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路巖

相關人物:共 12 位
共 10 首
確確無馀事,錢財總被收。
商人都不管,貨賂幾時休。
域中公子問于方外先生曰。
蓋聞水之大也。
下環(huán)乎地。
上浮于空。
無象無邊。
夷猶洪濛。
百派千流。
皆歸于東。
何巨溟之深也。
萬古能容。
何九州之高也。
不淪其中。
先生曰。
渾沌死。
乾坤始。
東西傾。
川澤委。
帝乃慮海旁溢。
俾山中峙。
復孕以火。
用銷其水。
此沃焦之為義。
真帝之元旨者也。
請言其狀也。
巉乎崒乎。
赫曦乎。
翕赩乎。
陰陽熾炭。
天地開爐。
景風鼓吹。
赤帝規(guī)模。
成于妙有。
拔彼虛無。
處冷能熱。
雖燔且濡。
于律則黃鐘取法。
在易則既濟相符。
坡??兮壓海萬里。
鴻洞兮烘天一隅。
液馮夷。
軋?zhí)靺恰?div id="1zre6by"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40_1376481_comment'>
鱗介既難以潛伏。
草木安得其芬敷。
巨靈不能擘。
畏其爛手。
愚公不能移。
憚其焚軀。
靈漲疑竭。
大室若枯。
爾其水之來也。
浩浩爭奔。
滔滔不住。
蹴岳堆阜。
跳天沃霧。
旸谷無地。
扶桑失樹。
雷奔潮走。
雪飛洙聚。
吞吐造化。
浮沈朝暮。
一歸墟之積。
積既久而還盈。
一尾閭之泄。
泄不供而旋注。
茍彼不為煎熬。
何物當其委輸。
公子曰。
夫萬物之是非也。
當務所見。
無矜所傳。
不見五岳。
各司一邊。
蟠地極天。
吐云含煙。
玉石產其下。
豫章森其巔。
高高下下。
綿綿聯聯。
方面是傳。
祀典是先。
故無事則備王者之巡游焉。
有事則為國家之關防焉。
彼沃焦者。
存耶亡耶。
不知夫去中國幾千。
其說何邇。
其功豈然。
先生曰。
古不可以今論。
遠不可以近識。
至于先賢先圣。
有功有德。
或始火化。
或始粒食。
或衣裳兆民。
或棟宇萬國。
其人豈見。
其道何極。
但日用而不知。
固神化之難測。
抑又人之為意。
見頻則不怪。
聞數則不驚。
只如踆烏元兔。
迭代虧盈。
迅雷烈風。
無形有聲。
北冰不泮。
南雨無晴。
方諸向月而水出。
陽燧映日而火生。
鶴知半夜。
雞辨五更。
螟蛉化而蜾蠃負。
洛鐘鳴而蜀山傾。
譚如詭妄。
驗乃彰明。
儻非目擊。
皆必力爭。
如沃焦者。
茫茫靄靄。
存于物外。
屹溟漲以獨立。
無邱陵之相帶。
何地能勝。
帷夭粗蓋。
堯災是弭。
禹功是賴。
但以遠而不見貴。
以近而不見大。
何異乎曾參冠百行之首。
出四科而不載。
姬旦有再造之功。
為三監(jiān)之相害。
有以見深藏若虛。
明道若昧。
只如高稱日觀。
靈號天孫。
魯瞻所重。
兗鎮(zhèn)攸尊。
能攻善惡。
業(yè)召精魂。
何盜蹠壽而幸。
何顏回夭而冤。
何富慶。
何貧原。
靈獸出。
何遭羈縻之困。
海鳥來。
何獲鐘鼓之喧。
觀其倒置。
孰為司存。
又如太華隱嶙。
上五千仞。
碧蓮若鍤。
高掌如奮。
然而設關太束。
為城太峻。
茍一夫可守。
四塞可鎮(zhèn)。
終使險易恃而固易憑。
而令驕易生而荒易徇。
