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辨正

相關(guān)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蜀人,字厚之。初隱廬山,不為章句學。德宗貞元中李巽薦其材,辟西川掌書記,歷協(xié)律郎、監(jiān)察御史。工詩。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0—822以后 苻,《全唐詩》、《全唐文》訛作“符”,岑仲勉《跋唐摭言》已辨正。
自稱廬山山人,字厚之。
郡望武都(今屬甘肅),鳳翔(今屬陜西)人,家于成都(今屬四川)。
代宗大歷末,與楊衡、王簡言、李元象棲于青城山,德宗建中初又同隱于廬山,稱“山中四友”。
貞元八年(792)依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樊澤,上書求修孟浩然墓。
屢充幕職,十九年依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以協(xié)律郎攝監(jiān)察御史為節(jié)度支使。
憲宗元和四年(809)為荊南節(jié)度使趙宗儒記室。
柳宗元稱其“藝術(shù)志氣,為時聞人”(《賀趙江陵宗儒辟符載啟》)。
事跡散見苻載《荊州與楊衡說舊因送游南越序》、《唐摭言》卷二等。
全唐詩》存詩2首。
唐詩匯評
符載(760-822以后),字厚之。鳳翔(今屬陜西)人,郡望武都(今屬甘肅)。大歷末與楊衡、王簡言、李元象棲于青城山,建中初又同隱于廬山,稱“山中四友”。后屢充幕職。貞元十九年依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以協(xié)律郎攝監(jiān)察御史為節(jié)度支使。元和四年為荊南節(jié)度使趙宗儒記室。有集十四卷,《全唐詩》存詩二首。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載字厚之。蜀人。隱居廬山。李巽觀察江西。辟掌書記。試太常寺協(xié)律郎。授監(jiān)察御史。

