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lz2t5"><menu id="lz2t5"></menu></nobr>
<pre id="lz2t5"><dfn id="lz2t5"></dfn></pre>
<kbd id="lz2t5"><th id="lz2t5"><input id="lz2t5"></input></th></kbd>
  • <em id="lz2t5"><sup id="lz2t5"></sup></em>
    <input id="lz2t5"><span id="lz2t5"></span></input>
    <kbd id="lz2t5"><th id="lz2t5"></th></kbd>

    人物:劉維禎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① 嘉靖三十三年九月旦,知府事袁襲裳鑄于宜春臺(tái)二王祠,以禳火祟。
    宜春臺(tái)上水星鼎,嘉靖年中袁守作。
    云為袁城制火災(zāi),我來(lái)陽(yáng)識(shí)文初拓。
    旁列同時(shí)郡邑官,篆者鑄者名堪索。
    水星字作九疊勢(shì),奇偶文旋八卦錯(cuò)。
    二王之祠定誰(shuí)謂,因披志乘周爰度。
    或云長(zhǎng)沙及宜春,王子侯者非同爵。
    或云仰山祠二龍,靈澍之祈秩有恪。
    有功于民則祀之,降祥爰視烝與礿。
    丁壬非借皇甫詩(shī),坎離豈漫羲爻托。
    文成百斛龍蝹蝹,一氣升云莽寥廓。
    所以不須鼏與鉉,直注星精鐵垂腳。
    能俾城邑靜忘炎,何啻山林辟不若。
    宜春臺(tái)高熙若春,萬(wàn)井豐年氣和樂(lè)。
    自然調(diào)燮去氛祲,遂有神光下冥漠。
    旬日冰兢宿山麓,山頭宿雨瀼春郭。
    摹文那仿博古圖,題字更登原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