懼則能安。
逸則成釁。
又如嵐浮紫蓋。
秀擢朱陵。
北渚下壓。
南箕上承。
然而聚郁蒸。
限嚴凝。
雁不可度。
人何以登。
其禍圣賢也。
則帝舜之游不返。
昭王之死無憑。
其殃忠讜也。
靈均有葬魚之痛。
賈誼有占鵩之徵。
是非不辨。
正直何稱。
徒聞金簡玉書以為貺。
九向九背而自矜。
又如幽并之墟。
畢昴之位。
岧峣之上。
磊落相次。
然而藏趙符于上。
成無恤之不義。
產燕璧于中。
假慕容之神器。
大蛇蜿蜿。
兩頭何異。
嘉谷薿薿。
五穫何利。
旁扶跋扈之黨。
坐索彤弓之賜。
胡不懲革。
而令馴致。
又如據天地之中央。
潤河洛之流光。
岧亭壁立。
壓謺屏張。
而能降神表瑞。
呼歲呈祥。
控臨諸夏。
標準四方。
若乃陳蕃竇武。
一時忠良。
為國除害。
其謀乃臧。
不獲天助。
翻為賊戕。
劉聰劉曜。
恣意焚傷。
衣冠草莽。
宮闕犬羊。
俯折地軸。
仰絕乾綱。
漢陽九以遽畢。
晉南渡而尋亡。
曾何固護。
自倚青蒼。
月里開宮。
但容童子。
云中捻管
惟引鳳凰。
吁其拙哉。
彼五岳者。
長未一分。
短以盈尺。
論名則大。
責實何益。
封公封王。
用圭用璧。
邃宇崇館。
朱殷粉白。
然識者視之。
何異沐猴而冠。
牽牛負軛者耶。
其次則有非方非岳。
亦怪亦神。
昆崙則樹珠田芝。
蓬萊則闕金臺銀。
周王迷之于轍跡。
漢帝感之于禮禋。
荊山美玉。
獻不遇君。
隴山鸚鵡。
語或陷人。
嶰谷有竹。
慘舒不均。
嶧陽有桐。
清濁難分。
姑射何靈。
如冰如雪。
巫山何感。
為雨為云。
怪山何怪。
飛來至越。
慶山何慶。
涌出于秦。
若然則遠者近者。
大者小者。
如沃焦之功。
實冠于天下。
何以名耶。
至于南面巍巍。
安尊定卑。
建邦設都。
來蠻走夷。
其為武也有干戚鈇鉞。
其為文也有俎豆樽彝。
齊紈越絮。
暖必如斯。
周禾溫麥。
飽必以時。
胎化卵育。
手捉足馳。
其奉生也有歌鐘管籥。
其事死也有棺槨幌帷。
詒子詒孫。
固本崇基。
茍懷襄之不止。
皆墊溺以何之。
若然者。
不惟九土潰而全墮。
抑亦三光蕩而崩離。
則堯舜禹湯之道。
沒不傳矣。
周孔揚孟之文。
又安存斯。
況又上無灌木。
誘良工之斤鑿。
下無靈鰲。
招巨人之釣索。
不棲翠羽。
飾綺被之彩錯。
不孕明珠。
供魏車之照灼。
不滋金鐵。
起兵交惡。
不穴鱷鯨。
吞舟恣虐。
吉兇莫知。
威福寧作。
誰衒肸蚃。
誰藏冥寞。
所以貞珉翠炎。
卻絕罔錄。
桂湯蘭肴。
何嘗約略。
固不復邀物以白犬白雞。
媚人以靈草靈藥。
但超世以崔嵬。
為普天之銷鑠。
于是公子愕然如失。
起而謝曰。
倏忽之神。
能鑿人耳目。
俞盧之術。
善治人膏肓。
向者聞眾人之論。
浩然若涉津之無梁。
今也聞吾子之論。
?然若披云霧而睹太陽。
恨不能凌風云。
乘混茫。
快意極觀。
勒銘其旁。
噫。
有名之祀。
所在感彰。
至于山魅射影。
水弩為創(chuàng)。
鴟夷鼓怒。
耕父激揚。
皆沾沃酹。
不乏馨香。
何茲山也。
橫絕于萬代。
不遇于百王。
將無時如孔子。
豈獨行于務光。
近者泰階未平。
四郊多壘。
貳負尚活。
三苗未死。
水仙則多陷齊人。
米賊則半驅妖鬼。
室散機杼。
田拋耒耜。
郎官困采橡于野。
將卒貧鬻薪于市。
