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真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6 首
道賢上游。其德如陽和。亭毒萬物。生而不子。成而不繇?;蛟划愑谑恰Iw繇無生空惠。冥乎其間哉。暨洪唐盛明之朝。我法尤重五教四分。飆揚景張。南山律宗居天下第一。后弟子如大師鮮矣。大師望出徐氏。諱神皓。字宏度。八代祖摛。齊竟陵王西邸學士。子陵。梁尚書左仆射。其文與庾子山齊名。逮陳氏革命。因佐吳邑。遂家姑蘇。高祖碩。學通三禮。中年即世。曾祖曇。隋王府咨議參軍。祖德恭。潯陽郡詞曹??季?。深于釋典。不屑名宦。大師天情耿潔。風韻朗邁。幼負脫俗之姿。嘗有言曰。沙門者。高潔其道。秉空王平等之性。一念不昧。坐登佛階。吾自知此身履龍淵取明月。曷有三圭之貴。重侯之高。而能動我心哉。乃依杭州龍泉道場一和尚出家。敗發(fā)損容。越出流輩。鏗然法器。如琢玉焉。天寶六年。天降板詔。請釋真行。一州許度三人。獨居薦首。吾以是知大師初皈佛教。滌心地也。今奉國恩。正世名也。因隸僧籍于包山福愿道場。初進具于興大師。次通鈔于曇一大師。五夏未登。學精三藏。天臺宗旨。難為等夷。淵元絕思之科。如良庖之導大窾也。十講律鈔。五升壇場。傾江而東。愿禮其足。后生學者。仰其聰明惠性。如追麒麟之步。大師嘗引錫西望。想包山舊居。包山即洞庭仙都之一峰。湖澄氣清。日出水上。謺嶂合沓。生乎影中。得非天遺此中與師成道耶。乃命舟而還。使野童誅茅。山童掃石。顧左右曰。昔者如來崇飾塔廟。乃是啟發(fā)偫信。開人天凈境。豈為已哉。此少隳廢久之。非先師本意。乃辟僧院。創(chuàng)食堂。眾有怠慢者。丑其行而理之。舍有傾者。惡其邪而正之。墾田置莊。開畎泄?jié)?。功既成矣。業(yè)亦博矣。百千人俱皆受其賜。曩日洞山水滸。業(yè)湖之氓。罾??咽川??暲U亙渚。大師以如來不殺之戒。黜彼鮮食?;匦∪酥?。為君子之慮。乾元祀有詔。天下二十七寺。各奏大德七人。長講律戒。因請住開元寺。欲果愿具。且懼書。遂僶俛從命。奉戒弟子開州刺史陸公向前給事中嚴公涚。服道弟子禮部侍郎劉公太真前大理評事張公象。欽風弟子前廉使亞相李公棲筠。天誘厥衷。俾?lián)P我法。精識通敏。言為世程。謝太傅之流也。其時常熟地偏。僧多闕行。李亞相欲以德?lián)?。乃請大師統(tǒng)而正之。一化而革心。再化而知道。三化而闔邑從風。大師末年工于圓宗??v心皆是。以文字而用。不以文字為病。是念佛寫經(jīng)。備行教法。置西方社。廣凈土因。專誦法華經(jīng)九千馀匝。游四大寺。登五老峰。遍欲觀古僧得道之所。此亦至人之馀事。應物如動。自視闕然。貞元六年十月。春秋七十五。僧臘四十三。其月在開元遇疾。忽言曰。吾愛夫得道者。心如澄溟。知如晨曦。不染如浮云。自在如游鴻。吾雖非斯人。亦未肯以有生為累。其月十一日。顧門人維諒。我去世后。汝若置塔??蓺w洞庭故山。言畢而逝。是夜琉璃色天。星霣如雨。往往有西方之應。睹而不書。奉遺命也。門人維諒。有文有道。獨步當時。執(zhí)師之喪。不以證而廢教也。列座門人道超靈俊道浚道棱維誠。皆積解以詣空門。邁德以藩象教。吾聞古之僧高者。述誄與碑。自晉朝始也。二三子思吾師盛德。將欲镕黃金。勒貞石。垂裕后昆。使昭昭之教。長燭于人天。銘曰。
