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晁衡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3 【介紹】: 名或作曄。唐鄧州穰人,字云卿。開元間進士。少嗜學,善屬文。履操清直,性孝悌。仕途蹇躓,屢經(jīng)貶謫。德宗建中初,累官秘書少監(jiān)。與殷寅、顏真卿、柳芳、陸據(jù)、蕭穎士、李華、邵軫友善,時有“殷、顏、柳、陸、蕭、李、邵、趙”之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3 字云卿,排行七,郡望天水(今屬甘肅),鄧州穰(今河南鄧州)人。
一作趙曄,誤。
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及第,補太子正字,授大理評事,調(diào)雷澤、河東丞。
天寶末為陳留支使。
安祿山陷郡,沒于賊。
肅宗乾元初,貶泉州晉江尉,福建觀察使李承昭奏為判官,兼監(jiān)察御史。
入遷膳部、比部員外郎。
代宗大歷間,歷仕祠部、膳部、倉部郎中。
德宗建中初,遷秘書少監(jiān),四年(783),涇原兵變,驊避地山谷,病死,贈華州刺史。
生平見《舊唐書》本傳。
與殷寅、顏真卿等人友善,時人語曰:“殷顏柳陸、李蕭邵趙”。
晁衡有交往,嘗作《送晁補闕歸日本國》。
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薦,授將樂縣學訓導,官至禮部員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歸。工詩,為閩中十才子之首。有《鳴盛集》。
明詩紀事·甲簽·卷十
鴻字子羽,福清人。
洪武初以薦授將樂訓導,擢禮部員外郎。
有《鳴盛集》四卷。
(《藝苑卮言》:浦長源、林子羽如小乘法中作論師,生天則可,成佛甚遙。
詩藪》:子羽諸體皆工,五言律尤勝。
合處置唐錢、劉不復辨別。
七言律如「珠林積雪明山殿,玉澗飛流帶苑墻」。
「諸天日月環(huán)龍袞,九域山河拱象筵」,「衲經(jīng)雁宕千峰雪,定入蛾眉半夜鐘」,「云邊夜火懸沙驛,海上寒山出郡樓」。
皆氣色高華,風骨遒爽。
《國雅》:林員外才思藻麗,如游魚潛水,翔鳶薄天,高下各適性情。
廬陵劉子高序其集云。
「已窺陳拾遺之奧,大有開元之風。
」馀所選五言,全佳者如《芙蓉峰》、《出塞送高郎中《、《讀書臺》,其句有「苦霧沈旗影,飛霜濕鼓聲」,似「戰(zhàn)馀落日黃,軍敗鼓聲死」。
又「燈影秋云里,書聲晚磐中」,似「塔影掛青漢,鐘聲扣白云」,并稱警絕,信不在大歷下也。
陳衍《槎上老舌》:子羽詩文,一洗元人纖弱之習,為開國宗派第一。
萬層初,袁太守景從、馬參軍用船,同選十才子詩,雖復精勤,不無掛漏。
如「人分滄海色,江轉白云痕」,「山鐘知寺遠,海月憶家貧」,「落日扁舟去,秋風萬里心」,「重關逢雪度,走馬見星移」,「郢樹侵吳近,淮流入海長」,「古柳垂青蔓,沙河急暮流」,「三軍隨虎竹,萬里度龍沙」,「古戍冰成壘,春湟雪作花」,「溪橋寒吐月,驛樹晚藏煙」,「關云遮越斷,海雨入?yún)巧睢?,皆五言佳境,何以去之?div id="1kbo6kn" class='inline' id='people_48070_1_16_comment'>
又七言如「云邊夜犬鳴沙驛,海上寒山出郡城」,「殘煙野戍聞寒笛,落日楓林見驛梅」,「南粵云來螺渚北,東甌天接虎門蒼」,「蘇小門前人散后,灞陵橋上燕來時」,「江田未熟晴蕪曉,館樹新涼夕鳥喧」,「淮南落木南天盡,江上寒云北雁飛」,「寒山月落青楓晚,野戍霜空白雁晴」,「疏砧舊館空江上,遠火人家積雨中」,「亂山背水孤城晚,獨樹臨關一葉秋」,如此蒼辣警策,亦在所刪,何也?
《少洲詩話》:林鴻寓郡城,洪武中薦授訓導,起拜膳部員外郎。
嘗為僧吟《白蓮》云:「淡月瑤池夜,微風太華陰。
翠翻擎露蓋,玉冷墜波簪。
一洗有為法,應同不染身。
誰能招惠遠,結社向東林。
」又《贈行腳僧》詩云:「朝衡暮復嵩,那識白云蹤。
度磧逢馴象,浮河抗毒龍。
衲經(jīng)何限雪,山過幾多峰?
年老無筋力,方懷故院松。
」閩當國初,詩法尚沿宋、元之故,至鴻始以唐人音調(diào)倡鳴鄉(xiāng)黨,遂為一時風雅之宗。
朱彝尊《曝書亭集》:閩中善詩者,數(shù)十才子,鴻為之冠。
十才子者,閩鄭定、侯官王褒、唐泰,長樂高柄、王恭、陳亮,永福王稱及鴻弟子周玄、黃玄。
鴻之論詩大指,謂漢、魏骨氣雖雄,而菁華不足,晉祖玄虛,宋尚條暢,但務春華,少秋實,惟唐作者可謂大成。
然貞觀尚習故陋,神龍漸變常調(diào)。
開元、天寶間,聲律大備。
學者當以是為楷式,閩人言詩者,率本之鴻。
《明詩別裁》:閩中詩派以子羽為首,宗法唐人,繩趨尺步。
眾論以唐臨晉帖少之,然終是正派。
田按:子羽詩以盛唐為宗,諸體并工。
論者謂晉安一派,有詩必律,有律必七言,引為口實,亦蹈襲者之過也。
劉子高序《鳴盛集》云:「子羽詩若殷璠所論神來氣來情來者,莫不兼?zhèn)?,天姿卓絕,心會神融。
」子高詩流,其言亦可為定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