霧足妖興。
云多陣起。
既走偫望。
猶懸帝祉。
豈褒崇之漏彼。
致災害之如此。
方今封有功而爵有德。
小不遺而大寧弛。
蓋九重之深。
執(zhí)事者未聞于天子。
游龍洞(1076年8月) 北宋 · 孫覺
七言律詩
側徑縈紆入杳冥,神镵鬼鑿路巖扃。
天懸乳石嬰華蓋,壁隱莓苔矗翠屏。
九道寒江云外白,一池陽井雪中青。
還同康樂登臨海,可共羊何筆不停(同上書《和莘老游龍洞》附)。
人生八十,是世間中壽。
七十由來古稀有。
況君侯,已樹開國殊勛,曾異數,周魯瞻前拜后。
玉麟分上瑞,千里傳歡,鸞誥金花爛晴晝。
象服照青春,秋香薦,北堂卮酒。
問阿母西池底時來,試為數蟠桃,幾番開否。
訪陰那山禪寺 明 · 陳一松
七言律詩
二月那溪柳放梢,遲遲馬膝路巖嶅。
白蓮已罷來時社,烏鵲猶存舊日巢。
更有飛幡龍缽在,空留卓錫虎泉泡。
濛濛世界山如海,小雨猶酥密似醪(民國溫廷敬《潮州詩萃》甲編卷四)。
按:楊權整理
① 木覓一名木密。即枸杞也。漢都南山有之。故山名木覓。泮宮輪次試士。先生作此賦居魁。至徹睿覽。
木覓高哉幾千仞兮,截然鎮(zhèn)峙兮王者之京。
天命已衰于松岳兮,佳氣蔥蔥兮玆山之陽。
幾年路絕而莫曉,侯河清而始露。
偉神龍之飛天,爰聿來而胥宇。
有夷行之彼岨,諒圣人之荒度。
突億丈之為藩,亙萬古而磅礴。
俯漢水之湯湯,揖白岳之屹屹。
薄清輝于仁王,通淑氣于三角。
齊巖巖于魯瞻,應降神于崧岳。
多拳石兮覆一簣,興寶藏兮不測。
雖夏禹之未甸,寔神明之所扶持。
蔭南斗而耀德,托東海而正基。
是一氣之攸結,非五丁之可鑿。
列靈居于岡麓,扼喉舌于一國。
褰鵬咮于海浴,歆苾芬于望秩。
產枸杞而壽民,生甫申而楨邦。
占丙丁而分宅,配德運而始終。
邊烽報平于黃昏,金城作帶于青松。
玆為囿于群山,擅名勝于輿地。
壓后土之博厚,頂穹昊之蒼翠。
鄙太行之僨商,哂驪山之亡唐。
既地利之壯固,亦人和之脩明。
峰巒高下,體君臣之位者耶。
草木賁然,象文明之治者耶。
昔余之陟彼岡兮,嘆雄據而崒嵂。
噴祥云兮泄瑞霧,新沐雨而如漆。
玉佩鏗鏘于九陌,宮殿千門兮肅肅。
繁華文物,值百年之盛。
桑柘和煙兮滿目,作屏王室而使之寧。
縱朝鮮之所寶,固國不以山溪之險,深有望于君道。
嗚呼,岐山蒼蒼,周祚長兮。
泰華崇崇,漢業(yè)昌兮。
壯哉木覓衛(wèi)圣都兮,億載如礪躋唐虞兮。
王家營 明末清初 · 顧炎武
荒坰據淮津,彌望遍秋草。
行人日夜馳,此是長安道。
雞鳴客車出,四野星光早。
征馬乏青芻,山川色枯稿。
燕中舊日都,風景猶自好。
衣殘苕上繒,米爛東吳稻。
公卿不難致,所患無金寶。
還顧旅舍中,空囊故相惱。
回頭問行人,路十如何老(通鑒路巖佐崔鉉于淮南為支使鉉知其必貴嘗曰路十終須作彼一官既而入為監(jiān)察御史不出長安城十年至宰相其自監(jiān)察入翰林日鉉猶在淮南聞之曰路十今已入翰林如何得老后皆如鉉言)。
贈韓亨叔(復增)(甲寅) 清 · 金時保
五言律詩
彷佛看儀范,魯瞻非爾兄。
文高漢儒體,賦得楚臣情。
勝友爭來聚,阿孫佇作成。
古琴彈一曲,聊復托平生。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