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孝恭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種德考祥。賢人積厚之業(yè)。尊仁安義。君子揚名之孝。其敬養(yǎng)也。諭之于道。其貽慶也。教之以忠。宏保乂于元臣。集寵靈于追命。見之于尚書武公矣。公諱就。字廣成。沛國人。周室之興。本于忠厚。趙王之裔。厥有勛賢。元魏步兵尚書雁門朔方云中馬邑四郡太守洽。啟封晉陽。田祿益大。生國子祭酒受陽公諱神龜。受陽四葉至太原王諱華。太原生酂國節(jié)公諱士逸。節(jié)公生河閒郡王諱仁范。河閒生潁川武烈王諱載德。代以文武上才。為將軍二千石。識芒碭之氣。密贊皇圖。承沙麓之祥。分封戚里。潁川生考功員外郎修文殿學士諱甄。字平一。以字行于時。未弱冠有重名。閎覽博學。為人文龜玉。在天后朝。累徵不起。以公族好爵為懼。常晦其明。與桑門大士修無生法。中宗復辟。甫踐周行。載筆論思。特盛淵云之選。賦詩感激。必以昌霍為誡。雖位有陟降。而道無磷緇。叢滋后昆。纂服遺烈。公即考功府君第三子也。肅而清。而廉。忠方伉直。信厚強固。博洽文誼。周通憲法。始以方聞之士。對詔策。佐宮衛(wèi)。李梁公峴之守右扶風也。表為兵曹掾。宣皇在岐。供偫有勞。改永樂令。歷河中府戶曹。轂下求吏。轉(zhuǎn)萬年丞。建陵復土。推擇充奉。拜醴泉令。朝廷嘉其才。擢為殿中侍御史。修起矩度。堅明不回。時朝廷戎車方駕。泉貨力屈?;嗜A載馳。董荊衡漢沔之賦。以嚴見憚。為吏議所侵。貶郴縣尉句容丞。二地有南岳三茅。靈仙遺跡。于是浩然自得。以道為徒。方解纓紱。以暢天理。且曰。窮與通。在吾靈龜耳。外物其如予何。本道觀察使挹其風聲。薦授秘書郎潤州團練使。入為京兆法曹。加中散大夫。忽忽不樂。求為潤州司馬。滿歲徙家嵩洛。愈尚夷曠。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賢侯通人。多與公為道義之交。賈太傅魏公用清靜理東郡。以蓋公待公。亦既戾止。俄然化性。時貞元六年冬十一月。享年七十八。理命終制視道門儀法。以明月之晦。降體魄于邙山北原。有靈鶴百數(shù)?;蚕栲卩ΑF湫葆鐨e。其元契歟。惟公以文學政事。蒞官十二次。冠神羊。駕四牡。剛腸正詞。臨事風生。君子之方。有迕有合?;蚣晒薄;驉酃?。行藏牽乎時而道不屈。得喪宜乎已而神益王。嘗與張禮部謂元容州結(jié)歌詩唱和。著文集五卷。自有涂中之適。異乎澤畔之詞。前夫人隴西李氏。生長子譚而歿。譚為金壇令。士行清修。官屈其志。繼夫人汝南縣君周氏。中書舍人思鈞之孫。單父令瑛之女。專柔淑慎。以正家道。有子曰元衡。文行宏懿。靜深周密。遵道而行。有儀可象。代天工以熙帝載。賦明命以贊皇極。元和三年春正月。由戶部侍郎拜門下侍郎同中書平章事。秋八月。兼領(lǐng)戶部侍郎事。冬十月。又以門下侍郎檢校吏部尚書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觀察西川八國瀘南安撫等使。自文水縣男徙封至臨淮郡公。上以井絡之下。新去湯火。亦既震耀。是圖生殖。于是輟臺宰之重。為慈惠之師。黃樞金鉉。戚鉞秬鬯。旬歲閒三錫命。烜赫嘉會。綢繆樞極。信賞禮賜。冠于偫倫。豈非公之道阨不申。而昌大于后。抑義方家法。固有類乎。公捐館四年而夫人歿。其明年。臨淮公乃舉公之窆與夫人之喪。改葬緱氏潁川王之兆。從先封以敘昭穆。禮也。初臨淮王至監(jiān)察御史而孤。其后再為中執(zhí)法。朝典覃恩。贈公杭州刺史。其司大政也。再贈公吏部尚書。夫人始追封文水縣太君。益封汝陰郡太夫人。顧復罔極之報。哀榮歸厚之禮。成于德器。名教稱之。臨淮公考功府君之謫掾于吳也。與德輿王考府君有僑札之歡。油素斯在。清徽未泯。德輿獲與相君交。代為地官小司徒。陪外廷之末議。承宰府之寬政。有命論撰。忘其菲薄。刻茲樂石。以表鮮原。銘曰。
君子之道,剛方絜矩。
或消或長,或默或語。
于惟尚書,執(zhí)憲天朝。
密侍殿內(nèi),肅清偫寮。
鋒铓肯綮,湖海飄飖。
以恬養(yǎng)智,無落吾事。
吻合虛元,脫遺聲利。