于穆大師,立言可經(jīng)。
身佩戒光,高月亭亭。
怖魔以袪,襲智以醒。
如何斯人,忽號冥冥。
天樹春折,云花夜零。
空留一燈,寂寂青熒。
伊昔行道,坦坦素履。
跡雖可攀,行不可擬。
乃知我?guī)?,應世無已。
優(yōu)游人天,自在生死。
門人維諒,躡彼高塵。
嶷嶷靈塔,紀功于人。
于山之峰,于湖之濱。
風凄遠鐸,月慘重輪。
瞻禮云上,如逢化身。
靈辯大師歸江南 宋 · 金君卿
五言律詩
睿贊釋真筌,惟師得本原。
歌時詩百首,祝圣頌千言(師注御制贊并詩頌,特恩賜紫)
巨軸朝聞御,方袍夕拜恩。
江南歸舊隱,高臥老乾坤。
缺月才窺枕,西風欲起詩。
人遙千里隔,思寄一秋知。
世故難禁老,吾生詎有私。
披師小山水,悵爾坐成遲。
真師未曾識,求我游山詩。
山亦有何好,師今應自知。
荒言豈吾吝,異境匪爾私。
歸來定多得,見面終不遲。
嘉興城東幻居庵藏《華嚴經(jīng)》八十一卷,明季合蘇、松、嘉、湖四府能書之士所書。而乞書者,青鎮(zhèn)寶閣僧道琳祖芳也。始于萬歷壬子,迄于崇禎壬午。書成,函于閣,顏曰「華嚴墨海」,后歸于幻居。乾隆八年七月九日,過庵飯老僧,素言出以相示。凡十六帙,每帙首皆趙宧光篆書。每卷首簽,其名可紀者:傅女循、薛虞卿、朱從古、何原錫、陳元素、董孝初、文震孟、陳繼儒、馮鼎儒、陸廣明、陸彥章、陳瑞徵、楊之翰、吳恪、朱本洽、侯峒曾、李宗之、何爾晉、李兆箕、汪明際、顧于王、周裕度、呂克著、王中立、馮大成、吳邦域、吳道昌、陸鑨諸人。一稱「江左沈郎」,不知何名也。書行楷、八分間出。經(jīng)八十一卷,則每卷一人,皆正書,為韓敬、杜大綬、喬拱璧、喬熙佐、徐期生、徐元嘏、徐之彭、盛國楨、王淑民、王瑞庭、朱從古、朱鷺、朱朝聘、侯峒曾、侯岐曾、沈宏祖、沈廷脩、沈永明、沈紹文、楊廣來、金時振、陸廣明、陸士仁、宋懋晉、文震孟、文震亨、文從簡、馮斗如、馮鼎爵、吳琪佩、吳恪、吳邦域、吳道昌、程嘉燧、程廷尚、龔繼極、韓弘胤、韓道亨、夏胤都、唐道孚、唐世瀚、唐瀧、唐元望、張元袞、張暉、李宗之、李紫庚、施道翀、洪邦基、董玉鉉、蔣爾揚、毛惟寅、葛海一、范元衡、陳元素、何原錫、何爾晉、周裕度、汪明際、顧于王、嚴澄、嚴柱、嚴楷、嚴楙、嚴樾、趙宧光。釋子八人:云門大幻武唐、光德釋真智、華亭南禪比邱大徹、華亭超果寺儒宗、雙髻峰圓信、華亭證鑒寺圓照、秀水黃葉庵大居、沙門方擇。女弟子一:吳興廣緣。以父命書者二:王稚登子無田,何起鳳子正國。以目眚倩人書者一:王重識代婁堅。惟第三十六卷閔志孝、薛明益二人同書。第四十九卷缺,國朝曹三才為補寫。第六十九卷不著名。第七卷后又有對者吳坦、張人豪二人。合之共八十三人,大觀也。素公年八十,晨夕禮佛,著足處磚穴數(shù)寸。詩名《鄰沙集》,皆少時作,今亦聞琴不舞矣。是日同觀者,錢載坤一、陳經(jīng)業(yè)毓恬、汪孟鋗康古、仲鈖豐玉與予,共五人。
一樓新筑萬田環(huán),古木遮門望若山。
海國涼云隨法住,不知煩暑落人間。
雜感 釋真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馬一浮
七言絕句
變而不動妙能神,諸妄銷亡只一真。
若是無真安有妄,無形豈得影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