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首
大地山河,中天朝市。
玉帛萬國,子男百里。
惟索之亭,惟京之水。
膴膴原隰,森森□梓。(一章)
粵茲撫字,須彼仁賢。
俗之化者,君之宰焉。
操我利器,亨我小鮮。
聞歌下邑,舞洽重泉。(二章)
其政不嚴,其儀不忒。
秩秩詩禮,光光道德。
爰務耕桑,罕施徽纆。
無偏無黨,有典有則。(三章)
琴鳴宓賤,花發(fā)潘仁。
俸惟計日,甑乃生塵。
視人如子,臨事若神。
秋鷹坐化,瑞雉行馴。(四章)
自冬徂春,密云不雨。
曲降絲綍,載傾敖庾。
沐蘭奠桂,救病濟窶。
旋感月離,方期歲取。(五章)
祝良何德,汲黯何功。
達望千載,寧踰一同。
既流膏雨,克播循風。
聲聞于外,化協(xié)于中。(六章)
鳳使載揚,驥途攸展。
芳菊無絕,甘棠勿剪。
式紀清芬,爰憑翠篆。
歌詠不足,聊稱其善。(七章)
宸翰符玄造,榮題國子門。
筆鋒回日月,字勢動乾坤。
檐下云光絕,梁間鵲影翻。
張英圣莫擬,索靖妙難言。
為著盤龍跡,能彰舞鳳蹲。
更隨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嘗觀夫乾位始造。坤儀廣生。
運元和而產(chǎn)氣。因自有而含精。
萬靈偫分。立圓形以標貴。
四體成物。包寸心而致亨。
含妙有而成象。賁虛無而自明。
故其端以居中。動不違正。
藏牝谷而為主。辟靈臺而作鏡。
將黷之而不昏。因澄之而彌靜。
既刬邪而窒欲。復窮理而知命。
然后和精神。明情性。
俾存存而不惑。恒皎皎而孤映。
由觸類而感。有為必因。
象物知器。乘時利人。
敷禮經(jīng)以導俗。馳精義以入神。
探禍福而知運。任行藏而理身。
所以君子處順而情逸。明王不言而化淳。
若乃潛英議。蓄明斷。
欲鴻蒙而未析。忽冒昧而相亂。
凝至精而一臨。俾偫疑而四散。
故使立身者潔之而清真自守。入官者朗之而美化攸贊。
語眾妙之元通。分萬殊于大觀。
然則物以心鑒。心由物遷。
掇輕花而意艷。坐孤石而情堅。
所以去彼取此。削觚為圓。
將欲保至和而不撓。存大璞而自然。
茲會有體。彼管攸設。
選賢而官。知人則哲。
端靈心之朗暢。拂清鏡之光潔。
取舍妙諧于物宜。推擇靡遺于井渫。
遣許郭而齊鑒。與山盧而比杰。
可謂
張英風。著徽烈。
嗟小子之庸蔽。撫蓬心而望絕。
穹碑一立承天寺,吟骨遂重宜州樓。
當年群蟻亦策勛,豈知須臾夢封侯。
南柯一散風雨惡,未若栩栩為莊周。
一螳踉蹡上枯柳,一螳欲上鼓劍走。
驚蟬側翅著樹枝,性命幾成落渠手。
物生遠害當知幾,不知猶可況已知。
千枝何處無風露,莫曳殘聲急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