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絳

相關(guān)人物:共 15 位。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詠德上太原李尚書 中唐 · 歐陽詹
七言律詩
那以公方郭細侯,并州非復(fù)舊并州。
九重帝宅司丹地,十萬兵樞擁碧油。
鏘玉半為趨閤吏,腰金皆是走庭流。
王褒見(一作頌)德空知頌(一作感),身在三千最上頭。
花下醉中聯(lián)句(828年) 中唐 · 李絳
五言排律
共醉風光地,花飛落酒杯送劉二十八)
殘春猶可賞,晚景莫相催(禹錫送白侍郎)
酒幸年年有,花應(yīng)歲歲開(居易送兵部相公)
且當金韻擲,莫遣玉山頹(絳送庾閣長)。
高會彌堪惜,良時不易陪(承宣送主客)。
誰能拉花住,爭換得春回(禹錫送吏部)
我輩尋常有,佳人早晚來(嗣復(fù)送白侍郎)。
寄言三相府,欲散且裴回(居易,時戶部相公同會)。
曉入白蓮宮,琉璃花界。
開敷多喻草,凌亂被幽徑。
壓砌錦地鋪,當霞日輪映。
蝶舞香暫飄,蜂牽蕊難正。
籠處彩云合,露湛紅珠瑩。
結(jié)葉影自交,搖風光不定。
繁華有時節(jié),安得保全盛。
色見盡浮榮,希君了真性。
⑴ 白蓮宮:東晉釋慧遠于廬山東林寺,與慧永、慧持、劉遺民、雷次宗等,結(jié)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凈土,又掘地植白蓮,故稱白蓮社。后因稱佛寺為白蓮宮。此指永壽寺。
⑵ 琉璃:佛教以七寶莊嚴形容凈界,琉璃即七寶之一?;ń纾荷徎ń缰》Q,此指永壽寺。清厲荃《事物異名錄·佛釋·佛寺》:“《白六帖》:花界、花宮……皆佛寺名?!?/div>
⑶ 開敷:指開花。敷,布,開。多喻草:指牡丹。佛教常以花草樹木示人佛理?!睹罘ㄉ徣A經(jīng)》卷三《藥草喻品》佛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語:“如彼草木,所稟各異,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div>
⑷ 真性:佛教謂人本來就具有之不妄不變之心體。
李三(796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知我貧
階蓂附瑤砌,叢蘭偶芳藿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
鮑叔知我貧,烹葵不為薄。
半面契始終,千金比然諾。
人生系時命,安得無苦樂。
但感游子顏,又值馀英落。
蒼蒼秦樹云,去去緱山鶴。
日暮分手歸,楊花滿城郭。
⑴ 蓂:古代傳說中一種瑞草?!吨駮o年》卷上《帝堯陶唐氏》:“又有草莢(夾)階而生,月朔(陰歷初一)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月末)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div>
⑵ 藿:香草名,即藿香,多年生芳香草木,莖葉可入藥?!稄V韻·鐸韻》:“藿,香草?!?/div>
⑶ “鮑叔”二句:《史記·管晏列傳》(卷六二):“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貧。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笨?。元王禎《農(nóng)書》卷八:“葵為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本豐而奈旱,味甘而無毒……子若根則能療疾,咸無棄材,誠蔬茹之上品,民生之資助也?!薄对姟め亠L·七月》:“七月烹葵及菽?!?/div>
