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樊宗師

相關(guān)人物:共 18 位。
共 1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孟嘉從宴地,千乘復(fù)登臨。
緣危陟高步,憑曠寫幽襟。
黃花玩初馥,翠物喜盈斟。
云雜組繡色,樂和山水音。
旆搖秋吹急,筵卷夕光沈。
都人瞻騎火,猶知隔寺深。
引用典故:炳蔚 纛牙
梁維西南屏,山厲水刻屈。
稟生肖剿剛(剿音巢,輕捷也),難諧在民物。
滎公(馀慶封滎陽郡公)鼎軸老,烹斡力健倔。
帝咨女予往,牙纛前岔坲。
威風(fēng)挾惠氣蓋壤劘拂。
茫漫華黑間,指畫變恍歘。
誠既富而美,章匯霍炳蔚。
日延講大訓(xùn),龜判錯(cuò)袞黻。
樊子坐賓署,演孔刮老佛。
金舂撼玉應(yīng),厥臭劇蕙郁。
遺我一言重,跽受惕齋慄
辭慳義卓闊,呀豁疚掊掘
如新去耵聹,雷霆逼颶?。
綴此豈為訓(xùn),俚言紹莊屈。
⑴ 烹謂烹擊,斡謂斡旋,猶宰制也
⑵ 岔,蒲悶切,詞音佛,或作拂,坲??,塵起貌
⑶ 《公羊傳》:“寶者何,璋判白龜青純。”何休注:“判,半也,半圭曰璋。龜判言其所執(zhí),袞黻言其所服。”
⑷ 呀豁,隙竅也。疚,勞也。因其隙竅,力加掊掘。掊掘者,討究也
⑸ 于聿切。耵聹,耳垢也,如新去耳垢,卻聞雷霆颶?也
雪壓泥埋未死身,每勞存問愧交親。
浮萍飄泊三千里,列宿參差十五人。
禁月落時(shí)君待漏,畬煙深處我行春。
瘴鄉(xiāng)得老猶為幸,豈敢傷嗟白發(fā)新。
病中得樊大(814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絕句
荒村破屋經(jīng)年臥,寂絕無人問病身。
唯有東都樊著作,至今書信尚殷勤。
引用典故:國鈞 屈軼
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軼,舉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國鈞。
元稹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動(dòng)必達(dá)窮民。
東川八十家,冤憤一言伸。
劉辟肆亂心,殺人正紛紛。
其嫂曰庾氏,棄絕不為親。
從史萌逆節(jié),隱心潛負(fù)恩。
其佐曰孔戡,舍去不為賓。
凡此士與女,其道天下聞。
??謬飞?,但記鳳與麟。
賢者不為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君為著作郎,職廢志空存。
雖有良史才,直筆無所申。
何不自著書,實(shí)錄彼善人。
編為一家(一作代)言,以備史闕文。
五年春,微之從東臺來,不數(shù)日,又左轉(zhuǎn)為江陵士曹掾。詔下日,會(huì)予下內(nèi)直歸,而微之已即路,邂逅相遇于街衢中,自永壽寺南,抵新昌里北,得馬上話別(得馬上語別);語不過相勉,保方寸,外形骸而已,因不暇及他。是夕足下次于山北寺。仆職役不得去,命季弟送行,且奉新詩一軸,致于執(zhí)事,凡二十章,率有興比,淫文艷韻,無一字焉。意者欲足下在途諷讀,且以遣日時(shí),消憂懣,又有以張直氣而扶壯心也。及足下到江陵,寄在路所為詩十七章,凡五六千言,言有為,章有旨,迨于宮律體裁,皆得作者風(fēng)。發(fā)緘開卷,且喜且怪。仆思牛僧孺戒,不能示他人,唯與杓直、拒非及樊宗師輩三四人,時(shí)一吟讀,心甚貴重。然竊思之,豈仆所奉者二十章,遽能開足下聰明,使之然耶?抑又不知足下是行也,天將屈足下之道,激足下之心,使感時(shí)發(fā)憤,而臻于此耶?若爾不然者,何立意、措辭,與足下前時(shí)詩,如此之相遠(yuǎn)也?仆既羨足下詩,又憐足下心,盡欲引狂簡而和之;屬直宿拘牽,居無暇日,故不即時(shí)如意。旬月來,多乞病假,假中稍閑,且摘卷中尤者,繼成十章,亦不下三千言。其間所見,同者固不能自異,異者亦不能強(qiáng)同。同者謂之和,異者謂之答,并別錄《和夢游春詩》一章,各附于本篇之末,馀未和者,亦續(xù)致之。頃者,在科試間,常與足下同筆硯;每下筆時(shí),輒相,共患其意太切而理太周。故理太周則辭繁,意太切則言激。然與足下為文,所長在于此,所病亦在于此。足下來序,果有詞犯文繁之說。今仆所和者,猶前病也。待與足下相見日,各引所作,稍刪其煩而晦其義焉。馀具書白。
