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炳

相關(guān)人物:共 16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滄溟萬頃之浩浩兮,一點山兮波之中碧。
何所獨無江山兮,使余到此增郁悒。
自五國二帝之魂冷兮,值炎祚兩日之無瑞。
中原地日蹙百里兮,孱孫帝炳同未在位。
已矣天祿之欲終兮,胡元腥膻彌滿乎中國。
哀舉族之北轅兮,悵燕山兮日色薄。
世杰秀夫之忠赤兮,慷慨三百之社稷。
忘國事既去之莫救兮,謀興復(fù)小康之夏業(yè)。
吁嗟乎河渭之潰溢兮,類橫軀而欲抑。
尚遷延一日之炎祚兮,流離趙肉乎茲山中。
草草萬官之奔竄兮,六尺之孤不能安朝夕于行宮。
頻年航海之間關(guān)兮,黃屋旌旗之無色。
胡兵千艘之駕浪兮,杲耀雪霜之劍戟。
榶槍氣焰之孔熾兮,忠義之士白手而無策。
勢窮屬豬之國步兮,欲濟大洋之顛風(fēng)。
寧與偕亡舞尸駭浪兮,九重天子玉帶相公。
夷狄世為中國患兮,何皇天在宋而尤酷。
衣冠膚敏隨驚湍而淪沒兮,數(shù)百年神州遽染污俗。
閩廣之都盡為灰燼兮,九廟不守兮狐兔窟。
然國滅身死之以正兮,庶沖子瞑目于魚腹。
第可恨者肇有此天地兮,泰往則否極。
雖德懋如三代兮,統(tǒng)一如漢唐。
及其后世之衰微兮,畢竟神器之等亡。
豈嘗有噴薄滄溟兮,并君臣載胥及溺。
骨骸之無以為葬兮,靈魂之無以為托。
繄祖宗神明之有知兮,應(yīng)九泉之飲泣。
是不特天命之靡常兮,固亦有人謀之不臧。
噫木朽生蟲兮,河決毀防。
秦檜議和而誤前兮,似道開邊而誤后。
大理岳王之冤死兮,謀臣擯斥而鉗口。
紀綱內(nèi)圮乎中國兮,戎狄狺然而仄目。
迨禍稔而顛躋兮,縱將伯兮何及。
忠膽義骨擎天之文山兮,已矣燕獄之孤囚。
時不利兮奈何,歌六噫兮空涕流。
悲乎哉,蔪蔪兮麥秀殷墟。
離離兮黍稷西周,云冷芒碭之山川兮。
樹古彭城之日月,乾坤兮一場逆旅兮。
帝王兮互相主客,興不必為福兮。
亡不必為災(zāi),勿為元慶兮。
勿為宋悲,雖然。
天之所廢者必有桀紂之暴兮,所興者必有湯武之德。
毒中夏而主生靈兮,反出乎鐵木之胡蘗。
海上群魂若嘯若啼兮,似怨時天之不仁。
邈天意之吾不測兮,徘徊渡口兮怒膽輪囷。
千門精衛(wèi)擁星躔,何事棲遲寄梵筵。
日角早聞還九地,春容猶見傍諸天。
霧知龍袞香偏合,花對仙桃色倍鮮。
空使萬方歌萬壽,豈期身世總歸禪。
金銀宮殿玉為筵,記寫君恩施佛年。
?繢至今留梵月,土階誰復(fù)戴堯天。
王孫日遠悲春草,神女云來泣夜泉。
四海為家猶是幻,等閒興廢豈須憐。
南宋九帝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康王以徽宗子,丁未即位應(yīng)天,都臨安,為高宗,立三十六年。育太祖七世孫,傳以位,為孝宗,二十七年。傳子光宗,五年。大臣以太后詔,立其子寧宗,三十年。彌遠立太祖十一世孫,為理宗,四十年。侄度宗,十年。子恭宗,二年。元兵入杭,執(zhí)之北去,封瀛國公,二年,殂。兄端宗即位福州,二年,崩于碙洲。弟炳立,一年。己卯元兵逼崖山,溺于海。除丁未屬欽宗,計一百五十二年。合南北宋,共三百二十年