⑷ “半面”句:謂交往雖淺而交情不淺?!逗鬂h書·應(yīng)奉傳》“奉少聰明”李賢注引三國吳謝承《后漢書》:“奉年二十時,嘗詣彭城相袁賀,賀時出行閉門,造車匠于內(nèi)開扇出半面視奉,奉即委去。后數(shù)十年于路見車匠,識而呼之?!?/div>
⑸ “千金”句:謂堅守信用,不輕易許諾。《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div>
⑹ 緱山鶴:舊題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習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shù)日而去。”緱山,即緱氏山,在今河南省偃師市。
憶在開元觀,食柏練玉顏
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李生隔墻住,隔墻如隔山。
怪我久不識,先來問驕頑。
十過乃一往,遂成相往還。
以我文章卷,文章甚斑斕。
因言辛庾輩,亦愿訪羸孱。
既回數(shù)子顧,展轉(zhuǎn)相連攀。
驅(qū)令選科目,若在阓與阛。
學隨塵土墜,漫數(shù)公卿關(guān)
唯恐壞情性,安能懼謗訕。
還招辛庾李,靜處杯巡環(huán)。
進取果由命,不由趨險艱。
穿楊二三子,弓矢次第彎。
推我亦上道,再聯(lián)朝士班。
二月除御史,三月使巴蠻。
蠻民(竹感切)訴,齧指明痛瘝。
憐蠻不解語,為發(fā)昏帥奸。
歸來五六月,旱色天地殷。
分司別兄弟,各各淚潸潸
哀哉劇部職,唯數(shù)贓罪鍰。
死款依稀取,斗辭方便刪(斗辭:辯訟之辭。)。
道心常自愧,柔發(fā)難久黫。
折支望車乘,支痛誰置患。
奇哉乳臭兒,緋紫繃被間
漸大官漸貴,漸富心漸慳。
鬧裝轡頭??,靜拭腰帶斑。
鷂子繡線??,狗兒金油(去聲)
香湯洗驄馬(21),翠篾籠白鷴(22)。
月請公主封(23),冰受天子頒(24)。
開筵試歌舞,別宅寵妖嫻。
坐臥摩綿(一作錦)(25),捧擁綟絲鬟(26)。
旦夕不相離,比翼若飛??。
而我亦何苦,三十身已鰥(27)。
愁吟心骨顫,寒臥支體??(28)。
居處雖幽靜,尤悔少愉懶(29)。
不如周道士,鶴嶺臨鐘灣(鶴嶺:緱氏山之嶺,在今河南偃師市境內(nèi),王子喬成仙后曾乘鶴于此短暫駐留。參卷5《別李三》注。潼:蜀本、楊本、董本、全詩作“鐘”,似是。鐘灣,疑亦在河南偃師境內(nèi)。)。
繞院松瑟瑟,通畦水潺潺。
陽坡自尋蕨(30),村沼看漚菅(31)。
窮通兩未遂,營營真老閑。
⑴ 食柏:傳說服食柏樹葉與果實,可以延年或成仙。舊題漢劉向《列仙傳·赤須子》(卷下):“赤須子……好食松實、天門冬、石脂,齒落更生”
⑵ 辛、庾:辛指辛丘度,行大。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自注:“辛大丘度,性迂嗜酒”;庾指庾敬休,字順之,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與元稹有姻懿關(guān)系。參拙著《元稹年譜新編》貞元十年譜文。
⑶ 訪:原作“放”,據(jù)蜀本、盧本及何焯校改。羸孱:瘦弱之人,此為元稹自稱之謙辭。
⑷ 科目:指唐代分科選拔官吏之名目。清顧炎武《日知錄·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經(jīng),有進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jīng)之別,有五經(jīng),有三經(jīng),有學究一經(jīng);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曰制舉……見于史者凡五十馀科,故謂之科目。”
⑸ 阓與阛:阓,市之門;阛,繞市之墻。《廣雅·釋宮》:“阛,道也?!蓖跄顚O疏證:“案,阛為市垣,阓為市門,而市道即在垣及閘之內(nèi),故亦得阛阓之名?!贝朔褐感[之市區(qū)。
