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文準(zhǔn)(一○六一~一一一五),號湛堂,俗姓梁,興元(今陜西漢中)人。初住豫章云巖寺,移居隆興府泐潭寺。為南岳下十三世,寶峰文禪師法嗣?;兆谡臀迥曜?,年五十五。事見《石門文字禪》卷三○,《嘉泰普燈錄》卷七、《五燈會元》卷一七有傳。今錄詩三十七首。
全宋文·卷二八六五文準(zhǔn)(一○六一——一一一五),俗姓梁,興元府唐固(今陜西南鄭)人。八歲辭親從沙門虛普游,后師真凈。政和五年七月卒,年五十五。見《石門文字禪》卷三○《泐潭準(zhǔn)禪師行狀》。
僧寶正續(xù)傳·卷第二禪師諱文準(zhǔn)。
興元府唐固梁氏子。
生始幼見佛像輒笑。
童牙不喜聞酒胾。
金仙寺沙門虛普乞食至其家。
師膺門酬酢。
始老成。
時年八歲。
即辭父母。
愿從普。
歸授以法華經(jīng)。
伊吾即上口。
元豐僧檢童子較所習(xí)。
以籍名失后度。
師藝精。
坐年少。
不得奏名。
陜西經(jīng)略范公過普廬。
普臘高。
應(yīng)對領(lǐng)略。
師侍其傍。
伸辯詳明。
進止可喜。
范公欲攜與俱西。
師辭曰。
登山求玉。
入海求珠。
人各有志。
本行學(xué)道。
世好非素心。
范公陰奇其語。
度以為僧。
剔發(fā)。
既往依梁山乘禪師。
呵曰。
驅(qū)烏未受戒。
敢學(xué)佛乘乎。
師捧手曰壇場是戒邪。
三羯磨梵行阿阇黎是戒邪。
乘大驚。
師笑曰。
雖然敢不受教。
遂受具足戒于唐安律師。
遍游成都講肆。
唱諸部綱目。
即棄去曰。
吾不求甚解去。
師曇演佳其英特。
撫之曰。
汝法船也。
南方有大開士。
若溈山真如九峰真凈者。
可往求之。
師拜受教。
與同學(xué)志恭。
詣大溈。
久之不契。
乃造九峰見真凈。
問曰。
甚處來。
曰。
興元府。
問。
近離甚處。
曰。
大仰。
問。
夏在甚處。
曰溈山。
真凈展手曰。
我手何似佛手。
師罔然。
真凈呵曰。
適來句句。
無絲毫差錯。
靈明天真。
才說個佛手。
便成隔礙。
病在什么處。
師曰不會。
凈曰。
一切見成。
更教誰會。
師服膺。
就弟子之列馀十年。
所至必隨。
真凈晚居泐潭。
師一日舉杖決渠。
水濺衣。
因大悟。
走敘其事。
真凈罵曰。
此中乃敢用藞苴邪。
自是跡愈晦。
而名愈著。
待制李景直守豫章。
仰其風(fēng)。
請開法于云巖。
未幾。
殿中監(jiān)范公帥南昌。
移居泐潭。
師辭辯注射。
迅機電掃。
衲子畏而慕之。
槌拂之下。
常數(shù)千指。
自號湛堂。
每曰。
我只畜一條拄杖。
佛來也打。
祖來也打。
不將元字腳涴汝枯腸。
如此臨濟一宗不致冷落。
一日新到相看展坐具。
師云。
未得人事。
上座近離甚處。
曰。
廬山歸宗。
師云。
宗歸何處。
僧曰。
嗄。
師云。
蝦蟆窟里作活計。
僧云。
和尚何不領(lǐng)話。
師曰。
是你豈不是從歸宗來。
僧云。
是。
師曰。
驢前馬后漢。
問。
第二上座近離甚處。
僧曰。
袁州。
師云。
夏在甚處。
曰。
仰山。
師曰。
還見小釋迦么。
僧云。
見。
師曰。
鼻孔長多少。
僧?dāng)M議。
師云。
話墮阿師。
問。
僧你來作么。
曰。
特來問訊和尚。
師云。
云在嶺頭閑不徹。
水流澗下太忙生。
僧云。
和尚莫暪人好。
師曰。
馬大師為什么從阇黎。
腳跟下走過。
僧無語。
師云。
卻是阇梨謾老僧。
僧云。
有口道不得時如何。
師云。
洞庭湖里倒撐船。
云居先馳到。
師問。
未離歐阜。
文彩已彰。
既到寶峰。
如何吐露。
馳云。
目前有路。
師舉起書云。
既是云居底。
為甚在寶峰手中。
馳云。
兵隨印轉(zhuǎn)。
將逐符行。
師云。
下坡不走拍一拍。
馳擬議。
師曰。
想先馳只有先鋒。
且無殿后。
一日法堂上逢首座。
便問。
自甚么處去。
座云。
擬與和尚商量一事。
師云便請。
座曰。
東家杯柄長。
西家杓柄短。
師云。
為甚拈起。
鞏縣茶瓶。
卻是饒州瓷碗。
