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是

相關(guān)人物:共 20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萬里江山勢莫支,君臣當(dāng)日嘆流離。
東風(fēng)芳草年年是,白骨青山處處疑。
世界九州元屬宋,衣冠一旦盡為夷。
憑君莫話厓門事,話著厓門淚便垂。
(洲在吳川縣南,宋端宗航海駐此,崩。少帝炳即位,尋徙厓門,為元兵所滅。)
一旅南巡瘴海邊,孤洲叢樾系樓船。
從容卷土天難定,急難防胡地屢遷。
丹鳳未傳行在所,黃龍?zhí)撜赘脑辍?div class="a3sajg7" id='poem_sentence_2_284415_comment'>
當(dāng)時血戰(zhàn)潮痕在,常使英雄涕泫然。
廣州荔支詞 其三十九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絕句
一株高出少微家,膏葉當(dāng)年覆翠華。
一自端皇親摘后,至今香烈勝群葩宋端宗幸沙涌,處士馬南寶家荔支方熟,帝摘一枝。后經(jīng)摘處風(fēng)味獨(dú)殊,人以為異。厓門變后,南寶賦詩云:“眾星耿耿滄溟底,恨不同歸一少微?!保?/span>。
舊恨托春鵑,人間二百年。
越山留禹穴,湘水咽娥弦。
世遠(yuǎn)天還定,儀尊日并懸。
六臣精爽在,悲喜動三泉。
禪禹巡荒野,從湘逐逝波。
蒼梧魂獨(dú)遠(yuǎn),斑竹淚空多。
天地追殷禮,神人轉(zhuǎn)大和。
依然新鹵簿,重入舊山河。
題劉一清錢塘遺事(乾隆甲午)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失策明題去建康,卻耽山水便都杭(見一清首編序語)。
湖邊歌舞酣馀樂,天外徽欽棄遠(yuǎn)荒。
八帝歷年才百五(帝炳不足紀(jì)年自高宗至端宗享年一百五十二年舉成數(shù)也),多奸少正致淪忘。
翻書千古垂殷鑒,漫例飛鴻徒號堂。
⑴ 是書為汪啟淑飛鴻堂所藏因假借用目送飛鴻事
野沙黃,鵑血紫,鬼燐紅。
記艱難、魚水遭逢。
揮戈挽日,箐煙蜑雨翼翔龍。
黃支象馬,朱旗展、七萃軍容。

骨自碎,睢陽壘;
功難紀(jì),未央鐘。
天南柱、劫火摧銅。
云中金甲,至今崖海扈端宗
牙門宣國,毅魂立、鐵騎呼風(fēng)
⑴ 宣國公焦璉,留守愛將,先留守死事。
白楊衰草黯孤墳,猶號前朝舊寢園。
窮海運(yùn)移朱鳥噣,空山人拜杜鵑魂。
曾無翁仲環(huán)陵闕,幸免僧伽掘隧門。
想見倉皇營渴葬,冬青也復(fù)少移根。
文信國墨跡冊(丁亥) 清 · 翁方綱
① 紙本六頁。文云:「一。唐仁臣不測有申述,宜速應(yīng)之?;蚯谜仑暯輨灒思绰识x兵馳入城,與之共守,卻命□行府萬兵即下□□事又在目矣。一。諸處取到物色,已有幾無對證者、無數(shù)證者,固自難理焉。如優(yōu)全所共,如前此項(xiàng)有數(shù)目者,即與嚴(yán)行根究。須斬犯法者數(shù)人,然后取得起。若肯納還,又可少寬其刑。如平素省劄,如印紙,他們收得,亦何用此?納誥之人,誥在其手,則省劄、印紙、敕黃皆在焉。一。徐奶同柳娘在劉千戶下,傳佺已親見之,但虜榜不載。想徐奶托以為別人女,不直指為吾女也。徐奶有夫,此項(xiàng)可托其夫往贖,幸圖之。一。環(huán)娘十歲,虜中既無名,想亦在民閒。此項(xiàng)須立賞格,遍劄永豐諸隅物色,方有出場。一。在此無片楮可用,費(fèi)力費(fèi)力!全靠使司取些物色來,及靠舍弟與民章來,有些小攜帶。此外無策無策!一。黃州周都統(tǒng)死于瑞金,可惜可惜!一。在瑞金時,賤體一病,甚可憂。入汀以來,幸已勿藥。一。合家書與舍弟,又一書與民章,又一書連梨撫千戶送達(dá)。天祥惶恐拜筆,十月八日發(fā)?!?/div>
陰風(fēng)晝翳興國軍,軍噪不辨肩輿人。
何暇裁書一報百五妹,六歌欲出聲先吞。
身在汀南望章貢,兩眶淚血猶馀痛。
一城不下大勢遂不支,還以馳師卜一中。
其馀家事籌豈遑,略及環(huán)娘與柳娘。
驥子寧知寄誰廄,雁兒已分秋無粱。
懷親寄友出倉卒,數(shù)語畫策仍周詳。
想當(dāng)爾時軍挫氣未挫,西江一舉全視劉民章。
昔觀蛻庵跋,曾入珊瑚笈。
此跋出一峰,亦言為下泣。
公之精神所感動,紙上墨痕皆起立。
紙既黑,墨又昏,盤旋一片恐是朱鳥魂。
郁浡窗楹暮雨作,渰浥歘起西臺云。
一峰跋云:「此書乃空坑之?dāng)≈筮z其所知者之書。蓋是時天阸甫脫,勁敵在后,正流離顛沛之際,荒迷不次之秋也。而其筆意乃雍容閒雅,無一毫驚懼驅(qū)迫之狀。非素存素養(yǎng)之熟,能如是乎?毛氏幸得此書。今讀其辭,想其事,使人心膽奮惕,精神凜冽,不自勝其感激,因泣下,而謂后世之為人臣者,其立心操行,當(dāng)何如耶!按空坑之?dāng)?,?span id="8wlhfvd"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25338", "poem_note_1574120", "益王是")'>益王是景炎二年八月。今據(jù)此跡,十月尚在汀也。劉子俊,字民章,與公同里,時方退保洞源,后死五坡之難。
文信國公琴詩拓本(庚申) 清 · 祁寯藻
七言絕句
① 松風(fēng)一榻雨瀟瀟,萬里封疆不寂寥。獨(dú)坐瑤琴遺世慮,君恩猶恐壯懷消。時景炎元年蒙恩遣問召入,夜宿青原寺,感懷之作,譜入琴中識之。文山。
萬古靈胥恨未沈,天風(fēng)海水有遺音。
史家誤入黃冠語,豈識平生鐵石心。
案:宋益王是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此詩蓋公自蘇州歸闕時作也。翁覃溪題云:「嗚呼此琴逢此年,福安五月初改元。月之下旬初至福,此題蓋在未至前。」「所以不書月,指捥皆淚血。并不忍言行在所,撫弦欲動肝腸裂?!褂衷疲骸冈紫酄钤獣N在,后賢幸勿瓣香消?!褂嗲坝性娭^:「史傳黃冠數(shù)語,乃王績翁飾詞,決非公意也?!箙亲又匾酝乇緦兕},并記于后。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