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鐸

相關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姓侯氏。
景城人。
幼年于州之開元寺。
依智體師披染。
刈薪汲水。
習行頭陀。
受具已。
入嵩少普寂禪會。
日有省解。
居龍門山。
問津者交集。
聲名益以隆顯。
屬留守尚書王公鐸保??是邦。
聞而慕重。
召居廣愛寺以便供養(yǎng)。
其教人未嘗有倦色。
而陶冶之妙。
良器出焉。
貞元四年十一月三日。
忽告門人。
以桑榆末照。
誠難挽留。
再三囑累而終。
年八十八。
宋高僧傳·卷第十 習禪篇第三之三
洛京廣愛寺釋真亮。
姓侯氏。
景城人也。
家訓儒雅辭彩粲然潔素持操與群少年有異。
忽以樊籠為厭。
且曰。
去情除饉是所愿也。
遂于本州開元寺智休師下披染服。
然其刈薪汲水率先于人。
習行頭陀行。
受具已游嵩少。
遇普寂獎訓頓開蒙昧。
入龍門山居而禪默。
問津者交集聲望日隆。
屬留守尚書王公鐸保釐。
聞而欽奉。
召入廣愛寺別住居焉。
示人禪觀匪倦教詔。
得道者亦多矣。
以貞元四年十一月三日。
忽告門人。
以桑榆末照誠難久留。
囑累而終。
年八十八焉。
釋圓紹 朝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七 傳宗科(五)
姓孫氏。
其先富陽人。
祖官南燕。
固占藉于滑臺焉。
紹幼而俊邁恬靜。
年十八。
事明福寺正覺禪師出家。
年二十二。
于相州義壇。
從香燈律師受具。
已而遍歷叢林。
實悟旨于夷門倉垣水南。
水南即今之開寶寺也。
復久掛錫。
以養(yǎng)圣胎。
大中十年。
會裴公休罷相鎮(zhèn)汴。
與言悅之。
請居上方院。
紹恐其迫窄。
不足以容廣眾。
將辟而大之。
時檀信臻萃。
倏成鉅剎。
擁毳之流。
數盈二百。
僖宗時。
相國晉公王鐸。
為奏院額曰雙林。
師號曰法濟。
仍詔度僧七人。
以侍湯藥。
法社之盛。
僅四十載。
所受化者。
可萬計。
僧尼弟子。
五百馀人。
乾寧二年乙卯七月四日。
謂眾曰。
若不解玄旨。
何能脫生死。
報汝諸人。
急急自了。
吾今景迫崦嵫。
此為最后教戒也。
遂寂然而化。
壽八十五。
臘六十三。
詔于本院西南隅建塔以葬。
越五年二月二日。
開塔儀貌如生。
爪發(fā)俱長。
乃復供養(yǎng)七日。
使遠近瞻仰。
當阇維之際。
神光五色出煙中。
收舍利百馀粒。
四眾淘汰近千粒。
珠圓玉潔。
非戒定慧所熏染。
惡能爾。
昭宗戊午歲也。
梁乾化癸酉。
詔謚定覺。
塔號靈化。
貞明四年九月。
慧靄等立碑。
開封尹王瓚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閩人,字后象。武宗會昌三年進士登第。與同年詹雄、鄭減齊名,時稱雄詩、諴文、滋賦為閩中三絕。官終金部郎中。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字后象(一作厚象),閩縣(今福建閩侯)人。
武宗會昌三年(843)登進士第,歷祠、金兩部郎中,后王鐸辟為判官。
事跡散見《唐摭言》卷三、《唐詩紀事》卷五五、《淳熙三山志》卷二六。
滋以善賦知名舉場,至有“滋賦(鄭)諴文,中外相獎“之譽(黃滔《翁文堯以美疹暫滯令公大王益得異禮觀今日寵待之盛輒成一章》詩注)。
時人又以詹雄詩、鄭誠文、林滋賦為閩中三絕。
全唐詩》存詩6首。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六
滋字后象。閩人。會昌三年進士。官金部郎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7 【介紹】: 唐幽州人,字千里。高崇文孫。世代為禁軍將領,屢統(tǒng)兵駐西南。僖宗時歷天平、劍南、鎮(zhèn)海、淮南節(jié)度使,加諸道行營都統(tǒng)、鹽鐵轉運等使。鎮(zhèn)壓黃巢起義軍。后懾于義軍聲勢,又因內部傾軋,遂坐守揚州,割據一方。光啟中為部將畢師鐸所殺。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821-887) 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高崇文孫。嫻弓刀騎射,累官神策軍都虞侯、秦州刺史、安南都護、天平軍節(jié)度觀察使、劍南西川節(jié)度觀察使、荊南節(jié)度觀察使等職。僖宗乾符四年(877),進封燕國公。