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讎馀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2 首
若有人兮耿介,惟昭質(zhì)其未虧。
匪仁義其焉服,佩中和以為旗。
飾詩禮之干櫓,蹈忠信兮履綦。
車既堅而御良,策余驥兮千里。
眾沓貪而競進,礪齒牙而交毀。
郵余佩之偃蹇兮,讎余服之陸離。
嫉脩容之雅麗兮,爾胡獨揚汝之娥眉。
世競巧于索疵兮,孰察余之珵美。
掉燒城之赤舌兮,閃電騰兮搖幟。
進既楗而退谷兮,迷不知吾所如。
羌潛伏而自省兮,莫余修之為祟。
欲刓方而追曲兮,質(zhì)不可以為偽。
昔姬公之多藝兮,流言起于同氣。
二公鉗以莫白兮,致赤舄之幾幾。
鄒軻談夫仁義兮,卒見沮于臧氏。
決行止于彼蒼,然出都而依遲。
欸圣賢之孔艱兮,矧余生之夭閼。
悟物理之相寇兮,嘆二氣之推敚。
蘭以薰而自焚,漆有用而罹割。
春華灼其榮敷,雪霜離披而摧折。
彼草木之無情,或過盛而逢殃。
惟人性之喜剋兮,求名實而相戕。
噫飾智而驚俗兮,若建鼓而求亡。
故聃周之廣達兮,貴處世之若昏。
胥竭忠以伯吳兮,嚭讒至而懸門。
原修憲以強芊,靳妒興而沈波。
班紛紛罹此患兮,賢路為之蹉跎。
彼韓子之好修兮,遭唇舌之紛挐。
原斯毀之所自兮,警夫人之怠忌。
昔三后之明揚兮,藹九德之咸事。
進厥修兮相慶,又何患夫殄行。
拈只句兮孤行,嘆世道之愈澆。
然君子之止謗兮,務(wù)自修之為要。
仰古訓(xùn)之孔昭兮,不為洶洶而改操。
茍余修之或敏,雖顛沛其何傷。
恐此志之不固兮,斯自訟而成章。
御題何楷詩經(jīng)世本古義(乾隆壬寅)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明何楷閩人著詩經(jīng)世本古義凡二十八卷依時代為次名曰世本古義以公劉七月大田甫田諸篇為首而殿以曹風(fēng)下泉計三代有詩之世始夏少康終周敬王凡二十八王因配以二十八宿各為序目雖其書于名物訓(xùn)詁考證詳明而鉤棘字句牽合史傳強附名姓時代以舒窈紹兮指為夏徵舒碩鼠指為魏壽馀又以草蟲為南陔菁莪為由儀緡蠻為崇邱穿鑿附會不可枚舉且以孔子刪定之三百篇敢于任意顛倒不師古訓(xùn)妄興異議實索隱行怪之徒不可為訓(xùn)徒供考證正宜束之高閣耳
弗遵孔子所刪詩,敘世傳經(jīng)自出奇。
割裂雅風(fēng)畏忘彼,差排星宿巧符其。
楷而失則何之謂,撰以成乖杜豈辭。
可惜用功無用地,束諸高閣合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