徽、欽北轅,異姓受冊。風(fēng)霾日暈,百官慘沮,天人之怨極矣!康王以輿情所屬,即位金陵,萬世不宜忘此賊也。而一向畏縮,惟務(wù)遠逃。臣虜分盜,僅延南渡之絲。議者謂宋之中興既遠孫,宣光且近慚肅代,豈建炎之無人?繇高宗之昏惑,前有讒而不見,后有賊而不知耳。跡其當(dāng)年將相,烈烈堪指。李綱之朝廷方成,宗澤之東京久守。張、趙之舉指皆合,韓、岳之克捷屢聞。而左黃右汪,前阻光復(fù)至計;金人奸細,卒成江南辱名。屠刈忠良,銷釋兵政。和議之堂燕方嬉,吳峰之立馬將至。向非采石之戰(zhàn)功出儒生,逆亮自屠,淮北反旆,安得小朝廷以求活耶?孝宗以太祖后獲繼大統(tǒng),上慰在天之靈,下承得人之托。心行天下,目傷斷弦。卒能易表改臣,減幣定好。敵國禮正,南北肩休。至于慕親之誠,根諸天性。三年自致,千載一人。嗚呼,孝矣!光宗受制悍后,不執(zhí)父喪,自貽退閒之禪。寧宗得位宗臣,翻倚外戚,盡空為國之人。玉津之首禍雖殛,新恩之專恣有加。易儲猶如反掌,其他何可勝言?理宗德其相立,恩寵沒身。是以邪正迭干,治亂相半。屬女直既衰,值新鄰方熾。敗盟由己,起釁在茲。繼以荒淫酒色之嗣君,委嘯傲湖山之元惡。宋室之亡,于斯而決。邈邈末小,容易迎降。景炎、祥興,僅延歲月。汝國天下,得于小兒,失于小兒,翻來伯顏之誚;我為趙氏,既亡一君,復(fù)立一君,空勞世杰之呼。負帝偕沉,崖山之塊肉安在?傳車送北,燕獄之正氣長存。嗟夫!南宋之滅,忠節(jié)之臣,三君子者其大也。三者謂誰?信國文天祥、丞相陸秀夫、越國張世杰也。
敷天左袒向康王,遂有建炎續(xù)靖康。
全城請駕聞宗澤,十事班朝見李綱。
所嗟克復(fù)歸和議,安得中興擬漢唐。
天下太平誇朽柱,金人奸細主朝堂。
可憐得將如韓岳,大儀朱鎮(zhèn)總銷铓。
成功不賴儒生力,逆亮看花已雒陽。
隆興復(fù)睹嘉禾瑞,祖意天心庶可償。
孝宗之孝吾無閒,雖未恢疆亦保疆。
改臣易表均敵禮,南渡賢君首壽皇。
光寧黯黮何堪數(shù),偽禁空將吾道戕。
除韓得史兇彌熾,皇子旋更秉義郎。
四十年中消長半,夏夷金滅元遂張。
半閒宰相平軍國,樊襄始自度宗亡。
恭端帝炳成何事,三閩四廣繼汴杭。
斷維負溺皆為趙,豈惟燕市繼崖洋。
丹心照汗同千古,陸張名氏比天祥。
題劉一清錢塘遺事(乾隆甲午)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失策明題去建康,卻耽山水便都杭(見一清首編序語)
湖邊歌舞酣馀樂,天外徽欽棄遠荒。
八帝歷年才百五帝炳不足紀年自高宗至端宗享年一百五十二年舉成數(shù)也),多奸少正致淪忘。
翻書千古垂殷鑒,漫例飛鴻徒號堂。
⑴ 是書為汪啟淑飛鴻堂所藏因假借用目送飛鴻事
吊宋末張陸雙忠(雍正壬子) 清 · 弘歷
午潮樂作檣旗仆,蒼天不遺一塊肉。
海邊拮據(jù)兩孤臣,有淚何能向天哭。
陸公負帝先沉海,張公露祝天心改。
兩公先后死不同,忠肝凜烈千秋在。
嗚呼委身事主不兩全,竭心成敗斯由天。
趙武得生帝炳覆,嬰杵當(dāng)年難獨賢。
中土無家寄海隅,數(shù)椽椒寢莽榛蕪。
遺蹤漫擬陽人聚(秦遷周后于陽人聚),塊肉曾攜趙氏孤。
臣妾僉名羞作表,公卿負扆儼成圖。
最憐涕泣臨危語,何減唐宮麥飯呼。
香孩應(yīng)神讖,王者元不死。
陳橋一黃袍,點檢為天子。
適丁圣興運,身非隴畝起。
建隆宏大業(yè),肇自寬仁始。
川蜀束手降,吳越稽顙至。
從容杯酒間,釋兵談笑里。
曹王好功名,世享茅土賜。
開門示心曲,臥榻無鼾睡。
宮中金匱書,獨有臣普記。
天倫友愛隆,以弟傳寶位。
晉王承丕基,龍行天表異。
儉勤是家法,英斷書青史。