⑹ 公卿關(guān):唐代科舉,舉子往往需求助于當權(quán)者,使為之稱揚,如過道關(guān)口,故云。
⑺ 穿楊:形容箭術(shù)高明?!妒酚洝ぶ鼙炯o》:“楚有養(yǎng)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fā)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shù)千人,皆曰善射?!贝擞髦缚婆e及第。
⑻ 詀諵:低聲碎語貌。
⑼ 齧指:咬指頭,形容極為痛心。痛瘝:疾苦,病痛。
⑽ 昏帥:指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嚴礪。嚴礪曾擅沒管內(nèi)將士、官吏、百姓及前資寄住等莊、宅、奴婢及兩稅外加徵錢米等。
⑾ 殷:赤黑色?!蹲髠鳌こ晒辍罚骸白允己?,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杜預(yù)注:“殷,音近煙,今人謂赤黑色為殷色?!?/div>
⑿ 分司:唐制,中央官吏在東都任職,稱分司。
⒀ 鍰:古代重量單位,一說為六兩,一說為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一說為六兩大半兩。
⒁ 道心:即菩提心。菩提乃梵文之音譯,意譯為“覺”“智”等,指對佛教根本精義之覺悟,舊譯借用《老》、《莊》術(shù)語,稱之為“道”。
⒂ 黫:黑色?!妒酚洝ぬ旃贂罚骸包i然黑色甚明?!?/div>
⒃ 折支:彎腰。支,同“肢”?!墩滞āぶР俊罚骸爸Вc肢通,人四體也?!?/div>
⒄ “緋紫”句:指因門蔭而得高官。緋紫,紅色與紫色之官服。唐制,散官五品以上服緋,三品以上服紫。此泛指高官所穿之官服??嚤唬厚唏佟??,同“繃”,包裹嬰兒之小被。
⒅ 鬧裝:明王驥德《古本西廂記》:“蓋鬧裝猶雜裝之謂?!鞭\頭:馬龍頭。??:同“觼”,系轡之有舌環(huán)?!墩f文·角部》:“觼,環(huán)之有舌者。”桂馥義證:“觼,系轡之環(huán)也?!?/div>
⒆ ??:鷂子身上用絲線織成之飾物。
⒇ 镮:泛指圓圈形物體,亦作“環(huán)”。
(21) 驄馬:青白色錯雜之名馬,古代御史之所乘?!逗鬂h書·桓典傳》:“【典】辟司徒袁隗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宦官秉權(quán),典執(zhí)政無所回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div>
(22) 白鷴:鳥名,又稱銀雉,雄鳥之冠及下體純藍黑色,上體及兩翼白色,故名。蕭穎士《白鷴賦序》:“白鷴,羽族之幽奇,素質(zhì)黑章,爪觜純丹,體備冠距,頗類夫雞翟,神貌清閑?!?/div>
(23) (一作俸)。(“月”句:《唐六典·公主邑司》:“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財貨出入、田園徵俸之事?!闭垼焊嬖V?!稜栄拧め屧b上》:“請,告也?!狈猓罕R本、楊本、全詩一作“俸”)
(24) “冰受”句:古代帝王夏天賞賜貴重寵臣冰塊,以示恩寵?!洞蟠鞫Y記·夏小正》:“頒冰:頒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25) 綿:紀事、季本一作“錦”。盧?!耙慑\”,似是。
(26) 綟絲鬟:黃黑色發(fā)髻,此借指年輕女性仆人。綟,用藎草染成之顏色,黑黃而近綠?!都本推肪矶骸翱~綟綠紈,皂紫石延?!鳖亷煿抛ⅲ骸熬F,蒼艾色。東海有草,其名曰?,以染此色,因名綟云。”
(27) 鰥:男子無妻。《釋名·釋親屬》:“無妻曰鰥。鰥,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鰥鰥然也,故其字從魚,魚目恒不閉者也?!?/div>