六年,進位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兵馬都統(tǒng),又擢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負責全面指揮鎮(zhèn)壓黃巢軍。而高擁軍自保,致使兩京失守,僖宗西狩。后兵權被削,為部將畢師鐸囚殺。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唐詩紀事》卷六三、《唐才子傳》卷九等。高駢能詩,計有功稱“雅有奇藻”(《唐詩紀事》卷六三)。身是武人,而好文學,眾稱“落雕御史”。晚年屬意神仙,信用方士與狂人,卒起禍亂,羅隱《廣陵妖亂志》即記其事?!?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50首,斷句4,《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斷句若干。
唐詩匯評
高駢(821-887),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高崇文孫,家世禁軍,少嫻弓馬,且好文,與儒者游。初為長武城使朱叔明司馬,歷神策都虞候、秦州刺史。咸通五年,為安南都護,有功,詔以都護府為靜海軍,授駢節(jié)度使,累加同平章事。乾符中,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徙荊南。六年冬,移鎮(zhèn)淮南。廣明元年,黃巢攻占京師,時駢握重兵,朝廷倚重,進檢校太尉、東面都統(tǒng)、京西京北神策軍諸道兵馬都使。駢擁兵自重,不赴命。后為部下畢師鐸所殺。有《高駢詩》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詩補逸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卒僖宗光啟三年。補詩四句。
全唐文·卷八百二
駢字千里。
幽州人。
南平郡王崇文孫。
自神策都虞候累拜秦州刺史。
咸通中擢安南都護。
遷檢校工部尚書。
授靜海軍節(jié)度。
再徙交州。
僖宗立。
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
徙荊南。
乾符四年進檢校司空。
封燕國公。
討王仙芝。
授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諸道兵馬都統(tǒng)江淮鹽鐵轉運等使。
以功進檢校司徒。
徙淮南。
又進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后用妖人呂用之言。
縱黃巢陷兩京。
僖宗乃以王鐸崔安代駢兵柄。
加駢侍中。
封渤??ね酢?div id="xfomsqo" class='inline' id='people_21689_7_22_comment'>
光啟初。
李煴僭號。
受煴偽命。
三年。
蔡賊孫儒兵過淮口。
駢使畢師鐸禦之。
師鐸與高郵鎮(zhèn)將張神劍鄭漢璋等反攻揚州。
殺之。

作品評論

《謝蟠雜說》
唐高駢幼好為詩,雅有奇藻,屬情賦詠,橫絕常流,時秉筆者多不及之。故李氏之季,言勛臣有文者,駢其首焉。
唐詩紀事
(駢)家世禁衛(wèi),頗修飾,折節(jié)為文學,與諸儒交,硁硁談治道,兩軍中人更稱譽之,號“落雕侍御”。
《詩學淵源》
(駢)詩情挺拔,善為壯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太原人,字大年。
王起子。
性高簡,博知書傳,不樂仕進,少以詩酒琴書自適。
武宗以左拾遺召,入謝,自陳病不任職,詔許。
終父喪,召為右補闕,再擢屯田員外郎,稱疾去。
崔瑪觀察宣歙,表為副,龜樂宛陵山水,故從之。
入為祠部郎中、史館修撰。
懿宗咸通中,知制誥。
王鐸為相,改太常少卿、同州刺史。
