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英乂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引用典故:欃槍 獨坐 驊騮 細(xì)柳營 金碗 齊說客 厭禰衡 祅星 依劉表
詔發(fā)西山(一作山西)將,秋屯(一作營)隴右兵。
凄涼馀部曲,燀(一作烜)赫舊家聲英乂父知運都督隴右,威震西陲)。
雕鶚乘時去,驊騮顧主鳴。
艱難須(一作思)上策,容易即前程。
斜日當(dāng)軒蓋(一作歸)風(fēng)卷旆旌。
松悲天水冷,沙亂雪山清。
和虜猶懷惠,防邊不(一作詎)敢驚。
古來于異域,鎮(zhèn)靜示(一作得)專征。
燕薊奔封豕,周秦觸駭鯨。
中原何慘黷,馀(一作遺)孽尚縱橫。
箭入昭陽殿,笳吟細(xì)柳營
內(nèi)人紅袖泣(一作短),王子白衣行。
宸極(一作妖)(一作大),園陵(一作林)殺氣平。
空馀金碗出,無復(fù)繐帷輕。
毀廟天飛雨,焚宮火徹明。
罘罳朝共落,(棆木似楩)夜同傾。
三月師逾整,群胡(一作兇)勢就烹。
瘡痍(一作恭承)親接戰(zhàn),勇決(一作馀勇)冠垂成。
妙譽期元宰,殊恩且列卿。
幾時回節(jié)鉞,戮力埽欃槍(彗星)
圭竇(一作蓬戶)三千士,云梯七十城。
恥非齊說客,祗(一作甘)似魯諸生。
通籍微班忝,周行獨坐榮。
隨肩趨漏刻,短發(fā)(一作愧)簪纓。
徑欲依劉表,還疑(一作能無)厭禰衡。
漸衰那(一作寧)此別,忍淚獨含情。
廢邑狐貍語,空村虎豹爭。
人頻墜涂炭,公豈忘精誠。
元帥調(diào)新律(一作鼎),前軍壓舊京。
安邊仍扈從,莫作(一作無使)后功名。
⑴ 宜春院女妓謂之內(nèi)人
⑵ 織絲為羅網(wǎng)之狀,以蓋宮殿檐戶間
① 即陽濟,時兼御史中丞
引用典故:風(fēng)病辭
愧為湖外客,看此戎馬亂。
中夜混黎氓,脫身亦奔竄。
平生方寸心,反掌(一作當(dāng))帳下難。
嗚呼殺賢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沒齒埋冰炭。
恥以風(fēng)病辭,胡然泊湘岸。
入舟雖苦熱,垢膩可溉灌
痛彼道邊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連帥職,封內(nèi)權(quán)得按。
身當(dāng)問罪先,縣實諸侯半。
士卒既輯睦,啟行促精悍。
似聞上游兵,稍逼長沙館。
鄰好彼克修,天機自明斷。
南圖卷云水,北拱戴霄漢。
美名光史臣,長策何壯觀。
驅(qū)馳數(shù)公子,咸愿同伐叛。
聲節(jié)衰有馀,夫何激衰懦(葉煖去聲)。
偏裨表三上,鹵莽同一貫。
始謀誰其間,回首增憤惋。
宗英李端公,守職昭煥
變通迫脅地,謀畫焉得算。
王室不肯微,兇徒略無憚。
此流須卒斬,神器資強干。
扣寂豁煩襟,皇天照嗟嘆(《通鑒》:“臧玠之亂,澧州刺史楊子琳討之,取賂而還。初,崔旰殺郭英乂,子琳起兵討旰,杜鴻漸各授官以和解之。及子琳攻旰敗還,縱兵涪夔,衛(wèi)伯玉請于朝,以為峽州團(tuán)練使?!备υ娝^“褊裨表三上,鹵莽同一貫”者,合前后三叛言之也?!笆贾\誰其間”,蓋追論鴻漸、伯玉,故曰“回首增憤惋”。唐藩鎮(zhèn)有事,俱用偏裨上表,假眾論以脅制朝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