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王喬
相關人物:
共 1 位
。
共 3 首
贈知宮王南紀洞章歌
南宋 ·
白玉蟾
古熙策云南飛,庚伏正禪,晴槐無熏,新蜩噪晚,止錫琳宮。仰維宮宰真人江山態(tài)度,風月襟懷,神仙中人,不易得也。嘗摭群仙家譜舊矣,王祺則老聃之蘄者高弟也,王楠則蒙莊之函蘇通契也;郁單無量天則王雍御雷笈,梵監(jiān)須延天則王紹識運歷。魯人王碩煉玉云丹于浮雍山,秦人
王喬
煉九神丹于天華洞。其后王長、王敏出于漢晉,王茂、王載卿出于魏唐。近世云鶴子作《三一靈篇》,煙松子作《金丹樞要》,逍遙子作《還丹結(jié)集》,清虛子和《丹道指迷》,皆其族人也。其門天人隱顯,殆莫一二。且云丹山之鳳必生鸑鷟,赤澤之馬必生麒麟。有如仙裔繩繩,名仙至人層見鱗出,千百歲下挺生真人。坐董洞天,星弁左右。葆毓天粹,扶剔幽奧。咀太元之精,采真一之氣。其治心也如鏡原作苑,據(jù)武夷集、明鈔本、劉本、乾隆本改內(nèi)像,其應世也如水中月。休功丕德,光前絕后。當世道俗曳手俯額,目爭視,手爭指,莫不曰其道如是,其德如是。乃作洞章以歌之,歌曰:
黃道珠躔闕一點,方寸無人洞門掩。
桑田未變海水減,琪樹開花綠苒苒。
小
(乾隆本作中)
有瑤章落龍虎,月壇香冷宮誰主。
真人飏下神霄鸞,天騶慘慘歸紫府。
千山萬山鎖青煙,三樹兩樹啼斷猿。
風飛楊花三月寒,人在城門煙水村。
生而神靈長威武,笑攜一卷黃庭去。
坐斷琳宮主?粥,星弁霞裙?jié)M堂廡。
四海橫香航燭人,肘行膝步來如云。
愛河翻波渺無際,花生鐵柱酆都春。
把握陰陽一呼吸,長嘯一聲鬼神泣。
仗劍喚雨輕撼環(huán),化篆召雷略舉筆。
當年檄赴內(nèi)道場,黃麻紫墨星爭光。
歸來百慶
(武夷集作廢)
喜具舉,規(guī)模輪奐重鋪張。
翻思龍漢元年事,撞破混元識行李。
滿鼎鉛霜火燄飛,綠顏雪齒君知否。
松竹瀟瀟生泠風,白鶴一去草廬空
(《海瓊玉蟾先生續(xù)集》卷一)
。
鶴樓別意送王參軍①
明 ·
張鐘靈
七言律詩
短琴長劍起江東②,武略文韜滿腹中③。
捫虱昔談當世務④,飛鳧今奏濟時功⑤。
石洪在鎮(zhèn)兵機妙⑥,韓愈歸朝幕府空⑦。
裘賜紫貂他日獨⑧,樓登黃鶴幾時重⑨。
【校注】 (1)參軍:官名。東漢末有參軍事之名,即參謀軍務,簡稱參軍,職任頗重。晉以后軍府和王國始置參軍,如咨議、記室、錄事及諸曹參軍等。沿至隋唐,兼為郡官。明于通政司、都察院及各省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置經(jīng)歷,掌出納文移,亦稱參軍。王參軍,未詳,當在湖廣供職。 (2)琴、劍:古代文士常以隨身,引為風雅。薛能《送馮溫往河外》:“琴劍事行裝,河關出北方?!苯瓥|:泛指江南。鐘靈武昌人,故云。 (3)武略文韜:古兵書有六韜三略,后因以韜略指用兵謀略。“武略文韜”,言其文武兼?zhèn)洹?(4)捫虱:摸捉虱子,形容名士放達任性。《晉書·王猛傳》:“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5)飛鳧:《后漢書·
王喬
傳》載,
王喬
,明帝時為葉縣令,“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偵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 從東南飛來。于是候 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舄焉”。沈約《和謝宣城》:“
王喬