(28) 五閑切,又渠云切,痹也。《素問·五常政大論》:“皮??肉苛,筋脈不利?!睆堧[庵集注引張介賓曰:“??痹而重也?!?/div>
(29) 愉懶:懈怠。愉,同“偷”;懶,同“懶”。
(30) 蕨: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在山野,嫩葉可食,俗稱蕨菜?!对姟ふ倌稀げ菹x》:“陟彼南山,言采其蕨?!?/div>
(31) 漚菅:水浸茅草,使之柔韌。菅,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長二三尺,古代用以編蓋房頂。
① 今春與楊兄會于馮翊,數(shù)日而別,此詩同州作。
白發(fā)故人少,相逢意彌遠。
往事共銷沈,前期各衰晚。
昨來遇彌苦,已復(fù)云離巘
秋草古膠庠,寒沙廢宮苑。
知心豈忘鮑(“知心”句:見5卷《別李三》注。),詠懷難和阮。
壯志日蕭條,那能競朝幰。
⑴ 遇彌:蜀本、楊本、董本、馬本作“彌遇”。
⑵ 云離巘:古人以為石為云根,云觸石而出,故云。巘,險峻之山峰?!稄V韻·狝韻》:“巘,山峰。”
⑶ 膠庠:周代學校名。周代膠為大學,庠為小學,后世通稱學校為膠庠。語本《禮記·王制》:“周人養(yǎng)國老于東膠,養(yǎng)庶老于虞庠。”
⑷ 宮苑:指沙苑與興德宮。沙苑在今陜西大荔縣南,南臨渭水,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唐于此置沙苑監(jiān)?!对涂たh圖志·同州》:“沙苑,一名沙阜,在(馮翊)縣南十二里,南北三十里……今以其處,宜六畜,置沙苑監(jiān)?!迸d德宮,《元和郡縣圖志·同州》:“興德宮,在(馮翊)縣南三十里。義旗將趣京師,軍次于忠武園,因置亭子,名興德宮,屬家令寺?!?/div>
⑸ “詠懷”句:阮籍有《詠懷詩》八十馀首,多借古諷今,詞旨隱約,歸趣難求。
⑹ 朝幰:朝廷大臣所乘之車輛。幰,車前帷幔。隋朝曾規(guī)定,六品以下官員乘車不得施幰。此借指高官。
天意兆升平,忠良自間生。
二年移四鎮(zhèn),一夜破重城。
白刃來臨敵,青油引出京。
指途諳老馬,望海哂長鯨。
國用鞭頭算,軍機帳下萌。
王師初戮力,賊將首推誠。
鼎鼐傳家世,藩隅易弟兄。
風云將氣合,才命與時并。
咳唾收齊土,瘡痍肓蔡氓。
指撝從上策,談笑賴高情。
發(fā)號方回踵,歸農(nóng)務(wù)散兵。
紫微才近侍,彤矢又專征。
曲直須繩準,幽深藉鏡明。
曉江流汗漫,秋華聳崢嶸。
士勇思陳力,兒啼畏道名。
文王開卦兆,武帝下星精。
遠寄恩彌厚,深欺敵不勍。
儉風敦制度,和氣茂逢迎。
畫障朱軒設(shè),蠻刀粉壁橫。
木魚連鑰動,金獸齒環(huán)獰。
舞席宮鬃出,賓盤海饌盈。
繡蹄紅球臥,花領(lǐng)紫絳縈。
鹓鷺初移府,熊羆夜烈營。
濟河無反顧,當陣必前行。
野迥朱旗卜,霜干翠幕輕。
角吹寒日色,槍揭暑雷聲。
寧越身猶賤,馮暖膽未呈。
貴門心強跡,賢路力何爭。
閟手從拋劍,愁腸卻賴觥。
寧依劉表死,不接賈充榮。
阻轍羞偏轂,蟠泥渴一泓。
應(yīng)憐望塵眼,歧路拜雙旌。
憶作江東客,猖狂事頗曾。
海隅思變化,云路折飛騰。
小子今何述,高賢昔謬稱。
瘦體休問馬,病爪莫論鷹。
海棹扁舟泛,江開一檻憑。
岸環(huán)青莽蒼,峰峭碧崚嶒。
水國程無盡,煙郊思不勝。
金絲援嫩柳,玉片犯殘冰。
夜泊聞操楫,朝行看下罾。
沙明春雨霽,野白暮云蒸。
蒲晚帆山葉,花開鏡水菱。
亂芳叢沼沚,馀溜泄溝塍。
鷲嶺因支訪,龍門詣李登。
黃鶯春惱客,白鶴夜依僧。
粗得狂歌趣,深疑笑病癥。
地窮屯健馬,天盡抑飛鵬。
桂彩分城堞,松香在閣層。
酒徒窮不破,詩債老相仍。
伯玉年將近,宣尼《易》未弘。
歲儲雖自乏,社肉必均秤。
造化三光借,乾坤一塊凝。
才當論曲直,命可系衰興。
