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石重貴

相關(guān)人物:共 45 位。
共 4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56—924 【介紹】: 唐深州博野人,字正臣。
本姓宋,名文通。
出身行伍。
因鎮(zhèn)壓黃巢功升神策軍指揮使。
扈從僖宗有功,賜姓名。
光啟三年為鳳翔節(jié)度使,封隴西郡王。
昭宗時恃兵權(quán)于朝政。
曾殺宦官楊復恭等,屢引兵入京師,殺宰相韋昭度等,焚毀宮室市肆。
天復元年,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劫往鳳翔,茂貞挾昭宗與朱溫(后梁太祖)對抗。
三年,山南諸州盡失,勢孤,被逼殺全誨與溫和解,交出皇帝。
后梁立,茂貞自稱岐王,割據(jù)一方,后唐莊宗同光二年,向后唐上表稱臣,改封秦王。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三
茂貞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人。唐乾符中。黃巢犯闕。以功為神策軍指揮使。朱玫之亂。以功遷檢校太保同平章事。賜姓名。僖宗親為制字曰正臣。光啟二年。討平李昌符。還為鳳翔節(jié)度使。加檢校太尉兼侍中隴西郡王。大順二年。討平楊復恭。遂恃勛恣橫。乾寧二年稱兵入覲。會李克用請討三鎮(zhèn)。茂貞懼。歸命待罪。授東川節(jié)度使。光化中加尚書令。封岐王。天復元年矯詔討梁祖。梁祖引四鎮(zhèn)之兵屯岐下。圍守三年。乃求和。及梁祖建號。與王建志圖興復。竟無成功。后唐莊宗平梁。上表稱臣。詔仍舊官。進封秦王。同光二年卒。年六十九。謚忠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2—954 【介紹】: 五代時瀛州景城人,字可道。好學能文。唐末,事劉守光。守光敗,事河東監(jiān)軍張承業(yè)。承業(yè)重其文章,后梁時,薦于李存勖(后唐莊宗),為太原掌書記。后唐建立,充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學士,官至宰相。入后晉,仍為宰相。契丹滅后晉,道事契丹為太傅。后漢、后周時均為太師。道歷事四朝與契丹,未嘗諫諍。自號長樂老,有《長樂老敘》。后唐至后周間,曾主持校定《九經(jīng)》文字,雕版印書,世稱“五代監(jiān)本”,為我國官府正式刻印書籍之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82—954 字可道,自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河間東)人。唐末為劉守光幽州掾。后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為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明宗天成元年(926),拜端明殿學士,遷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改門下侍郎,戶部、吏部尚書,集賢殿弘文館大學士,加尚書左仆射。末帝立,出為同州節(jié)度使,入為司空。后晉時,守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少帝時,進封燕國公。后又歷仕契丹、后漢、后周。廣順初,拜太師兼中書令。顯德元年(954)卒。追封瀛王,謚文懿。道歷事四朝,在相位20余年,生平見新、舊《五代史》本傳。道好學能文,暇時唯以披誦吟諷為事?!?a target='_blank'>舊五代史》謂其文“典麗之外,義含古道”。吳處厚稱其“詩雖淺近而多諳理”(《青箱雜記》卷七)?!?a target='_blank'>宋史·藝文志七》著錄《馮道集》6卷、《河間集》5卷、《詩集》10卷,今皆佚。《全唐詩》存詩5首及斷句若干,《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斷句1。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
道字可道。
瀛州景城人。
天祐中事劉守光為幽州掾。
歷晉王從事。
后唐同光中充翰林學士。
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
明宗入洛。
累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封始平郡公。
末帝嗣位。
出為同州節(jié)度使。
拜司空。
晉滅唐。
又事晉。
守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加司徒兼侍中。
進魯國公。
少帝朝加太尉。
進燕國公。
罷為匡國節(jié)度使。
徙鎮(zhèn)威勝。
契丹滅晉。
