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一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9—1511 【介紹】: 明吳縣人,字昌毅。弘治十八年進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少精文理,長稱文雄,詩甲海內(nèi),名滿士林。躋身江東三才子、吳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著有《迪功集》、《談藝錄》等。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昌谷吳縣人官博士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昌榖,一字昌國,吳縣人。弘治乙丑進士,除大理寺左寺副左遷國子博士有迪功集又嘆嘆焦桐鸚鵡花間野興自慚等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二
禎卿字昌谷,一字昌國,吳人。
弘治乙丑進士,除大理寺左寺副,降國子博士。
有《迪功集》六卷,又有《嘆嘆》、《焦桐》、《鸚鵡》、《花間》、《野興》、《自慚》等集。
(《四庫總目》:禎卿論詩宗旨見于《談藝錄》及《與李夢陽第一書》。
如云:「古詩三百可以博其源,遺篇十九可以約其趣,樂府雄高可以勵其氣,《離騷》深永可以裨其思。
」又云:「繩漢之武,其流也猶至于魏;宗晉之體,其弊不可以悉。
」據(jù)其所談,仍北地摹古之門徑。
特夢陽才雄而氣盛,故枵張其詞;禎卿慮澹而思深,故密運以意。
當時不能與夢陽爭先,日久論定,亦不與夢陽俱廢。
《國寶新編》:昌谷專門詩學,究訂體裁,上探《騷》、《雅》,下括高、岑,取充棟之草,刪存百一,成一家之言,至今海內(nèi)奉如圭璧。
皇甫涍《少玄集》:詩之為藝,獨異眾體。
昌谷韻度鮮朗,情言超瑩,而原其趣,參之以神,要其構(gòu),極之以變。
考則古昔,往往冥契。
君之于詩,可以繼軌二晉,標冠一代。
《皇甫汸司勛集》:徐集獨綜菁英,莫可瑕類,非其佳穢自得,去取過嚴乎?
環(huán)溪詩話》:徐迪功詩如洞天仙子,偶落人間,不作風塵中語。
《藝苑卮言》:徐昌谷詩如白云自流,山泉泠然,殘雪在地,掩映新月。
又如飛天仙人,偶游下界,不染塵俗。
昌谷自選《迪功集》,咸自精美,無復可憾。
近皇甫氏為刻《外集》,袁氏為刻五集,即少年所稱「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者是已。
不知舞陽、絳、灌既貴后,為人稱其屠狗吹簫,以為佳事,寧不泚顙。
王世懋《藝圃擷馀》:詩有必不能廢者,雖眾體未備,而獨擅一家之長。
如孟浩然洮洮易盡,止以五言雋永,千載并稱王、孟。
明其徐昌谷、高子業(yè)乎?
二君詩大不同,而皆巧于用短。
徐能以高韻勝,有蟬蛻軒舉之風;高能以深情勝,有秋閨怨婦之態(tài)。
更千百年,李、何尚有廢興,二君必無絕響。
《國雅》:徐昌谷豪縱英裁,格高調(diào)雅,馳騁于漢唐之間,婉而有味,渾而無跡,諸體高妙,都無累句可刪。
《續(xù)吳先賢贊》;徐昌谷初與唐寅、文壁游,其詩逸麗。
迨見李一何制作,遂變而益遒,研極詩之變。
逆其初,由卿云以來,至西京之盛,沿魏、晉而下,其所攻論甚嚴,談藝之作,出鐘嶸矣。
吳之文自昌谷始變而為六代。
《王稚登晉陵集》:武宗之時,文士輩出。
李君赤幟于關西,徐子白眉于東海。
李資弘亮,徐學精深。
長才絕力,則徐不逮李;清聲古色,則李不逮徐。
《明詩選》:陳臥子曰:「昌谷似與仲默同源,然仲默俊逸,昌谷矜貴,又自有殊。
」宋轅文曰:「昌谷如秋夜銀河,爛爛垂地。
何、李刻意少陵,迪功獨宗太白,不若嘉清時七子同境也。
」 王士禛《居易錄》:徐昌國《談藝錄》:「未睹鈞天之美,則《北里》為工;不詠《開雎》之亂,則《桑中》為雋。
」當是既見空同之后,深悔其吳耳!
田按:昌谷才力不及李、何富健,而清詞逸格,矯矯出群,不授后人指摘。
良由存詩不多耳。
《談藝》一錄,清言微旨,可儷嚴滄浪。)
維基
徐禎卿(1479年—1511年),字昌榖,又字昌國。直隸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代文學家。其先常熟縣人,遷居吳縣。早年學文于吳寬,學書法于李應禎。年少時,與同郡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并稱“吳中四才子”。十六歲成《新倩集》,弘治十四年以國子生辛酉科應天鄉(xiāng)試第七十二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科進士。因其貌不揚,不得入翰林,授大理左寺副。與李夢陽、何景明交游。因犯人逃亡牽連,降國子監(jiān)博士。正德六年(1511年)卒,年僅三十三歲?!?a target='_blank'>明史·文苑》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