鳳鳥非無嘆,驊騮靡不乘。
豹文須蔚蔚,羊目漫睖睖。
范蠡嘗金鑄,吳王昔土崩。
雄圖翻自失,高躅鮮相承。
禹廟思陳藻,秦山憶杖藤。
幾時心豁豁,長日醉瞢瞢。
水室窮深討,云門極峻登。
北歸天尚遠,東望海方澄。
鶴跂虛為羨,人言敢不應(yīng)。
旅游星正孛,愁望月初絙。
詎欲由斜徑,聊思枕曲肱。
興捫頭上虱,閒視筆鋒蠅。
鳥岸勞方寸,魚瓶惜一升。
詩秋情未劇,別夜思偏增。
白首身從賤,青云氣可凌。
當知在塵土,言直更兢兢。
塞色深河曲,江聲接海壖。
一生勞遠地,萬事誡中年。
失路為閒物,無官入長錢。
高蹤非隱遁,下界即狂顛。
漸老稀時輩,歸休著近篇。
星明知帝座,琴妙覺商弦。
闕下非才入,江南是性牽。
山猿拾蟲豸,野鳥避鷹鹯。
戲傲東方朔,文輕司馬遷。
萬言成棄置,五字失雕鐫。
去處尋莊叟,生涯挈道詮。
新秋唯白發(fā),舊物祇青氈。
志業(yè)寧常墮,窮耕豈素便。
高低徇雞口,得失付魚筌。
醉臥捫云扃,狂歌上釣船。
古桐收取好,壞屋薦來偏(原注:祜累蒙方鎮(zhèn)論薦。)
卻厭長裙曳,寧辭短褐穿。
憤窮多自樂,不佞少人憐。
靜祝旄頭矢,閒看馬腹鞭。
長途思逐日,高閣夢凌煙。
讀《易》刪王注,通《詩》斷鄭箋。
灰心志射鵠,火性急韋編。
昔命公稱許,嘗封國是燕。
中間得道濟,內(nèi)外益心虔。
始助周文理,俄隨漢武仙。
長沙歸賈誼,汗馬得張騫。
戰(zhàn)伐窮蕃域,英雄是將員。
幾當陳俎豆,長謂鑄戈鋋。
世故貞元末,時清天寶前。
亂離中可惋,愚俊日相肩。
憶昨聆商鞅,于今俟魯連。
陰陽初未契,造化昔何邅。
竊位崇奸力,沽榮瀆貨權(quán)。
滿堂金已散,一草命無全。
皂白金徒爾,蒼黃古亦然。
不時經(jīng)廢宅,無地見荒埏。
絕塞塵猶起,窮陰候莫愆。
楊朱寧謾泣,阮籍不空眠。
上意今唯允,人心遽益悛。
洪爐當釰戟,大匠主陶甄。
諫豸心彌果,星郎議亦先。
氣腸思藻鏡,血首待花磚。
地峻清流急,天高白日懸。
軍庭深自誡,相合肯虛延。
金馬門徒啟,蒲輪詔未宣。
會逢嵩岳幸,應(yīng)見渭濱畋。
始賀官衣段,尋聞御食蠲。
災(zāi)蝗雖犯稼,彗孛欲依躔。
楚國風殊革,夷門政已傳。
深謀南界郢,重德北臨邊。
跡戀羊公切,心依魏相專。
苦眉虛更結(jié),窮肺勿相煎。
輪轉(zhuǎn)功何倍,藩方寄甚堅。
三千擁簪紀,十萬各旌旃。
大器能斟酌,長材少棄捐。
樂音尤在律,星象倏開乾。
子夜汾河上,陽春峴嶺顛。
鬼園濡健筆,花塔醉妖鉛。
入室風儀迥,登樓月思圓。
塞旗冬獵獵,江鼓夜鼘鼘。
臥犬偎??毯,鳴騮躍錦韉。
綠毛鸚鵡細,紅實荔支駢。
酒夕繁含管,詩秋迭彩箋。
擁爐香旋爇,剪燭艷重然。
畫鹢交浮淺,雕盤幾飫檀。
蟹黃咸滿箸,熊白軟加籩。
文業(yè)臻曹植,軍書到謝玄。
鷓鴣詞綺靡,鴝鵒舞蹁躚。
未坐扶狼狽,重茵睡猓然。
夜門歸妓樂,部砌拾花鈿。
揭袖從風虎,彈冠仰露蟬。
依劉身未殺,投趙踵空旋。
竊語機關(guān)少,徐行病體攣。
詎煩詹尹策,徒掛養(yǎng)由弦。
勃窣形骸朽,眼回語氣嫣。
萬端饒睚眥,一笑泥嬋娟。
大網(wǎng)寧羅雀,深源亦聚鳣。
偏思公子館,誰問李膺船。
筆硯今猶置,文章昔精研。
行因竹林寺,出為柘枝筵。
物外心仍僻,塵中病已痊。
蕭疏吟草木,浩渺溯波漣。
南陌逢車馬,西陵見墓田。
傷心從楚塞,垂淚到湘川。
建業(yè)人無也,姑蘇事已焉。
翠華深沓靄,情籟響潺湲。
夢去為蝴蝶,魂游逐杜鵑。
詩吟陳后主,傳范楚先賢。
百越憐疆境,三吳隘井廛。
江分九派水,海石一方天。
步日松陰缺,披嵐石翠鮮。
朝帆入大浦,暝鞚逸長阡。
曩造西霞律,新參北固禪。
澗游提破屨,樓臥枕空拳。
□肆行聊問,僧棋坐與??。
朽心降杞梓,生意慕蘭筌。
真道非無隘,空談是信緣。
侯王如重阻,歸看數(shù)峰連。
席上吟 唐 · 劉崇魯
七言絕句
南行忽見李深之,手舞如蜚令不疑。
任有風流兼蘊藉,天生不似鄭都知。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