作品評論

唐摭言
合淝李郎中群,始與楊衡、符載等同隱廬山,號“山中四友”。
北夢瑣言
唐武都符載,字厚之,本蜀人,有奇才。始與楊衡、宋濟棲青城山以習業(yè)。楊衡擢進士第。宋濟先死,無成。符公以王霸自許,恥于常調(diào),懷會之望。韋南康鎮(zhèn)蜀,辟為支使,雖曰受知,尚多偃蹇。韋公于二十四化設(shè)醮,請撰齋詞。于時陪飲于摩訶之池,符公離席盥漱,命使院小吏十二人捧硯,人分兩題,繞步池濱,各授口占,其敏速如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人,字中護。憲宗元和二年進士,次年復登制科。七年,官監(jiān)察御史。十二年,以司勛員外郎兼侍御史,為彰義軍節(jié)度判官,從裴度征淮西。后歷司勛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工詩。其牡丹詩有“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盛傳都下,推為首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字中護,排行二十八。
郡望隴西(今甘肅臨洮)。
憲宗元和二年(807)登進士第,翌年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
十二年以司勛員外郎從宰相裴度出征淮西。
后歷司勛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
生平事跡散見《舊唐書》之《憲宗紀》下、《裴度傳》等。
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一六對李正封事有辨正
正封詩名頗高。
大和中文宗賞牡丹,謂程修己曰:“今京邑人傳牡丹詩,誰為首出?”對曰:“中書舍人李正封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唐詩紀事》卷四〇)與韓愈偃城聯(lián)句,清朱彝尊以為“鋪張宏麗,煉句亦精巧,才力自是有余。
”(《韓昌黎詩系年集釋》卷一〇引)《全唐詩》錄其詩5首。
《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1首,斷句4。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人。
哲宗紹圣后舉子。
著有《靖康緗素雜記》,辨正世傳名物音義,校定經(jīng)史得失,引據(jù)詳明,可資考證。
全宋詩
黃朝英,字士俊,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哲宗、徽宗時人,為王安石之學。有《靖康緗素雜記》十卷傳世。事見《郡齋讀書志》卷一三、《直齋書錄解題》卷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9—1118 【介紹】: 宋邵武人,字長睿,別字霄賓,號云林子。
哲宗元符三年進士。
官至秘書郎。
縱觀冊府藏書,以學問淵博聞。
好古文奇字,能辨正古器款識,曾糾正王著所輯之續(xù)法帖。
亦擅各體書法,工詩文。
有《東觀余論》、《法帖刊誤》等。
全宋詩
黃伯思(一○七三~一一一二),字長睿,別號霄賓,自號云林子,邵武(今屬福建)人。哲宗時以銓試高等調(diào)磁州司法參軍。元符三年(一一○○)進士。改通州司戶,河南戶曹參軍。曾為秘書郎?;兆谡投曜?,年四十。有《東觀馀論》二卷、《法帖刊誤》一卷傳世。事見《梁溪集》卷一六八《故秘書郎黃以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三有傳。
全宋文·卷三三五六
黃伯思(一○七九——一一一八),字長睿,又字長孺,自號云林子,別字霄賓,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履孫。以祖任補官,又登元符三年進士第,歷州縣官。西都留守鄧洵武辟為右軍巡院,除詳定《九域圖志》所編修官,遷秘書省校書郎、秘書郎。政和八年二月卒,年四十。伯思自幼嗜讀書,所學汪洋浩博,經(jīng)史諸子雜說,無不精詣。學問慕揚子云,文章慕柳子厚,詩篇慕李太白。尤精研金石書畫,或考其圖文,或論其得失,或辨其真贗,多所發(fā)明;又工于書法,有魏晉風氣。著《東觀文集》一百卷(佚)、《法帖刊誤》二卷(存)等,其子?輯其金石書畫題跋為《東觀馀論》十卷(存)。見《梁溪全集》卷一六八《黃公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建安人。
高宗紹興間,為泉、荊二郡教官。
曾著《藝苑雌黃》,分子史、傳注、詩詞、時序、名數(shù)、聲畫、器用、地理、動植、神怪、雜事諸類,大抵辨正訛謬。
今傳本系后人偽托,已非其舊。
全宋詩
嚴有翼,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兆谛土辏ㄒ灰欢模┻M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歷南劍州、泉州教授。有《藝苑雌黃》二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已佚?!端卧娫捿嬝份嫷冒耸膭t。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臺州臨海人,字子元,號蠢翁。
戴良齊從子。
從學于丘漸。
教人以毋自欺為第一義。
曾銘于座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欲人弗知,莫若弗為。
”有《太極圖說》、《人心道心說》、《近思錄補注》、《朱子詩解》、《北溪字義辨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建安人,字傅卿。
著《杜工部草堂詩箋》和《草堂詩話》,后者皆論說杜甫之詩,采自宋人詩話、語錄、文集,間附辨正之語,以詳瞻稱。
全宋文·卷六五九八
蔡夢弼,字傅卿,建寧府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潛心藝文,不求聞達。嘗注韓、柳之文,了無留隱;至于杜詩,尤極精詣。嘉泰中撰《杜工部草堂詩箋》,至今為世所重。又有《草堂詩話》傳世。見所撰《草堂詩箋序》及宋俞成《草堂詩箋跋》(均見古逸叢書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6 【介紹】: 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號空齋處士。林公遇子。深于詩。以世澤授官,棄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撫使劉仝子即其家置忠義局,招募義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嚙指血書壁,誓守忠義,尋被執(zhí),不屈而死。有《孝詩》。
全宋詩
林同(?
~一二七六),字子真,號空齋處士,福清(今屬福建)人。
以蔭授官,棄不仕。
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執(zhí),不屈死。
有《孝詩》一卷,劉克莊為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
元《昭忠錄》有傳。
宋史》卷四五二《忠義傳》事跡不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詩,以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
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八一七六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號空齋,福清(今福建福清)人。以世澤受官,不仕,以操行聞于鄉(xiāng)。德祐二年元兵至福州,被執(zhí),不屈而死。著有《孝詩》一卷(存)。見《后村大全集》卷九六《林同孝詩序》,《昭忠錄》,《宋詩紀事》卷七九,參《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六四《孝詩》條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