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侯應(yīng)徵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李若愚,字知白,號愚公,湖廣漢陽府漢陽縣人,軍籍。
少從張緒講學。
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出太史李國??之門。
初謁,座師曰:“向初入塾,蒙師以兄文見課,苦其不能習誦受笞。
今得稱師友,甚幸。
”李亦哭失聲。
初授溫州府推官,平反殊死以下數(shù)千人。
時趙南星、高攀龍秉憲,推東南賢者必首及之,卓異赴考選,媚珰者指為楊漣死友,遂謫常州府教授,遷國子監(jiān)博士,復(fù)遷刑部主事。
會江西積欠金花銀五十馀萬兩,群小趣珰言于部,委若愚督催,立限三月,稍后期即逮矣。
公至江西,檄下,郡縣皆感公忠誠,一月便起解,而逆珰伏誅。
公報命,奉旨優(yōu)敘,臺省亦交章上薦,升兵部武選司。
崇禎元年奉命犒大同師,上九邊兵食冒帑,議戰(zhàn)守策,又因旱陳言請誅魏黨許顯純等七錦衣以慰忠魂,不雨請治臣罪,上立磔顯純等于市,甘霖大沛。
尋升工部虞衡司員外郎,轉(zhuǎn)營繕司郎中,崇禎三年主考廣西。
崇禎四年升兵部武選司郎中,以驗試武舉不力,降四級調(diào)外任。
旋告病歸。
七年甲戌回部,大司馬張公特疏薦為職方,吏部題補武選郎,武選于是肅然一清,上聞之,亦曰:京官不要錢者惟劉宗周、李若愚耳。
八年乙亥升江西右參政,值流寇蔓延,撫軍移鎮(zhèn),公選將材,備軍實,嚴保甲,固城守,保障之功甚偉。
歲祲,民大饑,傾橐治糜為倡,復(fù)便宜發(fā)積谷數(shù)十萬石以賑,所全活無算。
巡撫解公舉公自代,俄連喪壯子,痛絕竟解綬歸。
為司理時,分校浙闈,庚午典試廣西,乙亥主江西拔貢試,皆稱得人。
明末起廢,召為太仆寺卿,以老辭不拜。