引用典故:獨(dú)醒 曲池合,高臺滅 三黜 望銅臺
山中不棲鳥,夜半聲嚶嚶。
似道思?xì)w樂,行人掩泣聽。
皆疑此山路,遷客多南征。
憂憤氣不散,結(jié)化為精靈。
我謂此山鳥,本不因人生。
人心自懷土,想作思?xì)w鳴。
孟嘗平居時(shí),娛耳琴泠泠。
雍門一言感,未奏淚沾纓。
魏武銅雀妓,日與歡樂并。
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峽猿亦何意,隴水復(fù)何情。
為入愁人耳,皆為腸斷聲。
請看元侍御,亦宿此郵亭。
因聽思?xì)w鳥,神氣獨(dú)安寧。
問君何以然,道勝心自平。
雖為南遷客,如在長安城。
云得此道來,何慮復(fù)何營。
窮達(dá)有前定,憂喜無交爭。
所以事君日,持憲立大庭。
雖有回天力,撓之終不傾。
況始三十馀,年少有直名。
心中志氣大,眼前爵祿輕。
君恩若雨露,君威若雷霆。
退不茍免難,進(jìn)不曲求榮。
在火辨玉性,經(jīng)霜識松貞。
展禽任三黜,靈均長獨(dú)醒。
獲戾自東洛,貶官向南荊。
再拜辭闕下,長揖別公卿。
荊州又非遠(yuǎn),驛路半月程。
漢水照天碧,楚山插云青。
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餳。
誰謂譴謫去,未妨游賞行。
人生百歲內(nèi),天地暫寓形
太倉一稊米,大海一浮萍。
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jīng)。
尚達(dá)死生(一作生死)觀,寧為寵辱驚。
中懷茍有主,外物安能縈。
任意思?xì)w樂,聲聲啼到明。
花前嘆(826年) 唐 · 白居易
前歲花前五十二,今年花前五十五。
歲課年功頭發(fā)知,從霜成雪君看取。
幾人得老莫自嫌,樊李吳韋盡成土樊絳州宗師、李諫議景儉、吳饒州丹、韋侍郎顗,皆舊往還,相繼喪逝)。
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
花前置酒誰相勸,容坐唱歌滿起舞(容、滿,皆妓名也。)。
欲散重拈花細(xì)看,爭知明日無風(fēng)雨。
⑴ 五年前在杭州,有詩云:“五十二人頭似霜。”
和樂天贈(zèng)樊著作(810年) 中唐 · 元稹
君為著作詩,志激詞且溫。
璨然光揚(yáng)者,皆以義烈聞。
千慮竟一失,冰玉不斷痕。
謬予頑不肖,列在數(shù)子間。
因君譏史氏,我亦能具陳。
羲黃眇云遠(yuǎn),載籍無遺文。
煌煌二帝道,鋪設(shè)在典墳
堯心惟舜會(huì),因著為話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無間。
緬然千載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綴書為百篇。
是時(shí)游夏輩,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遺訓(xùn),職在圣與賢。
如何至近古,史氏為閑官。
但令識字者,竊弄刀筆權(quán)。
由心書曲直,不使當(dāng)世觀。
貽之千萬代,疑信(一作言)相并傳。
人人異所見,各各私所偏。
以是曰褒貶,不如都無焉。
況乃丈夫志,用舍貴當(dāng)年。
顧予(一作愿子)有微尚,愿以出處論。
出非利吾已(一作己),其出貴道全。
