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韓魏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一個(gè)驢鳴兩個(gè)賊,堪與諸方為軌則。
正賊草賊不須論,大施門開無壅塞(舉普化一日在臨濟(jì)堂前吃生菜,濟(jì)見云:大似一頭驢。化便作驢鳴。濟(jì)云:這賊?;疲嘿\、賊。便出去。)
村翁因事扣巫師,禍福通腸直示伊。
獲得黃金家富貴,幾多空自起狐疑(舉丹霞因到一村院,天寒,取木佛爐中燒。院主見云:何得燒我木佛?丹霞以杖撥灰云:吾燒取舍利。主云:木佛豈有舍利?霞云:即無舍利,何責(zé)我乎。主后眉須墮落。)
了然居士素蓄東坡鐵杖、洎地字號(hào)阮,真絕世之寶也。天兵既克汴梁,先生攜二君來燕,欲藏之,恐不能終寶。欲贈(zèng)湛然,南北相去不知其幾千里,慮中道浮沈,是以獻(xiàn)諸秀玉殿學(xué)、田公奉御,欲轉(zhuǎn)致于予也。甲午之秋,陳、田入覲,果饋之于我。因亂道數(shù)語,用酬厚意。
睢陽三絕從來傳,坡仙鐵杖為之先。
宋朝四美豈易得,地君神器稱手賢(手賢 漸西本作「乎賢」。)。
了然居士隱洛瀍,讀書好古有積年。
擒龍捉日獲二寶,寶之鑿棟屋壁穿。
龍庭萬里疊山川,欲來饋我嗟無緣。
將奪固與此理玄,慇勤攜贈(zèng)陳與田。
陳田今歲來朝天,惠然出賜穹廬前。
烏虬入手蒼壁懸,恍然遺世如登仙。
長蛟倚壁光娟娟,鱗介欲生如蜿蜒。
澄澄秋月瑩朝鏡,須臾洗盡余腥膻。
足方法地頂法乾,四十五節(jié)松柏堅(jiān)。
七尺烏金三十兩,微簧瑟瑟鳴哀蟬。
云頂纖纖空腹圓,十三玉柱鴻翩翩。
耽耽云坐踞猛虎,巖巖山口雙雙弦。
鐵君伴我游林泉,足疾頓減沖云煙。
臨風(fēng)三弄碎瓊玉,清商秋水聲涓涓。
安仁得此如臨淵,子聃求杖不惜錢。
湛然坐受匪勞力,不勝其服心胡然。
西方諷我求終焉,故令二友相招延。
抱桐扶杖閭山巔,舉觴笑詠秋風(fēng)邊(了然居士作鐵君傳云:「長七尺,重三十兩,頂圓足方,中有微簧,凡四十五節(jié),世傳嵇生造?!褂衷疲骸肝麸@宗東宮時(shí),常讀東坡鐵杖詩,因召侍臣鄭子聃問杖之存亡。子聃以在睢陽為對(duì)。因以數(shù)千緡購于張文定公之孫。其孫藏于屋棟。子聃竟不得一見云?!沟刈痔?hào)阮,亡宋之故物,天地玄黃,此四阮為絕寶也。泰和間秘于禁中,待詔孫安仁之姊以琴阮得入侍,上以此阮賜之。安仁屢求之,其姊以阮見寄。舊制,宮掖中侍人不許與親戚通耗。安仁冒法得之,其好事有如此者。故予引用其語。)。
艷色本身崇,靜獨(dú)來眾丑。
彼美王家姝,倩好以自守。
郡知屏幔邇,妍蚩隨畫手。
天子方惋嗟,六宮笑相肘(史記。智氏率韓魏之兵以圍趙。魏桓子肘韓康子??底勇幕缸幼恪6遣胤稚硭馈!鸲旁?。高聲索果栗。欲起時(shí)被肘。○自守不倚。而不如王嬙者鮮矣。)。
登黃鶴樓 明 · 謝純
七言律詩
黃鶴磯邊獨(dú)上臺(tái),春襟遙逐楚江開①。
山分大別狂波逝②,云凈長安極目回③。
芳草怨空鸚鵡舊④,碧崗靈合鳳皇來⑤。
斜陽不盡東南客⑥,滾滾帆檣雪浪摧。
【校注】 (1)楚江:指長江。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之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 (2)大別:山名。《元和郡縣圖志》:“魯山,一名大別山,在(漢陽)縣東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帶漢水?!?(3)長安:自秦至唐多建都于長安,因以長安為帝都之通稱。此指京師北京。 (4)芳草句:傷禰衡。 (5)靈合:靈氣聚集。鳳皇來:江夏縣北有鳳凰山,相傳三國吳黃龍?jiān)辏?28)有鳳凰來集,故名。 (6)東南客:作者自指。作者乃嶺南人,故云。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tái)》詩云:“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寓有對(duì)朝政的譏諷和詩人自己的憂憤。觀本詩“云凈長安”云云,蓋反李詩之意。
