⑺ 雅鄭:古代儒家以鄭聲為淫邪之音,以雅聲為雅正之聲。語本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交五聲十二律也,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哇則鄭?!?/div>
⑻ 《梁山吟》:古樂曲名,傳說曾子雪天思親,乃作《梁山吟》以寄意焉。
⑼ 拊:輕輕敲擊?!渡袝ひ骛ⅰ罚骸坝钃羰允!辈躺騻鳎骸爸負粼粨?,輕擊曰拊?!焙停阂月曄鄳G蛄眨航悦烙衩?,此泛指美玉?!渡袝び碡暋罚骸埃ㄓ褐荩┴守曃┣蛄宅槴\?!笨讉鳎骸扒蛄眨杂衩?。”
⑽ “雍門”:漢劉向《說苑·善說》:戰(zhàn)國齊人雍門子周善鼓琴,以悲聲聳動人聽。訪孟嘗君,先以言詞,后“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切終而曲成。孟嘗君涕浪污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國亡邑之人也!’”
⑾ “《鹿鳴》”句:《詩·小雅》篇名,為君主宴群臣之什,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div>
⑿ “君聞”二句:《左傳·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詩·逸詩·祈招》今僅存六句,馀已亡佚。骎骎,馬疾馳貌?!对姟ば⊙拧に哪怠罚骸榜{彼四駱,載驟骎骎?!泵珎鳎骸绑V骎,驟也?!?/div>
⒀ 敗度:敗壞法度?!渡袝ぬ字小罚骸坝栊∽硬幻饔诘拢缘撞活?,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笨讉鳎骸把约悍趴v情欲,毀敗禮儀、法度,以召罪于其身。”
⒁ 式:準則,指言行所依據(jù)之法則?!对姟ご笱拧は挛洹罚骸俺赏踔?,下土之式?!泵珎鳎骸笆?,法也?!?/div>
⒂ 《薰風操》:相傳舜唱《南風歌》,有“南風之薰兮”,因以“薰風”指《南風歌》。見《孔子家語·辨樂》。
⒃ 愔愔:和悅安舒貌?!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捌碚兄異謵郑秸械乱??!倍蓬A注:“愔愔,安和貌。”
⒄ “中有”句:《南風歌》之歌辭有“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之語。阜財,積聚財物。
⒅ 琛:通琛,珍寶?!都崱で猪崱罚骸拌?,《爾雅》:‘寶也?!驈呢??!?/div>
⒆ 北里:古樂舞名?!妒酚洝ひ蟊炯o》:“帝紂……好酒淫樂,嬖于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于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div>
⒇ “南風”二句:《左傳·襄公十八年》:“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倍蓬A注:“歌者吹律以詠八風,南風音微,故曰不競。師曠唯歌北風者,聽晉、楚之強弱?!?/div>
(21) 孔壬:大奸佞?!逗鬂h書·郅惲傳》:“昔虞舜輔堯,四罪咸服,讒言弗庸,孔壬不行,故能作股肱,帝用有歌?!崩钯t注:“孔,甚也;壬,佞也?!?/div>
(22) “丹鳳”句:阿閣,四面均有檐溜之樓閣?!段倪x·〈西北有高樓〉》:“阿閣三重階”,李善注:“《尚書中候》曰:‘昔黃帝軒轅,鳳凰巢阿閣?!吨軙吩唬骸魈孟逃兴陌ⅰ!粍t閣有四阿,謂之阿閣。鄭玄《周禮》注:‘四阿,若今四注者也?!?/div>
(23) 文魚:有斑彩之魚。《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荊山之首曰景山……雎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魚。”郭璞注:“有斑彩也。”?。核叀!墩f文·水部》:“潯,旁深也?!倍斡癫米ⅲ骸敖袢擞么俗?,取義于‘旁’而已?!?/div>
(24) 蹄涔:《淮南子·汜論訓》:“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鮪?!备哒T注:“涔,雨水也。滿牛蹄跡中,言其小也?!?/div>
(25) 諭因針:漢劉向《說苑》卷一一:“孟嘗君寄客于齊王,三年而不見用,故客反謂孟嘗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見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過也?’孟嘗君曰:‘寡人聞之,縷因針而入,不因針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親。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
(26) ?。赫鋵殹!稜栄拧め屟浴罚骸拌。瑢氁?。”邢炳疏:“謂珍寶也?!?。
賞罰嚴明國富強,獨能仗義一朝王。
周綱此日微如發(fā),獨有人心理未亡。
園林游玩足怡神,木石平泉輦怪珍。
狎弄杯觴輕一石,招徠湖海重千鈞。
齁齁鼻息終頹玉,颯颯天風為拂巾。
三萬六千沈醉后,未知轉(zhuǎn)徙付何人。
⑵ 白樂天太湖石記或淪海隅或淪湖底高者僅數(shù)仞重者殆至千鈞
齊國能強理若何,因封即墨與烹阿。
唐虞舉措無過此,天下那消賞罰多。
昔在齊威王,選人以治氓。
惟彼阿大夫,籍絡日有聲。
唯此即墨宰,小人共讒傾。
是非并顛倒,四境交侵兵。
安得召左右,阿黨盡為烹?
昔在楚莊王,三年不聽政。
膝上置美女,飲酒不曾醒。
有鳥止于阜,不蜚亦不鳴。
安得任伍舉,一朝霸名成?
昔在帝武丁,三年不出令。
恭默以思道,殷國未能寧。
安得夢圣人,求之傅巖形?
昨過城南門,山車戲長衢。
棚架插松檜,傀儡假冠裾。
爛燁炫?繢,轟轕喧笙竽。
士女匝前后,縱觀傾閭居。
問此何所為,將以迎敕書。
敕書何所言,十行又有馀。
嫚辭不忍聞,聞之欲狂呼。
雍門若在今,一死肯踟躕。
嗟嗟肉食徒,徒然飽脂腴。
飾此玩戲具,賭彼耳目娛。
空談欲弭患,緣木而求魚。
所以齊威王,不寶照乘珠。
四臣才望照千里,倒卻十枚徑寸珠。
瑣瑣無非瓦與礫,嶧陽鞰玉誰知沽。
致遠齋之側(cè),文軒裔水濆。
明揚常退憩,清聽每閒聞。
搏躍激行可,春溫秋亮分。
欲咨牙曠輩,攫醳指勞勤。
按:史記鄒忌善
齊威王之鼓琴曰大弦濁以春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均諧以鳴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時也云云是知古人之樂曰清曰濁曰攫曰醳曰大小相益亦祇謂一弦一音以明均諧不聞于一音之中復有抑揚高下之節(jié)也向披明世子朱載堉琴譜見其一弦之內(nèi)用正應和同四聲又衍至十六彈不勝其冗且所書□□等字不知從何數(shù)典而繁音促節(jié)徒悅俗聽將與古人所謂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者不大相繆盭乎蓋載堉于定律審音之道未能洞見本源師心臆說名為反古而轉(zhuǎn)至入俗直以古琴與俗琵琶之類相等矣昔屢有詩辟其謬妄復識于此
⑴ 致遠齋之西為韻琴軒引碧云寺之水至此激為涌泉二宮徵調(diào)諧如聞雅操
治國有常經(jīng),旌賢退不肖。
善哉齊威王,賞罰不顛倒。
考政在田野,文飾安能冒。
定人在素行,毀譽豈足較。
即墨應受爵,適當勤勞報。
彼憸阿大夫,烹之不為暴。
即境思古人,惕然識政要。
一國近易察,天下遠難照。
所以辟四門,重華垂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