全道豈虛設(shè),道全當(dāng)及人。
全則富與壽,虧則饑與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萬物安。
解懸澤手,拯溺無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獨(dú)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為一物,死生為一源。
合雜分萬變,忽若風(fēng)中塵。
抗哉巢由志(巢由:見卷1《四皓廟》注。),堯舜不可遷。
舍此二者外,安用名為賓。
持謝著書郎,愚不愿有云。
⑴ 羲黃:伏羲氏與黃帝之并稱。伏羲氏即古帝太昊。
⑵ 典墳:《三墳》、《五典》之省稱?!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白由埔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闭x引孔安國《尚書序》云:“伏犧、神農(nóng)、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贝朔褐父鞣N古代典籍。
⑶ “皋夔”句:皋陶,虞舜之司法官。夔,虞舜之典樂官。益,即伯益,佐禹治水有功,禹欲讓位于益,益避居箕山之北。稷,即后稷,虞舜時(shí)之農(nóng)官。禹,虞舜之治水官。
⑷ 間然:非議,異議。《論語·泰伯》:“子曰:‘禹,吾無間然矣?!?/div>
⑸ 孔宣:即孔宣父,古代對孔丘之尊稱?!缎绿茣ざY樂志第五》(卷一五):“(貞觀)十一年,詔尊孔子為宣父,作廟于兗州,給戶二十以奉之?!?/div>
⑹ 百篇:《文選·孔安國〈尚書序〉》:“典謨訓(xùn)誥誓命之文凡百篇?!睆堛娮ⅲ骸叭绱酥?,惣有百篇,此略舉之?!焙笠?yàn)椤渡袝分Q。
⑺ 游、夏:子游(言偃)與子夏(卜商)之并稱。二人為孔子之學(xué)生,均長于文學(xué)。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昔尼父之文辭,與人通流。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div>
⑻ 信:原作“言”,據(jù)蜀本、盧本、楊本、何焯校改。
⑼ 出處:出仕與退隱?!兑住は缔o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div>
⑽ 伊尹:伊尹名摯,又名阿衡,說商湯以王道,被委以國政,佐湯為相。事詳《史記·殷本紀(jì)》
⑾ 名為賓:《莊子·逍遙游》:“名者,實(shí)之賓也,吾將為賓乎?”成玄英疏:“然實(shí)以生名,名從實(shí)起,實(shí)則是內(nèi)是主,名便是外是賓。”
車馬云外來,衣沾半山雨。
弭節(jié)扣真居,捫蘿笑塵矩。
回溪響石叢,靈茹抽巖塢。
玉檻刻年華,應(yīng)無愧前古(自注:殿檻石柱上有唐樊宗師、石鴻、(夏校:疑盧鴻之訛)韓退之、盧仝題名在焉。今亦刻名于此。)。
嘗聞紹述絳守居,偶來覽登(一作登覽)周四隅。
異哉樊子怪可吁,心欲獨(dú)出無古初。
窮荒搜幽入有無(一作無有),一語詰曲百盤紆。
孰云已出不剽襲,句斷欲學(xué)盤庚書。
荒煙古木蔚遺墟,我來嗟祗(一作止)得其馀。
柏槐(宋刻校:一作檜)端莊偉丈夫,蒼顏郁郁老不枯。
靚容新麗一何姝,清池翠蓋擁紅蕖。
胡鬅虎搏豈足(宋刻校:一作知)道,記錄細(xì)碎何區(qū)區(qū)。
虙氏八卦畫河圖,禹湯皋虺(一作陶)暨唐虞。
豈不古奧萬世模,嫉世姣巧(一作好)習(xí)卑污。
以奇矯薄駭(續(xù)校:一作駮)群愚,用此猶得追韓徒。
我思其人為躊躇,作詩聊謔為坐娛。
⑴ 原校:一本有方言爾雅不訓(xùn)詁,幾欲舌譯從象胥兩句
共 1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