江月。乃崔公有海亭名。崔公欲卜居西江。無龜莫適從。一日夢(mèng)見乃翁。有江月伴山南之句。覺而異之。求其地于山之南。絕勝果符夢(mèng)。遂搆精舍。以江月揭號(hào)。今年春。崔公訪余于駱山之下。求詩甚懇。余辭不獲已答曰諾。不佞少時(shí)與楊浦公交游。江湖胸次。云月儀形。愛之慕之極矣。夭壽有命。存沒殊途。九原雖不可作。今日得見其孤。如接楊浦。此所謂有是父有是子者也。楊浦亡于今三十馀年。詩魂不泯。入于孝子之夢(mèng)。擇其肯搆之基。山南之福地。江月之勝概。與厥夢(mèng)不差毫發(fā)。則豈不異哉。昔余與楊浦棲山寺。談及楓岳嶺東事。楊浦自誦鏡浦詩曰。蓬壺一入三千年。銀海茫茫水清淺。鸞笙今日獨(dú)飛來。碧桃花下無人見云。真絕唱也。噫。楊浦仙人也。蓬山雖遠(yuǎn)。遼鶴自返。西江有亭。碧桃長春。則又安知夫仙馭鸞笙。乘清風(fēng)而弄明月。朗吟飛來。而人不得見者乎。乃題詩以贈(zèng)。崔公流涕而去。
崔仙一去海天東,野鶴昂然骨相同。
風(fēng)月多情傳好夢(mèng),江山有待屬詩雄。
新盟白鳥芳洲上,舊業(yè)黃庭靜夜中。
為問鸞驂何處駐,碧桃花下水云空。
明帝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宣帝樞機(jī)周密,上下相安,莫有茍且之意。明帝法令分明,幽枉必達(dá),號(hào)居前代之先。俱有漢哲主哉!曾孫興于閭閻,知民事艱難。而東海公年十二,乃知吏牘隱情,尤犖犖矣!其終始如一者,任吏則選茂異,考功能。太守,吏民之本,良二千石,與我共此也。郎官,上應(yīng)列宿,出宰百里,可非其人乎?重儒則立博士,置更老。詔諸儒于渠閣,講經(jīng)異同,稱制臨決者,西京之盛制也;圜冠帶于橋門,執(zhí)經(jīng)問難,自為辨說者,東都之巨觀也。至于小侯入南宮,羽士通章句,匈奴遣子入學(xué),盛于梁丘《易》、夏侯《書》、谷梁《春秋》矣。乃若俗吏多虛名,徒增膠東相之秩;文吏習(xí)欺謾,卒善東海相之言。察察之主,視夫綜核名實(shí)者,為何如乎?或謂明帝以隱發(fā)為明,大臣被詆,近臣見曳,考其疾言起撞,僅一藥郎,而諫爭(zhēng)封詔,屢容鐘離仆射,視夫趙蓋韓楊,俱以廉勁。案誅滅者,又何如乎?雜伯貽謨,終基亂家之子;永平繼武,猶得長者之兒。曰中,曰顯,東西之衰盛,或可微見云。
甘露徵儒首石渠,圜橋復(fù)聽五經(jīng)師。
圖形麟閣誰方美,紀(jì)績?cè)婆_(tái)曷避私。
款塞單于安足異,受經(jīng)奴子豈非奇。
宣帝自宣終雜霸,明帝之明那可訾。
數(shù)封屢見鐘離意,虛譽(yù)何勞謟子嗤。
永平建武真堂搆,東漢炎炎又一時(shí)。
橫磨大劍。玉帳晨開兵百萬。
一卷陰符。孺子功名圯上書。

壯懷煙冷。笑看吳姬雙鬢影。
封浦泉傍。骨相輸君是虎頭。
平皋駐倦策,前有孤云征。
北望忽千里,方知游子情。
養(yǎng)心殿齋居(乾隆乙巳)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中祀齋兩日,毖躬同一心。
不遷居亦謹(jǐn),無怠志惟欽。
靜驗(yàn)盈虛理,穆如師保臨。
邇來云氣作,便冀霈甘霖(二月初七八雪澤優(yōu)沾郊原含潤此際弗雨盡可而見云作即思渥雨人情不知足自我已然耳)。
⑴ 惟于齋南郊大祀宮致齋馀皆于養(yǎng)心殿
共 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