徙浙東觀察使,死于戰(zhàn)亂。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74 字大年,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居揚州(今屬江蘇)。性簡淡,不樂仕進。文宗大和六年(832),隨父王起至河中,隱于中條山谷中,人號此谷為“郎君谷”。后又隨父遷洛陽,隱于龍門西谷。宣宗大中元年(847),丁父憂。服闋,征為右補闕,遷侍御史、尚書郎,出為宣歙觀察副使。入仕祠部郎中、史館修撰。大中末,又出為河中副使。懿宗時,入仕兵部郎中,尋知制誥,改太常少卿、同州刺史,遷浙東觀察使,卒于任。生平見《舊唐書·王播傳》、《新唐書·王播傳》附,《南部新書》卷丙,《嘉泰會稽志》卷二。龜博知書傳,少以詩酒琴書自適。與姚合、趙嘏友善。兩人均有贈詩?!?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斷句1聯(lián)。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四
龜字大年。宰相起子。大中末拜兵部郎中知制誥。咸通末改太常少卿檢校右散騎常侍同州刺史。徙浙東觀察使。為盜所害。贈工部尚書。
李毅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沙州敦煌人,字德師。
懿宗咸通中進士。
歷任浙東觀察推官。
約于僖宗乾符中,為戶部郎中。
后佐滑州王鐸幕,為都統(tǒng)判官,以功擢右諫議大夫。
善詩,曾與皮日休、陸龜蒙唱和,日休以“建安才子”稱之。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字德師,敦煌(今屬甘肅)人。
懿宗咸通中進士,曾任浙東觀察推官,兼殿中侍御史。
約僖宗乾符中,為戶部郎中。
后任王鐸都統(tǒng)判官佐滑州幕,以功擢右諫議大夫。
事跡見《舊五代史·李珽傳》及《李琪傳》、《唐詩紀事》卷六四、《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一一。
縠善詩,在浙東幕時,與皮日休、陸龜蒙等人頗多唱和。
皮日休曾稱之為“建安才子”(《奉送浙東德師侍御罷府西歸》)。
全唐詩》存詩3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揚州人,字德耀。
王鐸弟。
善文詞,然久困舉場,至懿宗咸通中方登進士第。
累官主客、倉部員外郎。
遷左司郎中。
僖宗乾符二年,為汝州刺史。
三年,王仙芝陷汝州,鐐被執(zhí)。
后貶韶州司馬,終太子賓客。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字德耀,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揚州(今屬江蘇)。
懿宗、僖宗朝宰相王鐸之弟。
富有詞學,然屢舉不第。
盧肇等為之不平,遂稱誦鐐詩句云:“擊石易得火,扣人難得心。
今日朱門者,曾恨朱門深。
”后遂于咸通中登進士第。
累官主客員外郎,僖宗乾符二年(875),改倉部員外郎,遷左司郎中、汝州刺史。
次年,王仙芝攻汝州,鐐被執(zhí)。
后貶為韶州司馬,終太子賓客。
事跡散見《舊唐書·僖宗紀》、《舊唐書·王播傳》、《新唐書·王鐸》、《資治通鑒》卷二五二、《唐詩紀事》卷六六。
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42—883 【介紹】: 唐閩人。本姓喬。僖宗時宦官。內常侍楊玄價養(yǎng)子。有謀略,累監(jiān)諸鎮(zhèn)軍。乾符中為排陣使,策劃鎮(zhèn)壓王仙芝、黃巢。招討使宋威戰(zhàn)敗,復光總其兵權,進攻洪州。中和元年,詔充天下兵馬都監(jiān),押諸軍入定關輔。二年,至河中,招誘黃巢部將朱溫降唐,引李克用沙陀兵攻入京師。加開府儀同三司,封弘農郡公。卒謚忠肅。
全唐文·卷九百九十八
復光。
閩人。
本喬氏。
少養(yǎng)于內常侍楊元價家為小黃門監(jiān)。
乾符中。
賊渠黃巢犯江西。
復光為排陣使。
招討使宋威戰(zhàn)敗。
復光總其兵。
王鐸代為招討使。
詔復光監(jiān)忠武軍。
中和元年充天下兵馬都監(jiān)。
總諸軍入定關輔。
定議遣使以墨詔召李克用于太原。
收京師。
以功加開府儀同三司同華制置使。
封宏農郡公。
賜號資忠輝武匡國平難功臣。
卒年四十二。
贈觀軍容使。
謚曰忠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6 【介紹】: 唐人。
本兗州小史,從擊王仙芝,劫輜重叛去。
僖宗乾符末略江陵,都統(tǒng)王鐸遣將崔鍇降之,表為宿州刺史,后詔授義勝軍節(jié)度使。
中和間遣弟漢宥攻杭州,為董昌所敗,復遣兵七萬瀕江而屯,昌使錢镠夜渡襲破之,漢宏走臺州,被俘斬于市。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