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丁姓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9 首
吳山女道士 元 · 薩都剌
七言律詩
吳山(一作武林吳山)紫陽庵浙民丁氏,(一作有丁姓者)棄族為全真。一日召妻入山,(一作忽召其妻)書付(一作詩)四句云:「懶散六十三,妙用無人識。順逆兩俱忘,虛空鎮(zhèn)長寂?!梗ㄒ挥凶帧#┍Вㄒ挥幸蛔?。)膝而逝。(一有「俗謂之騎鶴化」六字。)尸堂尚存,其妻束發(fā)簪冠為(一有女字。)道士,奉(一有其字。)夫尸不下山二十年。(一有「幾于得道,神仙渺茫,姑不暇論其婦」十四字。)一節(jié)(一有乃字。)可尚也。(一有「婦年七十」四字。)姓王名守真,因賦此以贈之。
不見遼東丁令威,舊游城郭昔人非。
鏡中春去青鸞老,華表山空白鶴歸。
石竹淚乾斑雨在,玉簫聲斷?云飛。
洞門花落無人掃(一作跡),獨坐蒼苔補道衣(丁號「野鶴」。)
丁清風(fēng) 元末明初 · 王逢
余作衛(wèi)女引之明日于宋樂府復(fù)得一婦人焉曰蜀士大夫妻丁氏美姿色善詩文自號清風(fēng)居士宣和間夫浮家赴閩求調(diào)王黼薦丁姓名于禁中時尚文女郎才慧者多得選(一作進)于是有旨召見丁曰吾夫庶官吾非命婦安有入內(nèi)見君之理不敢拜命且謂夫曰君素非貪冒富貴者何苦自辱題詩汴邸竟不知所往詩曰西嶺雌雄鳥雙雙覽德輝陽臺遲雨散滄海會塵飛夜月參差玉春云窈窕衣君王宴阿母卻寄碧桃歸是日客有談都城事者有感并補一章
河洲冰膠云塞野,林棲雎鳩歸牝馬。
收書驚見雙青鸞,蕭郎弄玉風(fēng)斯下。
金水暗侵燕地氛,明月長掛真珠裙。
靚桃花碧宴紫府,雙星在天靈夜語,宣和皇帝何如主。
烈婦諸城丁姓女也,年二十二,歸鐘五日而鐘病,越五月而鐘亡。次年正月,婦殉節(jié)。初,飲酖不絕,絕粒又十日,乃絕。從容就義,具載其家傳中,道光二年事也。余為之辭。
兒生為兒,不冠而笄。
兒無可作為,兒恨生不為男兒(一解。)。
俗呼姑娘,不娘不姑。
兒知天只,兒自少讀詩書(二解。)
事到差池,兒心傷悲。
兒何敢傷悲,浣衣歸省庭幃(三解。)。
夫莫思妻,妻追夫兮未遲。
齊眉兮泉下,春正月兮為期(四解。)
上元之登冥矣,喪葬之禮成矣。
在天兮在地,枝連理兮鳥比翼,有予婦鐘而女丁矣(五解。)。
① 以營建都監(jiān)別單。傳曰。大造殿懸板書寫官大護軍李翊會。熙政堂懸板書寫官前判書金逌根。澄光樓懸板書寫官領(lǐng)議政沈象奎。景薰閣懸板書寫官兼戶曹判書趙萬永。玉華堂懸板書寫官咸鏡監(jiān)同曹鳳振。隆慶軒懸板書寫官水原留守李光文。興福軒懸板書寫官大護軍徐耕輔。養(yǎng)心閤懸板書寫官永明尉洪顯周。通明殿懸板書寫官右議政樸宗薰。景春殿懸板書寫官廣州留守金履載。養(yǎng)和堂懸板書寫官大護軍樸周壽。歡慶殿懸板書寫官行都承旨申緯。涵仁亭懸板書寫官奉朝賀金履陽。迎春軒懸板書寫官奉朝賀南公轍。延禧堂懸板書寫官前監(jiān)司權(quán)敦仁。各內(nèi)下大鹿皮一令賜給。同日傳曰。營建都監(jiān)提調(diào)趙萬永。田十五結(jié),奴婢田四口賜給。榻前定奪。
東闕重新有此年,規(guī)模儉質(zhì)不踰前。
偏紆圣世收簪眷,得與諸公灑翰聯(lián)。
禁扁丹青金碧煥,匪須齒革羽毛宣。
偶徵丁一元權(quán)??,佳話詞家異日傳(余見石崖尚書。戲言今番賞典。余比諸公。應(yīng)消得十領(lǐng)鹿皮。石崖曰。何以故。余曰。記昔先朝宰臣有權(quán)??。蔭官有丁一元者。合丁姓名三字。當(dāng)不得權(quán)一姓字之半。時人嘲謔以為口實。今諸公扁書諸殿閣。比余書歡慶二字。繁簡相懸。而一例受一領(lǐng)皮。不幾近于權(quán)丁之謔耶。石崖大笑曰。余則以奴婢失鹿皮。向余勿為此言也。蓋賞典之法。一人雖兼數(shù)事。無得疊受。故石崖之言如此云。)。
溪堂信宿地,欲別有馀情。
繞屋蒸花氣,終宵枕水聲。
茍能除俗事,即此送平生。
商雒雖云好,恐傳避世名。
清溪行盡一堂深,慚愧塵纓照水心。
拂檻花枝光四照,傳家樹木長千尋。
翻思世外還初服,誰識邱中有素琴。
聞?wù)f襄陽賢太守,習(xí)池日日醉回吟。
白發(fā)頹然錦洞天,花前日暮正堪眠。
山中水竹三千戶,案上琴書二百年。
怪鳥自啼寧識吏,遠尨時吠亦疑仙。
苦吟直到闌干月,夜久虛明水一邊。
泠泠流水到巖扉,骨冷神清夢亦稀。
只為塵機消半日,一雙翠碧近人飛。
三三開徑接山扉,從古輪蹄此地稀。
靜里不消看歷日,一番風(fēng)過一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