知臣帝鑒明,任用皆器使。
廊廟有良弼,館閣多賢士。
嗟爾德昭死,馀禍又廷美。
真皇在儲宮,士民延頸喜。
明良際嘉休,勵精圖至理。
正惠一介忠,文靖先見智。
寇老護駕功,澶淵飲博戲。
欽若一誤國,帝拜天書瑞。
岱封汾陰祠,沂公獨守志。
仁宗嗣元初,追傷宸妃事。
封陵水銀葬,儀容平昔似。
劉后撫養(yǎng)恩,兩宮慈孝備。
范韓富晏輩,弼成慶歷治。
行仁四十載,遺澤沾遐邇。
千秋太史傳,曰仁宜其謚。
瑤華一閉門,奈失伉儷義。
圣誕濮王邸,宗藩繼帝嗣。
尊崇所生親,始有廷臣議。
典禮出歐陽,正論歸涑水。
濮園別有廟,皇弟尸厥祀。
至德猶可稱,短祚年才四。
熙寧用金陵,行僻言則偽。
新法亂舊章,網(wǎng)盡天下利。
護法有善神,縉紳罹讒毀。
惟帝本聰明,壅蔽終為累。
晚年悔悟心,罷役一詔紙。
哲宗元佑政,爭望升平致。
東朝奉女堯,母儀如周姒。
經(jīng)筵首召命,河南有程氏。
潞公至自洛,舊臣收簪履。
敗局換面新,清時翹足企。
年號改紹圣,知帝有向意。
小人再破壞,皇綱蕩無紀。
端王踐祚初,一老猶遺類。
忠宣憂國疏,尚留臨死淚。
朝堂立黨碑,邊境多賊壘。
其奈極否運,又與金虜值。
未料大國盜,但爭河南地。
京師問罪策,竟誤一和字。
靖康禍已慘,舉族皆北徙。
李綱奮忠烈,未斬吳宰嚭。
陳東血為辭,若水死而已。
晉祀主無人,一子惟重耳。
建炎撥亂業(yè),偏方地蕞爾。
塞書傳金環(huán),御衣泣半臂。
臨安作龜玆,朝政日以瘁。
未雪薪膽痛,徒竭金繒費。
無用岳家軍,虛老宗元帥。
何以中興字,印之新玉璽。
傳子有孝宗,留洗中原恥。
帝嘉魏公奏,如得長城倚。
宴居習(xí)勞事,鐵杖臥內(nèi)置。
講書不自佚,諸賢出而仕。
紫陽論道學(xué),斯文猶未墜。
光宗元年病,壽宮廢省視。
群情政危疑,丞相袖內(nèi)旨。
慶元遂宅宗,邦基崇極圮。
侂胄與彌遠,朋奸日自恣。
惜乎真西山,當(dāng)世學(xué)未試。
寶慶享年長,最久主神器。
初政可拭目,重道尊洙泗。
官贈獎儒賢,旌美表州里。
中歲蔡州役,貪地戎盟棄。
疆土益削弱,桴鼓警邊鄙。
耄年倦于勤,奸臣且狐媚。
咸淳國亡勢,如水無涯涘。
宋家舊金甌,蒙酋已窺覬。
陸梁伯顏兵,擾擾人懔惴。
弱卵遇千勻,困魚吞鉤餌。
帝?性好內(nèi),宴惰惟淫醉。
帝炳擁虛號,生年尚幼稚。
龍舟轉(zhuǎn)漂泊,蒼茫海上寄。
黃霧颶風(fēng)惡,天心亦難恃。
寧為蹈海波,兵刃無處避。
擎天捧日臣,死職名不愧。
斑斑簡冊書,前鑒為懲毖。
太祖十六代,歷序二百祀。
開國文明業(yè),興亡止于此。
古鎮(zhèn)當(dāng)年駐宋軍,千秋重與宴紅云。
甕頭釀熟春如海,杯酒誰澆太監(jiān)墳。
按:惠來荔枝,以千秋鎮(zhèn)為上。千秋鎮(zhèn)荔枝,尤以太監(jiān)墳為最。太監(jiān)不知姓名,相傳侍宋帝炳來潮,死葬于此。又潮人以荔枝釀酒,謂之荔枝春。紅云宴見《南漢書》。又陶谷《清異錄》:“劉鋹每年設(shè)紅云宴,正荔枝熟時?!?br />
留題崖門宋帝趙炳投海處 其一 現(xiàn)當(dāng)代 · 吳壽彭
七言律詩
斯文將喪寸心慳,剩列君臣鹢首班。
共泛鯨波投誓命,寧期鳘背濟時艱。
馳驅(qū)嶺霧人河在,零落燕云鶴不還。
詞意嘗悲前后主,猶留畫筆題殘山。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