又事契丹。
為太傅。
漢祖立。
又歸漢。
以太師奉朝請。
周滅漢。
又事周。
廣順初拜太師中書令。
顯德元年卒。
年七十三。
贈尚書令。
追封瀛王。
謚文懿。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83—? 名再溫,以字行,敦煌(今屬甘肅)人。
昭宗天復二年(902)20歲,為敦煌州學上足子弟。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任隨軍參謀,后晉出帝天福十年(945)為州學博士,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為沙州經(jīng)學博士兼殿中侍御史。
翟奉達長于歷學。
敦煌遺書中存其撰《具注歷》5種、《壽昌縣地境》。
今人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收《西征小記》、《記敦煌石室出晉天福十年寫本壽昌縣地境》二文,記載翟奉達事跡,并收錄其詩3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885—約951 【介紹】: 五代時華陰人,字玄暉。
為人純厚,美豐儀。
仕后梁為從事。
石敬塘為保義軍節(jié)度使時,以瑩掌書記,自是徙鎮(zhèn)常以瑩從。
敬塘建后晉,拜瑩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監(jiān)修國史,纂補《唐實錄》及修《唐史》二百卷,即《舊唐書》,后由劉煦監(jiān)修完成。
契丹滅后晉,瑩從出帝北徙。
將卒,告契丹,愿以尸還中國,契丹遂遣其子護喪南歸。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四
瑩字元輝。
華州華陰人。
梁龍德中舉進士。
為康延孝從事。
后唐明宗時。
晉祖為保義節(jié)度使。
以瑩為節(jié)度判官。
及即位。
累遷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吏部尚書。
少帝嗣位。
拜守中書令。
明年檢校太尉。
出為晉昌節(jié)度使。
移鎮(zhèn)華州。
入為開封尹。
開運末復知政事。
契丹滅晉。
少帝北遷。
卒于幽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5—955 【介紹】: 五代時長安人,字得升。幼孤,篤學。辟為晉、陜、華三府從事。后唐莊宗伐蜀,蔚供億軍儲,甚有干才。后晉出帝開運初,為亳州防御史,為政清肅。后漢初拜御史中丞。后周太祖時,終太常卿。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八
蔚字德升。
長安人。
后唐莊宗伐蜀。
詔令權(quán)領軍府事。
晉天福中歷開封廣晉少尹。
少帝嗣位。
拜左散騎常侍。
轉(zhuǎn)工部左右侍郎。
開運初出為亳州防禦使。
入為戶部侍郎。
漢初拜御史中丞。
轉(zhuǎn)兵部侍郎。
周祖入立。
遷太常卿。
顯德二年卒。
年七十一。
李懷忠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6—953 【介紹】: 五代時太原晉陽人,字光孝。
初事后唐莊宗,累遷都指揮使,遙領辰州刺史。
石敬瑭建后晉,以懷忠故人,召典禁兵。
石重貴嗣位,入為右羽林統(tǒng)軍,改遷左武衛(wèi)上將軍。
以太子太保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5—948 【介紹】: 五代時后漢創(chuàng)建者。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初事后唐明宗。后佐石敬瑭起兵建后晉,累官河東節(jié)度使、北京留守,進中書令,封太原王。坐觀契丹滅晉,旋稱帝于晉陽,改名皓,遷都于汴,改國號漢,史稱后漢。在位二年。廟號高祖。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
帝姓劉氏。
諱皓。
初名知遠。
其先沙陁部人。
唐乾寧二年生。
初事唐明宗。
后事晉高祖。
天福六年授北京留守。
八年進中書令。
開運二年封北平王。
四年二月。
少帝北遷。
群臣勸進。
即皇帝位。
改今名。
在位二年。
年五十四。
謚曰睿文圣武昭肅孝皇帝。
廟號高祖。
劉繼勛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衛(wèi)州人。
后唐明宗天成中,為石敬瑭客將。
敬瑭建后晉,累遷華州刺史,尋遷鎮(zhèn)同州。
出帝與契丹絕好,繼勛預其謀。
契丹入洛,繼勛來朝,契丹責之,憂憤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河南人,字子徵。幼聰慧善屬文。唐末為秘書郎。后游太原,晉王李克用以為河東節(jié)度掌書記。與張承業(yè)等定議立莊宗為嗣。莊宗即位,欲以質(zhì)為相,質(zhì)性疏逸,不欲任責,因固辭不受。拜太原尹、北京留守,遷戶部尚書、翰林學士。后晉高祖入立,以疾分司西京,拜太子太保。卒謚文忠。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一
