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一行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三藏者何。于心為戒定慧。于學(xué)為經(jīng)律論。惟西域二大士。以正智法器為天人師。大宏教和尚本號金剛智。南印度人。出家于那蘭陁寺。道成于迦毗羅衛(wèi)國。事龍智阿堵梨。通總持灌頂之法。入師子國。登楞伽山。航海涉險(xiǎn)。聿來中土。開元中。隨鑾輅于兩都。大智大慧。皆摳衣請益。春秋七十三。夏臘五十。化滅于洛京。起塔于龍門。傳法于大辯正和尚。和尚法號不空。師子國人。母氏方娠。夢佛光照頂。弱冠受具。通三密法。嘗赍國信。往詣他方。諷真言而海風(fēng)恬息。結(jié)秘印而狂象調(diào)伏。若歲大旱。實(shí)作霖雨。內(nèi)出方袍之錫。猶命服焉。至德初。宣皇受命于靈朔。譯不動尊經(jīng)以獻(xiàn)。凡所以順天心而導(dǎo)善氣者。又何可勝言。自開元末至大歷中。三朝尊奉。以密行救世。代宗授以特進(jìn)鴻臚卿。賜號大廣智三藏。既以眾生病為病。于臥內(nèi)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蕭國公。大歷九年夏六月既望。示滅于興善寺。追命司空。不視朝三日。尊名曰大辯正。遣中謁者吊祠。報(bào)年減先師三歲。而休夏同數(shù)。初武皇帝崇大師以次公命卿也。先師有儀同之贈。宏教之謚。大師之弟子曰沙門含光曇貞覺超惠應(yīng)于鄰潛真惠覺等?;?yàn)槊C宗灌頂阿堵梨清涼山功德使?;?yàn)閮?nèi)道場三教大德?;?yàn)樯?。皆偉然龍象。為法棟梁。而惠?yīng)惠覺。傳授秘藏。永懷世道。乃于仁祠法堂。嚴(yán)事華飾。儀同在西。蕭國在東。睟容德宇。瞻仰如在。應(yīng)公又推本其教曰。昔毗盧遮那如來入不空王三昧。說瑜珈最上乘義。授于普賢。以平等性智而造妙覺。一印含萬法。五部周四方。金剛之堅(jiān)利。蓮花之清靜。悟入之速。可思議哉。普賢授龍猛。龍猛授龍智。凡千百載。而先大師授于大師。纂服六葉之教。紹明三摩之法。攝護(hù)成就。斯為妙門。大凡翻經(jīng)七十七部一百卷。命書憫冊。表章荅禮。傳譯之差次。弟子之號名。環(huán)周素壁。聳視生敬。凈名會中。亦參世典。宏明集內(nèi)。無匪佛乘。初先大師之滅也。呂工部向杜衛(wèi)公鴻漸為之記。大師之云亡也。嚴(yán)京兆郢沙門飛錫為之碑。感緣行化。皆以詳熟。今應(yīng)公以二大師遺影之在此堂也。不可以不識。應(yīng)公入大師之室。德輿入應(yīng)公之藩。以茲因緣。俾揭文字。銘曰。
法身遍照,六葉傳妙。
惟二大師,三朝演教。
天竺西極,瑜珈度門。
蓮開法界,月破重昏。
儼然象設(shè),復(fù)獲親覲。
如聞軟語,如結(jié)秘印。
一室之中,寂然感通。
道行無窮,法子之功。
天寶欲末胡欲亂,胡人獻(xiàn)女能胡旋。
旋得明王不覺迷,妖胡奄到長生殿。
胡旋之義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傳。
蓬斷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盤火輪炫。
驪珠迸珥逐飛(一作龍)星,虹(音降)暈輕巾掣流電。
潛鯨暗噏笡(殘謝反)波海(一作海波),回風(fēng)亂舞當(dāng)空霰。
萬過其誰辨終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才人觀者相為言,承奉君恩在圜變。
是非好惡隨君口,南北東西逐君眄。
柔軟依身著(一作看)佩帶,裴回繞指同環(huán)釧。
佞臣聞此心計(jì)回,熒惑(一作惑亂)君心君眼眩。
君言似曲屈為(一作如)鉤,君言好直舒為箭。
巧隨清影觸處行,妙(一作好)學(xué)春鶯百般囀。
傾天側(cè)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見。
翠華南幸萬里橋,玄宗始悟坤維轉(zhuǎn)(《緯書》曰:“僧一行嘗奏明皇曰:‘陛下行幸萬里,圣祚無疆?!侍鞂氈校瑲q幸洛陽,冀充盈數(shù)。及上幸蜀,至萬里橋,乃嘆謂左右曰:‘一行之奏其是乎?’”)。
寄言旋目與旋心,有國有家當(dāng)共譴。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君不見。無心之大慧。
廓廓落落無邊際。無礙虛融離有無。
微妙疏通含一切。一切疏通忘彼此。
如如平等論非是。非是是是號空空。
空空亦空乃法爾。法爾空空無他自。
慧眼明照恒不二。不二無知無不知。
無知不知稱大智。大智非明非不明。
不明非明無明明。無明之照不照照。
不照之照乃無生。行路難。
行路難。無心甚清泰。
涅盤生死不關(guān)懷。蕩蕩如空無掛礙。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四(○七○一)
僧一行 宋 · 徐鈞
七言絕句
兩戒山河剖析明,歷分十二議尤精。
況逢燕國為刪潤,可信千年說尚行。
廣陵玉笛夜何如,明日宮中看佛書。
兩界山河當(dāng)指似,盧龍塞上有龍豬。
驪江江上始逢師,碧眼雙棱骨相奇。
肘后豈無三昧訣,胸中自有五總龜。
江山到處青烏在,瓶錫游時(shí)白鶴隨。
我問君家龍虎法,笑而不答心可知。
古有一行今后身,談天說地口生津。
雌黃眼具廣長舌,堅(jiān)白心如清凈身。
煨芋山中雪霜夜,觀梅枝上天地春。
始知技幻浮屠事,我欲顛冠師莫嗔。
此志平生遂則宜,回看頹魄與傾羲。
幾詩秋砌佳花領(lǐng),一雨春盤早韭知。
江水無魚曾入釜,昆丘有鳳未歸岐。
青松夾路龍?zhí)堆?,?dú)撫交柯屈鐵時(shí)。
公山除日夜生寒,倦聽比丘梵唄聲。
從我冠童皆睡著,獨(dú)隨禪衲守天明。
歲暮行旅稀,官河斷舟楫。
朔風(fēng)吹狐裘,征旆向空揭。
念我同鄉(xiāng)彥,孤懷耿冰雪。
南宮既聯(lián)鑣,北門亦并轍。
清詞與妙句,脫口人競說。
方需麗澤資,胡爾當(dāng)遠(yuǎn)別。
男兒四方志,豈不在京闕。
顧彼西山景,幽衷日千結(jié)。
一行遂素心,萬里若踰闑。
因君感予懷,攬轡劇中熱。
行塵望欲盡,歸意更騷屑。
共 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