃至此。則非吾意也。欲遂己之。眾皆年少氣銳。一談和附。公以孤蹤。猝然獨當。力既不可沮。又欲?縫毋激。遂苦爭終日。刪去過中語。終不免聯(lián)名劄中。宣廟方向重栗谷。惡其傾軋。竄首倡三人。公亦坐此。出為星州牧使。不知者或疑公。而知公者不以是累公。然公則以為平生之恨。其為州。政尚平恕。必使吏畏而民愛。以故所至號治。去后常有思。始公中丁酉司馬。后太學薦公行義。初授義禁府都事。例遷直長。壬戌。登第。仍升典籍。自是歷揚華要。臺閣則正言、獻納、持平、掌令、司諫、執(zhí)義、副修撰、修撰、副校理、校理?;蛴星昂髮腋摺J∈饎t禮兵曹佐郎、正郎、檢詳、舍人、直講、司藝、司成、司導、尚衣正。長帶知制教?;蚣娲呵镳^。蓋九年間也。庚午。以判校特拜同副承旨。升至左。癸酉。以圣節(jié)使朝京。乙亥。出拜黃海監(jiān)司。入為戶兵部參議、參知。長薇垣胄監(jiān)。拜吏曹參議、都承旨、副提學。治星州一年。移拜光州。病還。丁亥。丐閑。又出判春川。瓜滿還京。辛卯七月。卒于第。距公生戊寅。得年七十四。訃聞。官致吊賜祭賻。其年十二月。葬楊根禾大谷丑坐未向原。公諱德輿。字致遠。其上世曰太師金幸。實新羅宗姓。佐麗祖討逆有大功。以為達權(quán)炳幾。賜今姓。封安東為食邑。十傳而至贊成?。生諱溥。位冢宰秉文柄。謚文正。勛名福德冠世。五子三婿。皆封君。其第四曰煦。忠宣王見而奇且愛之。養(yǎng)為子。賜姓王。封雞林大君。再作相。有大臣度。生大司憲重貴子肅。入國朝。復姓權(quán)。為
恭安府尹
。贈戶曹判書。高祖諱循。判濟用監(jiān)事贈漢城府右尹。曾祖諱實。濟用監(jiān)判官贈吏曹參議。祖諱齡。工曹參議贈刑曹參判??贾M博。尚州牧使贈吏曹參判。妣吳氏。海州望族。典牲署奉事致精女。檢校監(jiān)仁裕后。公先夫人。固城李氏。佐郎后之女。生一男二女。男克純。早死。女長適士人沈守崙。次適宗室咸寧君壽璿。沈生一男一女。男徽。女適洪世則。徽生二男一女。咸寧無子。以靈川君侹為嗣。后夫人平山申氏。高麗忠臣壯節(jié)公崇謙之后。己卯名賢吏曹判書文節(jié)公鋿之孫。開城經(jīng)歷匡國之女。有志行。為南冥、大谷所稱。夫人生于法家。以禮順偕長。及歸于公。事君子盡婦道。御仆妾惠而威。遇先出逾己出。閨庭之內(nèi)無異言。四十年一日也。公卒之翌年壬辰卒。春秋五十八。葬公同塋。生一女一男。女適別坐李廷直。先逝。男克中。進士世子洗馬。側(cè)室子克慎??斯в^象監(jiān)參奉。別坐生一男琡。監(jiān)察。洗馬娶判官南琯女。生五男一女。長盡己翰林。次責己、次直己、次儆己進士。次為己。女適士人李敏開。監(jiān)察生三男一女。翰林生二男二女。責己生一女直己生二男。儆己生二男一女。為己生一女。公簡重端方。謙和溫粹。早從師友。篤于自修。動容周旋。悉裁以禮。以是重諸公間。人目之以精金美玉。然喜自斂晦。不露圭角。平居苦疾病。退然如不自勝。及其臨事也。雖不茍為異同。而義所當為。則毅然能自立。好惡是非。絕無偏系。公馀杜門。一切榮利。淡如也。于詞華。雖不役志。遇興之作。往往沖淡自得。與人談論。情境灑然無一毫障蔽鄙倍之氣。未嘗形諸色辭。故人見其貌而敬。與之居而愛而不能舍。雖其資質(zhì)之美。蓋得之學力者尤多。斯其所謂愷悌君子和而不流者非耶。然其年不滿德。位不配行。豈不盡其馀以昌其后者耶。洗馬砥行。能守家業(yè)。學優(yōu)而不求聞。內(nèi)翰諸君文行彬彬。噫。公之所以不盡其馀者。其不在斯歟。遂為之銘曰。
權(quán)自羅宗,入麗始隆。
錫姓以功,惟德與位。
世趾其美,垂一千祀。
既叢既積,乃鐘魁碩。
克光其籍,家庭襲訓。
粹然天分,濟以學問。
惟日淬礪,乃儀于世。
華問以揭,徇不喜紛。
介而能群,如玉之溫。
執(zhí)經(jīng)登筵,仁義陳前。
一心無偏,從容中規(guī)。
精白自持,廟堂之姿。
惟不卒施,學以遺之。
積慶攸基,其尚不亡。
益綿以昌,百世之光。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