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文侯

相關人物:共 22 位。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子夏 朝代:春秋末衛(wèi)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07—? 【介紹】: 即卜商。
春秋末衛(wèi)國人,一說晉國溫人,字子夏。
孔子弟子,以文學見稱。
為魯國莒父宰。
孔子死后,講學于西河,李克、吳起、田子方、段干木皆從受業(yè),魏文侯曾師事之,受經藝。
相傳作《詩序》。
樂羊 朝代:戰(zhàn)國魏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一作樂陽。
戰(zhàn)國時魏國人。
魏文侯將。
使伐中山。
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之羹,羊盡一杯。
攻三年,既克,還,文侯示之謗書一篋。
羊以為克中山乃主君之功而非己之力。
封于靈壽,子孫遂世居于此。
燕將樂毅即其后裔。
李克 朝代:戰(zhàn)國初魏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初魏國人。
子夏弟子。
魏文侯滅中山,以太子擊為中山君,翟璜舉克為中山相。
文侯嘗問克為相之道,對以“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興,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為選相標準。
又建議文侯要“食有勞,祿有功,使有能,賞必行,罰必當”,主張禁止奢侈,謂奢侈為饑寒之根本。
有治績。
有《李克》,已佚,今存清人輯本。
李悝 朝代:戰(zhàn)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455—前395 【介紹】: 戰(zhàn)國初人。
魏文侯相。
主張教民盡地力,增加產量,以備災荒。
創(chuàng)平糶法,以平糧價。
視收成豐歉,增減賦斂,使不傷民害農。
倡法制,制《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等六篇,稱《法經》。
后商鞅變法于秦,即本此。
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國以富強。
有《李子》,已佚。
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悝事魏文侯,為上地守,尋入相。
韓武子 朝代:戰(zhàn)國韓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時韓國國君,名啟章。
韓康子子。
周威烈王二年與魏文侯、趙桓子始列為諸侯。
屈侯鮒 朝代:戰(zhàn)國魏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屈侯,復姓。
鮒或作附。
戰(zhàn)國時魏國人。
有賢名。
魏文侯時翟璜薦為文侯子之傅。
周威烈王 朝代:戰(zhàn)國時周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402 【介紹】: 戰(zhàn)國時周國君,姬姓,名午。
考王子。
王二十三年初承認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同年,九鼎震。
在位二十四年。
吳起 朝代:戰(zhàn)國衛(wèi)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381 【介紹】: 戰(zhàn)國時衛(wèi)國左氏人。
曾學于曾子,善用兵。
初仕魯,后入魏為將,屢建戰(zhàn)功,任為西河守,以拒秦、韓。
魏文侯死,遭大臣陷害,逃奔楚。
楚悼王素慕起才,至即任為相。
相楚期間,明法審令,裁減冗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yǎng)戰(zhàn)斗之士,要在強兵。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國勢日強。
悼王死,為宗室大臣殺害。
兵法與孫武、孫臏齊名,有《吳起》,已佚。
今本《吳子》為后人所編。
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起,衛(wèi)人。
師事曾子,仕魯,去之魏,事魏文侯武侯,為西河守。
公叔害之,去之楚,楚悼王以為相。
有《兵法》一卷。
魏武侯 朝代:戰(zhàn)國魏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370 【介紹】: 名擊。
戰(zhàn)國時魏國國君。
文侯子。
與韓、趙三分晉地。
在位十六年。
東郭順子 朝代:戰(zhàn)國魏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時魏國人。
高士。
田子方師。
魏文侯嘗問于田子方,子方謂東郭順子虛緣而葆真,清而容物,物無道則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自消。
文侯以為此乃全德之君子。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