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岫

共 5 首
重疊碎晴空,馀霞更照紅。
蟬蹤近鳷鵲,鳥道接相風(fēng)(希復(fù))。
苔靜金輪路,云輕白日宮(元和中,帝幸此宮)。
壁詩傳謝客門榜占休公。
⑴ 詞人陳至題此院詩云:藻井尚寒龍跡在,紅樓初起日光通
⑵ 廣宣上人住此院,有詩名,時號紅樓集。成式
一院暑難侵,莓苔共影深。
標(biāo)枝爭息鳥,馀吹正開襟(成式)
宿雨香添色,殘陽石在陰。
乘閑動詩意,助靜入禪心(希復(fù))。
靜,虛。
熱際,安居(符)。
龕燈斂,印香除。
東林賓客,西澗圖書。
檐外垂青豆,經(jīng)中發(fā)白蕖。
縱辯宗因袞袞,忘言理事如如(成式竟)。
泉臺定將入流否,鄰笛足疑清梵馀(成式新度)。
月下留丹灶(887年) 唐末 · 司空圖
五言律詩
有序:詩題五字,乃真仙之詞也。邵陽某縣人,或聞其山實異,齋禱積稔,果有蹈空而至者,涉筆附楹,久之,乃罷去。既而熟視木文,則字皆隱起成列矣。某年中,廉帥上聞,且命镵其逸跡,藏于郡廨,其后為刺史李岫所得。今傳于君孫,豈精契之所感致耶?光啟三年秋八月既望,愚獲睹于王官別業(yè)。噫!跡雖顯奇,道必體正,故為物怪之所中者,見之莫不洗然,欲蓋其事,目擊可數(shù)也。吾知挾邪佞以冒進(jìn)者,亦當(dāng)膽慄自廢,豈俟圖鼎燬犀而后辨奸妖之詭態(tài)哉!綴之全篇,以志誠敬,且期自警。泗水司空氏記。
月下留丹灶,壇邊樹羽衣。
異香人不覺,殘夜鶴分飛。
朝會初元盛,蓬瀛舊侶稀。
瑤函真跡在,妖魅敢揚威。
贈道士李岫 宋末元初 · 陳郁
五言律詩
聞?wù)f讀黃庭,經(jīng)年遠(yuǎn)俗情。
為能參溟涬,因不賦清平。
客滿轉(zhuǎn)呼酒,詩高偏避名。
謫仙游戲耳,終有玉函迎(同上書頁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