質(zhì)字子徵。
河南人。
仕唐為芮城令。
天祐三年。
李克用承制授檢校兵部郎中。
莊宗之立。
有翊贊功。
累擢戶部尚書知制誥。
充翰林學士承旨。
同光元年從平梁。
遷兵部尚書。
賜論思匡佐功臣。
天成元年授特進檢校司空同州節(jié)度使。
明年改賜耀忠匡定保節(jié)功臣。
就加檢校司徒。
三年入拜兵部尚書。
四年進封開國公。
長興二年授檢校太保河陽節(jié)度使。
入為右仆射。
應順初遷檢校太傅。
正拜河南尹。
改太子少師。
清泰末復為右仆射。
晉祖入立。
以疾分司洛陽。
少帝嗣位。
拜太子太保。
天福七年卒。
年七十六。
贈太子太師。
謚文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8—955 【介紹】: 五代時鄆州須昌人,字成績。后梁末帝貞明二年進士。初賀瑰辟為從事,瑰與李存勖戰(zhàn),敗,獨凝以死相隨,時稱義士。仕唐,歷禮部、刑部員外郎,知制誥,權(quán)知貢舉,所收多才名之士。后晉有天下,歷端明殿學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帝開運初,罷相,尋轉(zhuǎn)左仆射。后漢時授太子太傅,封魯國公。凝好修整,性樂善,常稱道后進。文章以多為富,長于短歌艷詞。詩有《宮詞》百首,詞收于《花間集》,與子合撰有《疑獄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98—955 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17歲舉明經(jīng),19歲登進士第。后梁時累為幕府從事。后唐天成時,拜殿中侍御史,后歷禮、刑二部員外郎,改主客員外郎、知制誥,尋充翰林學士,轉(zhuǎn)主客郎中依前充職。長興四年(933),知貢舉,所取皆一時之秀。后遷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后晉時,轉(zhuǎn)戶部侍郎,復入翰林充承旨學士。天福五年(940),拜中書侍郎平章事。開運二年(945),罷相,遷左仆射。后漢高祖時,拜太子太保,封魯國公。后周顯德二年(955),官終太子太傅。生平見《北夢瑣言》卷六,新、舊《五代史》本傳。凝善為文章,尤長于短歌艷曲。少時即好為曲子詞,流傳汴洛,故有“曲子相公”之稱。有集100卷,自行雕板,模印數(shù)百套。著有《演論》、《游藝》、《孝弟》、《疑獄》、《香奩》、《籯金》六集,皆佚?!?a target='_blank'>花間集》錄詞20首,多為香艷之作。又有《宮詞》100首,頗具史料價值?!?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詞24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斷句3。
唐詩匯評
和凝(898-955),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幼聰敏。梁乾化四年(914),年十七,明經(jīng)及第;貞明二年(916),復登進士第。初歷諸府從事。后唐天成中,入拜殿中侍御史,累官工部侍郎、瀚林學士。晉初,拜端明殿學士。天福五年(940),拜中書侍郎、平章事。漢興,授太子太保。入周,遷太子太傅,年。凝為文章,長于短歌艷曲,尤好聲譽,有集百馀卷,自鏤版印刷以贈人,已佚。《花間集》錄其詞二十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九
凝字成績。
汶陽須昌人。
年十九舉進士。
梁義成軍節(jié)度使賀瑰辟置幕府。
入后唐。
累遷中書舍人工部侍郎。
晉初拜端明殿學士兼判度支。
轉(zhuǎn)戶部侍郎。
天福五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少帝嗣位。
加右仆射。
開運初罷相。
轉(zhuǎn)左仆射。
漢祖入立。
拜太子太保。
封魯國公。
周顯德初遷太子太傅。
二年卒。
年五十八。
贈侍中。

作品評論

《詩藪?雜編》
和凝,字成績,生平撰述共分為六種,《香奩集》其一也,今獨此傳。其句多浮艷,如“仙樹有花難問種,御香聞氣不知名”、“鬢髽香頸云遮藕,粉著蘭胸雪壓梅”、“靜中樓閣春深雨,遠處簾櫳夜半燈”,皆見《瀛奎律髓》。方氏以為韓渥,葉少蘊以為韓熙載。大概晚唐五代,調(diào)率相似。第渥當亂離際,以忠鯁幾殺身,其詩氣骨有足取者,與《香奩》殊不類,謂凝及熙載則意頗近之?!?a target='_blank'>詩話總龜》又載凝“桃花臉薄難成醉,柳葉眉長易攪愁”之句,可證云。
共 4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