座云。
臨崖看滸眼。
特地一場愁。
師云。
達磨大師葉屈。
座吐舌而退。
師在分寧。
遇死心和尚。
問。
你此回到山里么。
師云。
須去禮拜師兄。
心云。
你來時善看方便。
師曰何故。
心云。
我黃龍路滑。
師云。
曾跶倒幾人來。
心云。
你未到黃龍。
早腳澀也。
師云。
和尚何得閉門相待。
死心又問。
準(zhǔn)老你安許多僧。
只是聚頭打閧了噇飯。
你畢竟將何為人。
師云。
因風(fēng)吹火。
心云。
亂糺作么。
師云。
從來有些子。
師卻問。
和尚山中安多少眾。
心云。
四百人盡是精峭衲子。
師云。
師子窟中無異獸。
心云。
你來時也須照顧。
師云。
也待臨時。
心云。
臨時作么生。
師云。
喚來洗腳。
心云。
你川僧家開許大口。
師云。
準(zhǔn)上座從來如此。
心云。
三十年弄馬騎。
問僧。
鄉(xiāng)里甚處。
云青州。
師云。
近離甚處。
云云居。
師云安樂樹下道將一句來。
僧無語。
師卻問傍僧云。
你道得么。
僧云。
某甲道不得。
卻請和尚道。
師云。
向北驢似馬大。
僧云。
與么那。
云。
你鼻孔為甚在寶峰手里。
僧便喝。
師云。
水里火發(fā)。
見僧看經(jīng)。
問。
看什么經(jīng)。
曰。
金剛經(jīng)。
師云。
經(jīng)中道。
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
是否。
僧云。
是。
師云。
為什么云居山高。
寶峰山低。
僧云。
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
師曰。
你卻做得個座主使下。
僧云。
和尚又作么生。
師云。
且放你鼻孔出氣。
一日廊下見僧。
問。
你還會也未。
僧云。
不會。
師曰。
左青龍右白虎。
僧云。
久
向?qū)?/span>峰。元來只是個賣卜巡官。師乃點指云。上座今日不好。僧云。老漢敗闕也。師云。路逢劍客須呈劍。師問僧。安樂么。僧云。無事。師云。你大有事在。曰。未審某甲有甚事。師云。近日上藍(lán)金剛興。天寧土地相打。僧無語。師云。元來無事。問僧。如何是上座得力處。僧便喝。師云。好好相借問。何得惡發(fā)。僧又喝。師云。元來是作家。僧以坐具便打。師低頭。噓一聲。僧云。放過一著。師云。遮里不可放過。隨后便打。
師普說次。
眾欲散。
忽問僧。
明來明打。
暗來暗打。
你作么生會。
僧便喝。
師云。
點即不到。
僧又喝。
師云。
到即不點。
僧云。
忽遇不明不暗來時。
又作么生。
師云。
今日天寒。
且歸堂向火。
隨后喝一喝便起。
一日上堂云。
寶峰一夜睡不著計較。
今日上堂揣腹搜胸。
總思量不就。
而今臨時逼節(jié)。
事出急家門。
遂拈起拂子云。
準(zhǔn)上座近日作得一柄子。
且權(quán)將供養(yǎng)大眾。
乃擲下云。
竹根棕葉麻繩擊。
樣度天然別一家。
政和五年夏六月。
??疾。
首座問。
和尚近日尊位如何。
師云。
跛驢上壁。
座云。
和尚也好吃一服藥。
師云。
朽木搭橋。
座云。
也知和尚不解忌口。
師云。
你作么生。
座擬進語。
師云。
你也好吃一服藥。
以七月二十二日。
更衣說偈而化。
閱世五十五。
坐三十五夏。
靈骨舍利塔于石門之南原。
丞相張無盡制其碑。
諫議洪駒父敘語錄。
名士李商老撰次逸事。
同門弟德洪覺范紀(jì)師行實。
其高道碩德。
可想見矣。
贊曰。
云居真牧和尚謂人曰。
出關(guān)走江淮。
閱三十年。
參一十八人善知識。
于中無出佛果佛眼死心靈源湛堂五大士而已。
誠哉斯言。
蓋真正宗師。
考其全才。
如此之難。
若佛果佛眼死心靈源之嗣。
固已光明于世。
獨湛堂開法日淺。
未有繼其高躅者。
然覽其遺編。
想其??次。
信馀子未易跂及也。
覺范稱準(zhǔn)于真凈之門。
所謂家名辯才氣宇逸群者。
抑知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