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悟空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欲上千級(一作尺)閣,問天三四言。
未盡數(shù)十登,心目風(fēng)浪翻。
手手把驚魄,腳腳踏墜魂。
卻流至舊手,傍掣猶欲奔。
老病但自悲,古蠹木萬痕。
老力安可誇,秋海萍一根。
孤叟何所歸,晝眼如黃昏。
??质Ш貌剑氡耸芯T。
結(jié)僧為親情,策竹為子孫。
此誠徒切切,此意空存存。
一寸地上語,高天何由聞。
君不見毗耶居士人天英,化佛億萬文室盈。
清晨香積一盂食,厭足一切緊法力。
又不見手捉麈尾生公廬,說經(jīng)妙蘊(yùn)幾無馀。
豈惟緇素日會面,粉碎虛空雨花片。
我生歸命海潮音,況復(fù)劬勞諱日臨。
三孤遺像涕沾臆,建齋達(dá)觀趨禪閾。
悟空誰是悟真空,門前灌木吟悲風(fēng)。
① 清康熙《埔陽志》卷五題作“游陰那山勝概”。
潮有陰那,末唐法界也,時欲謁未遑。茲承恩歸,乘便一覽,大是嶺東奇觀。朝來僧請一字以為那記,予亦奚慳,書此以證。
遙看名勝起巃嵷,束膝徐徐謁鏡空。
五玉峰前鋪玉埒,二珠樹里蕊珠宮。
有因特叩關(guān)中偈,無盡誰傳燈下紅。
石上精魂今在否,令人惆悵有無中(以上《東莆先生文集》卷五)。
⑴ 束,清康熙《埔陽志》卷五作“悚”。
⑵ 埒,清康熙《埔陽志》卷五作“屑”。
⑶ 在否,清康熙《埔陽志》卷五作“自在”。 (郭培忠整理)
虛閑堂開晝不炎,韡韡鄂不香透檐。
遲我談詩無雜客,嘯巖坐上軒修髯。
我昨吟君對床雨,擬諸子由并子瞻。
眉山才名古所少,彭城宦況報已廉。
豈如頭廳恰伯仲,日以古學(xué)交箴砭。
欲從蘇門杜法叩,聊借迦葉天花拈。
世以蘇詩目奔放,三藏法界標(biāo)華嚴(yán)。
倒垂銀河注滄海,變眩百怪包洪纖。
誰知當(dāng)日得力語,圓相表里天人兼。
真放精微非客慧,豪釐妙算楮與縑。
詩與畫禪本一理,機(jī)鋒電掣難為添。
唐之天寶宋元祐,堂堂筆陣千軍覘。
中間微茫不傳處,神工秘籥開樞鈐。
后來空同大復(fù)輩,衣冠優(yōu)孟爭吞挦。
白蘇名齋意固韙,王李七子波猶漸。
由宋窺唐覓津逮,必于元陸資膏沾。
道園詣極不易到,茶山白石稍未饜。
獨有遺山模玉局,??為遁士芟歸潛。
中州萬古清粹氣,燕趙慷慨吾何謙。
淵乎白山諸老集,君家一尺裒牙簽。
天挺光芒要善養(yǎng),不在虛騁毫鋒铦。
今日源流溯坡老,何啻甘苦追江淹。
小齋日日拜蘇像,更擬臘雪佳辰占。
邀同一髯兩學(xué)士,泚毫對捲松窗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