飛 舄,東方金馬門?!?(6)石洪:字浚川,中唐時人。曾以明經(jīng)為黃州錄事參軍。后烏重胤鎮(zhèn)河陽,求賢者以自重,乃具書幣邀辟。遂為重胤幕僚,佐其鎮(zhèn)河陽。見《新唐書·石洪傳》。 (7)韓愈:中唐時人。貞元進士。及第后曾為宣武節(jié)度使董晉、武寧節(jié)度使張建封幕府推官。后裴度以宰相節(jié)度彰義軍,宣慰淮西,奏愈為行軍司馬,佐裴度平淮西有功,遷刑部侍郎。見《新唐書·韓愈傳》。石洪、韓愈,皆以喻王參軍。 (8)紫貂:紫貂為貴重的服飾。 (9)重:再度,再次。 王參軍原在湖廣幕府,是時赴京供職,故詩有飛 、歸朝之喻,“裘賜紫貂”之祝。通篇贊王參軍的文韜武略、濟時之功,皆虛譽之辭。
挽道安法師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平陸黯煙塵,方期上續(xù)千燈,長駐靈山飛錫影;
澄潭昭日月,不道東來一葦,竟虛寰宇訪碑緣。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作者原注】道安法師倡議在日月潭玄奘寺建立碑林,曾與不佞數(shù)言其事,故末句及之。
道安法師(1907——1977),俗名傅錫鋆,湖南祁東縣靈官鎮(zhèn)桃源村二組人。曾辦有大專佛學講座、中華佛學研究會、《獅子吼》雜志、臺灣印經(jīng)處、中國佛教會文獻委員會等佛教機構(gòu)。先后擔任過廣西佛教會理事長、湖南省佛教會理事長、香港佛教協(xié)會理事兼秘書長、臺灣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及南岳祝圣寺住持、廣西能仁寺開山住持、南岳佛學講習所所長、臺灣松山寺開山住持、臺灣善導寺住持、臺灣玄奘寺住持等職務。著有《中國大藏經(jīng)翻譯刻印史》、《中國大藏經(jīng)雕刻史話》、《二力室文集》三集及日記多冊,惟在大陸時期者均已散失。他致力于佛教文化、教育事業(yè),建樹巨大,對近代佛教(尤其是臺灣地區(qū))有廣泛的推動和深遠的影響,堪為中國佛教民國時期的中流砥柱之一。
飛錫:佛教語。謂僧人等執(zhí)錫杖飛空。據(jù)《釋氏要覽》卷下:“今僧游行,嘉稱飛錫。此因高僧隱峰游五臺,出淮西,擲錫飛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來多是飛錫。”
一晉孫興公(綽)《游天臺山賦》:“
王喬
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 ”唐李周翰注:“王喬,仙人。應真,得真道之人。執(zhí)錫杖而行于虛空,故云飛也?!焙笾^僧徒游方為飛錫?!独涑柾瑥埳钚悴庞稳A嚴寺》:“有僧飛錫到,留客話松間?!?br />二指游方的僧徒。 唐杜甫《大覺高僧蘭若》:“飛錫去年啼邑子,獻花何日許門徒?!?br />澄潭昭日月:指日月潭。
東來一葦:一葦渡江是達摩祖師的宗教故事?,F(xiàn)在少林寺尚有達摩“一葦渡江”的石刻畫碑。
玄奘寺:臺灣玄奘寺位于南投縣,是為紀念唐代到西域取經(jīng)、對宣揚佛教及中華文化做出貢獻的玄奘法師而建的寺院。該寺建于公元1965年。中日戰(zhàn)爭期間,日本人在南京掠走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供奉在日本崎玉縣慈恩寺,1955年,始將部分頂骨舍利歸還中華民國佛教會,并擇定暫時安奉于日月潭畔之玄光寺;1965年11月,玄奘寺落成后,靈骨才迎奉入玄奘寺。
箋:保召棠 南通望海樓聯(lián) :
龕護白云,是大士雙趺坐處;
樓觀滄海,惟達摩一葦杭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