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僧令遵
相關人物:
共 6 位
。
共 3 首
重九日同修颙惠云二禪師游浮山訪洪璉長老
北宋 ·
郭祥正
邑城東南百馀里,穿盡荒山渡重水。
林傾路轉大壑開,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無勾連下無根,鐫镵難成畫難比。
回環(huán)巖竇碧玲瓏,月華吞吐湖光洗。
石鼓晝鳴云雨垂,金雞夜斗龍蛇起。
成公說法已千年,事載龜趺尚新美。
嗟予平生慕佛學,空洞忘機造玄理。
暫來福地神愈清,況接高禪揮麈尾。
晉颙悟道天下師,云璉聲名自予始。
精藍際會付三人,凈眾如歸聞
法喜
。
今朝更結名山游,寶閣珠樓同踐履。
達了無生無不生,一聲猿嘯清風里。
和公擇觀李煜書
法喜禪師
碑
北宋 ·
郭祥正
五代迭凋喪,江南最偷安。
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觀。
禪林榜
法喜
,妙勢如飛鸞。
塵埃一藏晦,皴斮脫羽翰。
適逢集仙守,好古將模刊。
振襟自披拂,涂飾粉與丹。
呼僧辨遺像,彷佛存纖紈。
作書究本末,風雨生毫端。
精神還故物,霹靂驚蟄蟠。
幽光亦煥發(fā),令我復長嘆。
念彼士君子,窮年抱饑寒。
不及稽
⑴
古蹤,泯默知遇難。
⑴ 原作奇,據(jù)道光本改
畢沅并奏荊江一切情形詩以志事
(乾隆己酉)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逼江受害窖金洲,磯筑楊林竭力謀
⑴
。
諭寄仍教趁
(去聲)
機善,奏來略見有功酬
(嗣據(jù)畢沅奏楊林洲石磯業(yè)經拋砌出水長十丈窖金洲露出沙腳被江溜搜刷漸有日消之勢因即諭令正可趁此大好機會向前拋砌碎石加高幫闊并黑窯廠裹頭亦
令遵
照朱筆點出處所再行砌筑直截以期溜勢日漸挑開茲又據(jù)奏楊林洲磯嘴壩現(xiàn)已做出十五丈高二丈馀對面窖金洲嫩沙已刷去東西長三百四十馀丈南北寬三十七八丈黑窯廠裹頭已做出水面七丈高一丈九尺對面沙灘亦經刷去長一百二十馀丈寬十二三丈溜勢愈覺南趨沙腳日見潰塌可謂著有成效矣)
。
南坍北漲勢成順,尺進寸前效欲收
⑵
。
佇待正流歸大壑,軍民安枕庶無憂。
⑴ 荊江上年被水成災據(jù)阿桂奏實因大江中窖金洲一道為蕭姓種植蘆葦淤沙日漲佔據(jù)江面十分之六七以致逼溜潰堤嗣令于楊林洲新添磯嘴堤工俾江溜直趨對岸庶幾窖金洲沙腳漸可刷動
⑵ 畢沅又奏稱楊林洲磯嘴壩雖原估十五丈黑窯廠裹頭雖原估七丈今已如數(shù)拋砌但現(xiàn)在親赴工所相度形勢茍可向前進佔得尺得寸仍當極力接砌俾溜勢日挑日遠以冀浮沙盡去刷動窖金洲老土磡方為妥善等語并據(jù)繪圖呈覽該督所見甚是將來土磡如能漸去江流自必暢順該郡軍民當可永享安瀾之慶耳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