題劍告第,寵靈斯備。
元袞介圭,流光所自。
煌煌臺司,天子是毗。
蔭庥岷峨,灑濯癘疵。
視此忠力,無非孝思。
緱氏峻原兮,幽宅悠久。
崔嵬介石兮,夭矯螭首。
鏤嘉聞兮,以示厥后。
我二后受成命。撫興運。軋坤軸。撼乾樞。鼓元氣而雷域中。騰百川而雨天下。云收雨霽。如再開辟。蕩蕩焉與太極同功。貞觀十七年。太宗以功成理定。秉為而不有之道。讓德于祖考。推勞于偫臣。念匡濟于艱難。感風云于疇昔。思所以攄之無窮。乃詔有司。擬其形容。圖畫于凌煙閣者二十有四人。蓋象乎二十四氣之佐天。昭勛德也。昔者舜以九官致理。周以十亂反正。高皇以三杰祚漢。光武以二十八將中興。若夫錯綜勛賢。牢籠今古。雄四代而高視者。其唯圣唐乎。至若唐莒公劉渝公之倫。探元符。建帝圖。首戴神堯。舉晉陽而活天下。此則大禹之拯溺也。魏鄭公以致君為已任。諫若不及。謇謇左右。秉心宣猷。此則咎繇之飏言也。虞永興糾合偫儒。旁求百代。明備王禮??酥C帝樂。使我大國煥乎其有文章。此則夷夔之制作也。長孫趙公。舉大義。除二兇。安宗廟。定社稷。以振我丕赫無疆之休。此則周公之匡救也。英衛(wèi)受天勇智。雄武佐圣。鼓行海內(nèi)。麾定四方。此則太公之鷹揚也。房杜元機朗識。并運帷幄。神發(fā)響效。謨成天功。此則蕭何之指蹤。子房之決勝也。尉遲秦程。剛毅木訥。氣鎮(zhèn)三軍。力崩大敵。匹馬孤劍。為王前驅(qū)。此則吳漢之樸忠。賈復之雄勇也。其馀皆榱棟殊材。黼黻異制。儔諸古烈。罔有慚德?;释踔畼I(yè)。于斯為盛。其始也。文為經(jīng)。武為緯。智斯作。忠斯述。其末也。大不偪。小不遏。退者全。來者達。控而縱之。使自用之。推而引之。使自盡之。不設(shè)籠檻。以觀寥廓之致。不頓韁鎖。以極權(quán)奇之變。執(zhí)一德而眾力展。懸大信而偫情竭。高祖取之以義。太宗用之以道。高宗終之以仁。傳圣萬代。享其功利。此非盛歟。昔陸機袁宏為晉人。而歌功于漢魏。作者猶或稱之。況乎游圣代。觀國光。目睨凌煙。而頌聲不作。某不揣賤劣。有亹然之志。輒盡所蓄。各為贊一章。上以見王業(yè)之艱難。中以明圣賢之相須。次以朗前哲之光韻。末以聳后人之盛節(jié)。侯君集張亮。負勛跋扈。自陷大逆。敢沒其名。用彰天罰。使伐勞懷貳者懼。春秋之義。異姓為后。故以河間元王為贊首云。
太極構(gòu)天。
本由一氣。
大人創(chuàng)業(yè)。
資我族類。
堂堂河間。
仁勇是經(jīng)。
遹駿有聲。
為唐宗英。
暴隋天亡。
偫盜猖狂。
我伐用彰。
時維哲王。
武有烈光。
為爪翼肺腸。
經(jīng)綸八方。
自南徂東。
晏海澄江(平蕭銑輔公祏)
使父兄帝天下。
化家為邦。
用竭爾力。
寵臻其極。
言不伐。
色不德。
以遜以默。
柔嘉維則。
佐高祖建大績。
如周旦奭。
與太宗守大成。
如漢間平。
宜君宜王。
盤石無疆。
文衛(wèi)羅新壙,仙娥掩暝山。
雪云埋隴合,簫鼓望城還。
寒樹風難靜,霜郊夜更閑。
哀榮深孝嗣,儀表在河間(“儀表”句:謂恭王之母可為宗室諸女性之榜樣。河間,指河間王孝恭?!缎绿茣ぷ谑覀髻潯罚ň砥甙耍骸爸梁娱g之功,江夏之略,可謂宗室標的者也。”)。
⑴ 文衛(wèi):儀仗警衛(wèi)。壙:《說文·土部》:“壙,塹穴也?!倍斡癫米ⅲ骸爸^塹地為穴也,墓穴也。”
比紅者,為雕陰官妓杜紅兒作也。美貌年少,機智慧悟,不與群輩妓女等。余知紅者,乃擇古之美色灼然于史傳三數(shù)十輩,優(yōu)劣于章句間,遂題比紅詩。(案:廣明中,虬為李孝恭從事,籍中有善歌者杜紅兒,虬令之歌,贈以?。孝恭以紅兒為副戎所盼,不令受。虬怒,手刃紅兒,既而追其冤,作〈比紅詩〉。)
引用典故:尺五天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一作名)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白菜黃花帶雪挑,齋廚煙火冷蕭蕭。
一聲憨犬吠當戶,十載故人來過橋。
出袖詩篇難和郢,涉江舟楫漫乘潮。
入城為報東園道,風雅于今不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